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脑出血急性期护理观察和对策

2018-01-12

关键词:丘脑瞳孔急性期

高 晶

(吉林省公主岭市中心医院,吉林 公主岭 136100)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实质内出血,发病原因为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外来因素作用下脑内大动脉、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自发破裂引发脑出血。脑出血发病率在欧美国家约占全部卒中患者的10%~20%,我国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5%~14.1%,出血性脑血管病死亡率为24.5%~81.6%。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主要病因。老年脑出血在急性期发展快、死亡率高。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护理,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为合理治疗提供可靠资料。下面将我们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年龄66-89岁,脑干出血7例,丘脑出血24例,小脑出血18例,基底节出血51例,其他部位出血12例,死亡6例。

2 护理观察

2.1 仔细观察瞳孔和眼球变化

瞳孔变化受交感神经和付交感神经支配,脑出血或脑疝时动眼神经受压迫,瞳孔大小、形态、光反射发生变化。丘脑出血,眼球向下方或内下方注视。向病灶对侧或同侧凝视,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内囊出血会有凝视麻痹,出现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小脑出血时眼球震颤或瞳孔缩小、散大。发生脑疝瞳孔变化早,光反射消失。观察瞳孔大约4~8 min护士观察1次瞳孔变化。老年患者注意眼病如青光眼、白内障鉴别。

2.2 观察意识障碍

意识变化是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脑出血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小脑幕裂孔疝可以发生意识变化,由清醒、烦躁、嗜睡、深昏迷。枕大孔疝意识障碍出现早。脑出血急性期意识变化至关病人预后。老年人特别是70岁以上患者脑萎缩程度不同,延长抢救时间。老年人耐受力下降,代偿能力低下。老年患者注意观察意识变化。

2.3 观察血压变化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压高,加重脑出血发生脑疝,护士及时观察血压变化,不可以忽视低血压。2小时监测血压1次,仔细作好记录。

2.4 观察呼吸

脑出血急性期,脑组织缺血、缺氧,脑水肿使呼吸变化,病情重患者出现潮式呼吸、下颌式呼吸,注意脑干出血延髓受压呼吸骤停。

2.5 观察体温

体温调节中枢在丘脑下部。丘脑大量出血时会出现中枢性高热。老年患者出现中枢性高热表明预后差。中枢性高热不宜给予药物降温,物理降温更合适。老年肢体活动不灵活。多数人末梢循环不良。冰帽、冰袋注意避免冻伤。

3 脑出血急性期护理对策

护士掌握静脉输液量和速度,降低颅内压,输入20%甘露醇及脱水药物,防止脑疝发生。

3.1 静脉输液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禁食水,静脉输液补充液体量。高龄患者并发慢性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等。液体输入过多、过快,增加循环血量,心脏负荷加重,心率加快患者躁动不安,脑出血加重。严格掌握静脉输液速度,记录输入量,合理用药。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2 烦躁患者护理

脑出血急性期伴有烦躁、意识模糊等精神症状,不积极治疗预后不好。无禁忌症的情况下,给予安定和苯巴比妥,静脉给予安定时速度缓慢,安定药物能抑制呼吸中枢,高龄患者反应迟钝,应用安定时更应谨慎。

3.3 卧床休息

患者急性期平卧,可以将头偏向一侧,预防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发生肺炎。老年人身体抵抗力下降,耐受力差,卧床后血液循环不通畅会发生褥疮,做好皮肤护理。

3.4 保障呼吸道通畅

装有假牙的老年人取下假牙,有意识改变时,假牙容易松动,脱落阻塞气道。氧气吸入能改变脑组织缺氧状况。氧气吸入时掌握氧气浓度,预防高浓度氧引起氧中毒。

3.5 吸痰

老年患者痰多不容易咳出,避免气道阻塞及时吸痰。预防肺部感染特别重要。吸痰动作轻,咳痰动作更重要,插管动作到位,保证呼吸道通畅。

4 结 论

脑出血急性发病,病程进展快,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脑出血急性期临床观察和护理占重要地位。护士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对并发症预见性护理,饮食合理、做好康复护理。配合医生给予积极抢救措施,脑出血患者病情稳定。老年脑出血急性期得到救治,护士做好观察,给予相应护理,降低脑出血死亡率,减少不良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丘脑瞳孔急性期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基于uAI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延安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丘脑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
基于丘脑血供解剖学的丘脑出血新分型与丘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瞳孔检查及常见瞳孔异常
瞳孔
瞳孔大,决策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