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颈部皮肤老化的特征
2018-01-12
这一项来自中国的研究为我们展开这一领域,本研究的第一个目的是从临床评估的角度来确定和量化中国女性颈部皮肤衰老的特征;第二个目的是系统地从皮肤的形态和生理学特性来确定颈部皮肤衰老的具体特征。进一步研究颈部皮肤衰老的体征与各种皮肤参数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研究选择450名年龄在16~66岁的中国健康女性,所有受试者主要从事室内工作,体重指数为18.5-23.9 kg/ m2。研究人员要求受试者在研究当天不要在脸上涂抹任何化妆品,在研究开始前一周他们不能发烧或熬夜。排除标准如下:有严重疾病(如严重高血压、糖尿病、肝炎、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和免疫抑制)的受试者;面部有中度、重度痤疮者;具有潜在疾病或其他皮肤病障碍的患者,其治疗可能影响研究结果,如在研究开始前6个月内全身或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血管收缩剂、抗生素和抗炎药物;1年内接受美容手术者;怀孕(或打算怀孕)或哺乳期的;研究者认为,那些可能干扰研究结果或作为研究对象处于危险中的人。
这项研究包括临床评估和颈部的无创测试,控制室温:20±1°C,相对湿度:55%±3%。研究人员要求受试者在同样的条件下放松30分钟,在此之前,他们的颈部要用浸有蒸馏水的棉垫擦拭。为了保证一致性,所有的无创测量都在耳下边缘和胸骨上窝连接线的中点进行。
2.2 临床评估
根据皮肤老化的亚洲临床分级标准图谱,由相同的皮肤科医生评估各种颈部皮肤老化的迹象,包括颈横纹(评分0-7),颈部下垂(评分0-5),颈部瘦弱凹陷(评分0-6),颈部条带(评分0-6),颈纹(评分0-7)。
2.3 无创测量
采用专业设备对颈部皮肤弹性、颈部肤质、颈部皮肤生理指标进行测量并统计。
3 结 果
3.1 临床症状及流行趋势
颈横纹出现在所有年龄组。在21岁至25岁年龄组中其患病率超过50%,在36岁至40岁年龄组中首次达到100%。在46岁至50岁的人群中,几乎所有的中国女性都出现颈部下垂和颈部凹陷,而这两种情况都发生在36岁至40岁的人群中。在41岁至45岁的人群中,中国女性呈现出扁平的颈部条带和颈纹。在51岁至55岁组、56岁至60岁组和61岁至66岁组中,颈部条带的存在占比分别为63.04%、91.11%和93.33%,而颈纹的存在占比分别为13.04%、62.22%和88.89%。
这些结果表明,颈部下垂、颈部凹陷和颈部条带的流行可能在出现后10年内急剧增加,而颈纹的快速增加将推迟到56岁至60岁。颈部衰老首先出现的是颈横纹,其次是颈部下垂和凹陷,然后是颈部条带和颈纹。
3.2 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
皮肤科医生根据标准照片对颈部衰老体征的临床评分进行评估。所有颈部衰老体征的平均临床评分自出现以来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颈横纹的临床平均评分从26岁到30岁及以上显著增加。相比于16~20岁年龄组,36~40岁组颈部皮肤松弛和凹陷程度明显增加。颈部条带在46~50岁组出现最明显,颈纹的临床评分在51~55岁、56~60岁及61~66岁显著提升。
3.3 颈部肌力变化
颈部肌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在16~20岁时为最大值。
3.4 不同年龄组颈部皮肤生理学特性
各年龄组的结果汇总在表2中。与16岁至20岁组相比,年龄较大组的水合值无明显变化,21岁至25岁组除外。26-30岁组、31-35岁组、36-40岁组和61-66岁组的pH值(酸碱度)明显高于16-20岁组。TEWL值(皮肤经皮水分丢失值)在16-20岁年龄组中最低,31-3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TEWL值明显高于16岁至20岁年龄组。51岁至55岁组和56岁至60岁组的EI值(红斑指数)明显高于16岁至20岁组。相比于16~20岁组,MI值(黑素指数)在26岁及以上的组别均显著增加。
3.5 临床评估与颈部皮肤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颈部衰老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颈部其他皮肤参数的相关性如表3所示。所有弹性参数(R2、R5、R7)均与颈部水平褶皱、颈部下垂、瘦弱颈部凹陷、颈部条带及颈纹的临床得分显著负相关。此外,SESM(平滑度参数)、SEW(皱纹参数)、Ra(粗糙度算数平均值)和TEWL与这些衰老体征的临床评分呈显著正相关。颈部水平褶皱、颈部下垂、颈部凹陷及颈部条带与Rz(平均粗糙度)、EI均显著相关。
讨论分析
颈部衰老的特征特征大多与年龄显著相关。年轻颈部的临床特征是清晰的皮肤纹理,没有皱纹、松弛或脂肪堆积,下颌边界清晰,没有扁平带的迹象。众所周知,颈部水平褶皱是颈部衰老的关键特征之一,但在本研究中,所有年龄组的人都发现了这一点。表明随着“低头族”现象的发生,颈部衰老也在年轻人中蔓延。
本研究从多种临床角度进行检测,所得到的指标也丰富了中国人群颈纹治疗的数据库,对于整形美容的医生也会提供更多的临床研究指标参考及临床治疗方案设计,大量的数据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个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