APP下载

护士分层级使用在综合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2018-01-12

关键词:护师组内层级

史 瑞

(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综合内科是医院病种最复杂的科室,内科患者病情变化快,年龄分布广泛,综合内科中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等,这些疾病中有很多危重患者,对治疗技术与护理要求很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失误[1]。护士分层级使用是一种规范化、分级化的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治疗,本文就对护士分层级使用在内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综合内科护理人员26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13例对照组护理人员中男性有1例,女性12例,年龄均在21岁到40岁之间,平均年龄大约为26岁,护理经验都在1年到22年之间,平均6.2年,对照组中有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9名护师。实验组中男性0例,女性13例,年龄均在20岁到39岁之间,平均年龄大约为25岁,护理经验都在1年到23年之间,平均6.7年,对照组中有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8名护士。分析以上两组基本资料,得出P值大于0.05,因此,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组内分工

实验组的13例护理人员进行组内分工,护士主管为总负责人,其余12名护理人员按照工作经验,工作年限、学历高低等分成不同的护理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责任组长(小组长)、高级护士(一级护士)、初级护士(二级护士)、助理护士(三级护士),然后按照等级评分为3组,每组4人[2]。

1.2.2 职责分配

护士主管负责3组成员护理工作的评估与考核,起到整体监督与管理的作用;护师主管每周要对各个小组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价与考核,建立小组组内反馈机制,及时反映每个护理人员的问题,及时改正;负责组长的主要工作是协助护师主管工作,护师主管是小组的组长,负责小组成员日常工作的总结与汇报,对组内成员进行监督与管理;高级护士主要负责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还有对医院护理进行整体性规划与整合,定期进行病情评估、制定组内每周/每天的护理计划,对初级护士和助理护士进行临床指导;初级护士的主要工作是按照高级护士制定的护理计划开展护理工作,以身作则,带动助理护士的护理积极性;助理护士的主要职责是对辅助组内其他成员的护理工作。

1.3 评价指标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其中,护理满意程度用满意度调查问卷形式分析,采用百分制,100道题,1题1分,调查问卷由护士长和护师主管制定,主要内容围绕综合内科治疗护理方面开展。90分~100分为满意、75~90分为比较满意,75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质量评分以两组负责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患者病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表示。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所有数据均统一计量,全部使用医院通用的统计学软件SPSS 21.00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以P值表示数据或结果是否具有研究意义。当P<0.05时,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有意义,当P>0.05时,则无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为99%,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为84%,实验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的高出很多。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6.49分,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2.04分,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

3 讨 论

护士分层级使用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采取护士分层级使用的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均比普通护理管理的小组得分高,因此,护士分层级使用可以提高科室的整体护理部质量。护士分层级使用和传统护理模式相比,更加合理化与人性化,传统的护理模式中,一个护士长负责整个科室护理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和监督工作,力不从心,而护士分层级使用则是一个护师主管负责4个小组,每个小组由组内小组长进行日常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不仅增加了科室不同级别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可以提高初级护士和助理护士的护理能力,提高科室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护士分层级使用实际上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组成,以树枝分叉型体系进行一层一层之间的管理,每一层都可以相互沟通,构成了综合内科中大的护理人员联络网络,优化了科室工作结构和人员配置。

综上所述,护士分层级使用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工作相互配合协调性,患者的护理效果非常显著,利于患者康复治疗,因此,值得在医院其他科室中应用。

猜你喜欢

护师组内层级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更 正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记“疫”·心灵的桥梁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压力源相关因素与对策研究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爱的旋律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