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体会
2018-01-12林晓会
林晓会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
脑出血是临床上非常常见脑血管类的疾病,这种疾病有着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通常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如果实施手术治疗,术后护理不当就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常见的就是导致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2]。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30例,对其采用综合治疗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2.1±6.3)岁。所有患者中有17例属于左下肢、10例属于右下肢、3例属于双下肢。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患侧的肢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肿,疼痛,局部的皮肤颜色变化,活动受限或者是患者在活动后症状加重等。
1.2 方法
对于急性期也就是发病在10天之内的患者实施抗凝溶栓治疗,慢性期的患者采用抗凝治疗。治疗时溶栓应该采用尿激酶(UK)10万单位联合5%的葡萄糖250ml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每天2次,用药7~10天,低分子量肝素钠实施皮下注射,每天2次;对于小于等于60 kg的患者2500 U,q12 h;大于60 kg的患者5000 U,q12 h。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同时加入血栓通800 mg联合5%的葡萄糖250 mL实施静脉滴注,每天1次,丹参20 mL联合5%的葡萄糖250 mL实施静脉滴注,每天1次。低分子量肝素钠和尿激酶治疗一周后停用,血栓通继续使用,丹参维持治疗,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定时的进行复查,对患者的APTT、PT进行监测,让这些值都维持在正常对照值的1.5倍左右;患者的患肢在12d后可以进行活动。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应该对所有患者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双嘧达莫、50%硫酸镁外用湿热敷进行对症治疗,制动的同时将患肢抬高,患者应该卧床休息,对患肢的周经每日进行测量并且将其和另一健康肢体进行比较。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治愈,表示患侧肢体水肿基本消失,患者的皮肤颜色恢复正常,与健侧的肢围差小于等于1 cm,活动程度比较良好;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是肢体的围差大于1 cm;无效,表示患者的症状以及各项体征都没有任何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效果比较显著,其中治愈24例(80%),有效的6例(20%),没有出现治疗无效的患者。临床上治愈的平均时间为(7~14)天。其中有4例急性血栓的形成,后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可见血栓再通,好转3例。
3 讨 论
由于脑出血患者在术后身体状况比较虚弱,患者全身的肌肉处于一种松弛的状态,血液流通的速度比较缓慢,才会形成下肢静脉血栓。一般情况下,血栓的形成大多数都发生于制动的状态下。一旦形成血栓,少数的患者可以将其自行的消融或者是只局限于发生的部位,大部分的患者会出现扩散至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如果不及时的诊断治疗,大多数就会发展为血栓形成的后遗症,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
抗凝疗法是治疗这种疾病最为主要的治疗办法之一,可以防止已经形成的血栓继续滋长和其他部位新血栓的形成,并且促使血栓静脉比较迅速的在管化。急性期的深静脉血栓使用肝素或者是低分子肝素来进行治疗,慢慢过渡到口服抗凝药物[4]。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卧床休息,将患肢抬高,还可以让患者穿弹力袜这样可以改善疼痛和肿胀,会帮助抑制血栓的增长并且减少血栓后的综合征[5]。急性期的深静脉血栓使用肝素或者是低分子肝素来进行治疗,慢慢过渡到口服抗凝药物。
综上所述,对于脑出血偶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治疗时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钠、尿激酶结合血塞通、丹参等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 闫春红.脑出血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3):226-229.
[2] 于红春,杨 伟,苏 莉.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钠预防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体会[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23(04):299-301.
[3] 陆柳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02):356-357.
[4] 揣松阳.急性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0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