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造影检查对早期食管癌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8-01-12盖永勤
盖永勤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中医医院,黑龙江 五大连池 164100)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食管的上皮组织是该病的高发位置,且食管的中段最为多见,临床主要症状为消瘦、吞咽困难、呃逆及胸骨疼痛等,及早的发现治疗对预后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1]。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的方式治疗食管癌,准确、详细的判断术前患者的肿瘤大小、部位及转移情况,可起到使手术顺利进行及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临床诊断主要包括X线造影、CT、MRI及B超等,其中X线造影能够对患者食道狭窄的情况和病变长度进行清晰的显示[2]。本研究选取就诊我院治疗的66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对X线造影检查对早期食管癌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就诊我院治疗的66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的检查方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患者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53.25±8.73)岁;病程为2~10个月,平均病程(6.25±1.23)个月;其中18例Ⅰ期,25例Ⅱ期,13例Ⅲ期,10例Ⅳ期。两组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CT检查诊断,患者均取仰卧位,在行CT影像检查前吞服发泡剂50 mL,使患者的食管充气后达到扩张的效果,再使用64层螺旋CT扫描机对患者消化道的食管位置进行扫描,最后观察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察组接受X线造影检查诊断,在进行诊断前应禁食超过8小时,摄像采用多轴位的黏膜像,应尽量保持全面摄像,对患者的立位、仰卧位给予认真的拍摄,以准确、充分的反映患者的病灶。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试验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X线造影检查的诊断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经X线造影检查的阳性诊断率为87.88%,对照组患者经CT检查的阳性诊断率为24.24%,观察组患者的阳性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2.2 X线造影诊断的影像学特点
早期食管癌患者经X线造影诊断的影像特点主要有:15例患者表现出局限性的黏膜多变及行走不稳,且黏膜出现毛糙、增粗,发生率为45.45%;7例患者表现出单发或多发,且边缘大小不等、毛糙及僵硬等,发生率为21.21%;5例患者表现出局限性的小充盈缺损,且基底部形态多变、较窄,食管的扩张情况较差,发生率为15.15%;6例患者表现出局限性的管壁僵硬,且扩张性较差,病变部位的流速减慢,发生率为18.18%。
3 讨 论
行X线检查诊断的患者无痛苦,且治疗费用较低,不但可对食管癌进行诊断,还可进行大规模的普查疾病,是目前临床上食管癌诊断的首选方法,气钡双重造影还可观察患者早期细小的病变,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清楚显示了腔内的性改变,密切观察了病变区的黏膜改变,有助于疾病检出[3]。
本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早期食管癌患者经X线造影检查的阳性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X线造影检查对早期食管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确率较高。X线造影诊断的影像结果显示:15例为局限性的黏膜多变及行走不稳,且黏膜出现毛糙、增粗,发生率为45.45%;7例为单发或多发,且边缘大小不等、毛糙及僵硬等,发生率为21.21%;5例为局限性的小充盈缺损,且基底部形态多变、较窄,食管的扩张情况较差,发生率为15.15%;6例为局限性的管壁僵硬,且扩张性较差,病变部位的流速减慢,发生率为18.18%。结果表明:局限性的黏膜多变及行走不稳,且黏膜出现毛糙、增粗最常见,其次是单发或多发,且边缘大小不等、毛糙及僵硬。考虑原因可能为:X线造影可直观的对患者的癌变部位、类型及范围进行识别,充分的显示病变、蠕动、食管腔壁周围及扩张等[4]。
早期食管癌患者应用X线造影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该诊断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及价格低廉等优点,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1] 宋庆杰.早期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9):197.
[2] 孙连明,SUNLianming.X线造影在早期食管癌诊断分析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7):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