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干预作用

2018-01-12杜秀韩冷孙克红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维持性尿毒症贫血

杜秀 韩冷 孙克红

1 一般资料

依据《内科学》尿毒症诊断标准[1],选取2011-01-01—2017-01-01我院血液透析中心1 18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874例,女性患者306例,年龄为34~79岁,平均年龄54.33岁,透析时间为0.5~20年。

2 干预方法

2.1 常规护理 病房环境以温暖为宜,空气新鲜、室内安静、床铺舒适。一般每周行血液透析治疗3次,3.5~4 h/次,使血液透析患者过着较正常的生活。严密观察和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每次透析时间长短,视透析膜性能及患者病情决定,在开始透析6个月内,尿毒症症状逐渐好转,但血肌酐和尿素氮不会下降至正常水平,贫血程度可减轻,但也不会恢复至正常水平。

2.2 预防骨病 维持性透析的患者由于尿毒症性骨营养不良,蛋白质营养不良,缺乏日光照射和体力活动减少,可促进和加剧骨病[2]17,患者有骨痛,行走不便等表现,为防止发生严重骨病,指导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每天至少1 g/kg,用有适当钙浓度的透析液和预防性用的维生素D或口服骨化三醇,0.25 μg/d。

2.3 预防营养不良 尿毒症患者维持性透析患者可导致蛋白营养不良,指导患者蛋白摄入量应高于1 g/kg。

2.4 预防感染 维持性透析患者由于营养不良,自身免疫力较低,容易发生感染[3]。因此,患者在透析时必须注意无菌操作,病房要定期灭菌和通风,采取适当保暖措施预防感冒,并指导患者适当加强营养,适当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少去或不去人多的地方,同时要预防肺部感染和败血症,细菌主要来自血管通路、胃肠道和泌尿道。因此,指导患者加强饮食卫生,避免吃生冷食物,加强会阴部卫生,每天清洗会阴部,尤其女性患者更要注意会阴部卫生。

2.5 预防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血糖低于2.8 mmol/L,老年人血糖低于3.0 mmol/L为低血糖,糖尿病尿毒症患者在透析期间容易发生低血糖,由于用药不当,进食少、饥饿、糖摄入不足、腹泻、营养不良、严重感染和运动量增大等都可能导致血糖降低,患者突感心悸,有饥饿感,四肢无力、出汗、烦躁不安、手足颤抖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甚至死亡[2]32。因此对于糖尿病合并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要指导其血糖不能控制接近正常水平,而要稍高于正常,在饮食上要少量多餐,应用降糖药物,尤其是应用胰岛素促泌剂和胰岛素时,要从小剂量开始,监测血糖,逐渐调整剂量。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药物的互相作用,做到合理用药,并报告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用药。

2.6 预防贫血 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慢性失血,进食少,进食含铁量低的食品,偏食、素食、腹泻、便秘等因素,可导致缺铁性贫血。由于尿毒症患者呕吐和长期血液透析,可使体内叶酸过度丢失,感染,长期素食也可致维生素B12摄入量减少而导致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患者早期可无任何贫血表现,进行性加重时,出现皮肤、黏膜苍白、疲乏、气促、眼花、耳鸣等症状,表现淡漠、反应迟钝,手臂感觉异常,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心绞痛、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加重尿毒症病情等[4]。因此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需要全面细致观察其皮肤、黏膜表现,精神状态和反应能力,并每6个月监测血常规变化。血红蛋白低于90 g/L者应该给予药物治疗,指导透析患者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适当摄入含铁量丰富的食物或给予硫酸亚铁口服,多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绿色蔬菜及水果,以促进铁的吸收,如维生素C摄入不足,可口服维生素100 mg,3次/d。人体本身不能合成维生素B12,因此指导透析患者适当摄入动物蛋白,如瘦肉、鸡肉、牛奶、鸡蛋等,以补充丰富的维生素B12,可防止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发展。巨幼细胞性贫血应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

2.7 心理护理 尿毒症患者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治疗过程长,费用较高,并发症较多,又要手术造瘘致身心痛苦易产生烦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由于长期透析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造成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患者的心理障碍严重的影响了生活质量,患者的病程越长,病情越重,心理障碍随之升高,也影响透析疗效[5]。因此护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心理疏导,讲解尿毒症血液透析的基本知识,血液透析的必要性和治疗意义,血液透析的注意事项、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防治措施等内容。为患者解答疑惑,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遵守医嘱,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树立自强、自尊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在透析的具体治疗中要重视每个环节的治疗,克服畏惧情结,长期坚持透析,一定会获得良好控制,要心胸开阔,既来之则安之。透析治疗是终身性的,需要大量经费,患者的家属由于经费问题产生矛盾,医务人员要体谅和支持患者,相互理解。

2.8 预防低血压 老年尿毒症透析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疾病等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治疗,加之饮水不足,饮食量减少、腹泻、出汗过多,可导致血压降低,出现低血压,也可导致直立性低血压而跌倒骨折,医护人员应细心观察病情,了解病史和服药情况,时时监测血压变化,可及早发现血压变化,及时给予干预,同时应用多种联合用药,并治疗低血压的病因,如腹泻、纳差等。

2.9 用药护理 尿毒症的病因多而且复杂,本文病种病历有慢性肾炎、梗阻性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病、多囊肾等,患者合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呼吸系统疾病、多种感染等。除肾功能衰竭,又有心肺功能不全,胃肠功能减弱,内分泌功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老年透析患者又伴有多脏器功能老化,伴有长期应用多种药物等病史。给透析治疗带来很多困难,治疗前必须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达成一致意见,老年2型糖尿病透析前长期服用二甲双胍,而二甲双胍90%以上以原型从肾脏排泄势必加重肾脏损害,这种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首选口服降糖药为格列喹酮,此药95%通过胆汁排泄,对肾脏影响较小,保证患者顺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3 结果

本文1 180例尿毒症透析患者由于给予干预措施得当,透析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异常不良反应。

4 讨论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手段,很多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疗效很好,能过着近乎于正常生活[6-9]。如能坚持合理的透析治疗,不少患者能存活20年以上,并发症的发生与透析效果及合并存在的肾脏以外的疾病、用药、护理、能否早期防治有关。血液透析医护人员必须掌握透析过程中的多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知识,认真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全面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查,了解用药病史,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进行干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可大大提高透析疗效,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治疗费用,延长患者生命。

[1]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09.

[2]周英杰,张增巧,王向.贫血科学防治新理念[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2.

[3]王向杰,刘丽,周英杰.尿毒症防治新理念[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32.

[4]杜芳,金丽萍,卜海华,等.肾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10):930.

[5]安洁.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及饮食指导[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10):914-915.

[6]刘汴生,张思雄.实用临床老年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6.

[7]沈冰.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6):44-45.

[8]田祥峰.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尿毒症患者60例钙磷代谢异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7):625-626.

[9]武文威.舒适护理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3):292-294.

猜你喜欢

维持性尿毒症贫血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中医怎么防治贫血
春困需防贫血因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你对贫血知多少
人物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