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美术与多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2018-01-11王丽
王丽
摘 要:在核心素养和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美术教师应重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应研究如何实现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从而培养出具有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等,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促进终身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学科教学;小学美术;融合
一、小学美术学科与多学科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其中,“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课程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特别倡导的一门新型艺术活动课程。教师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美术学科和科学技术等领域的联系,设计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领域课程。并且,美术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小学美术学科备受小学生欢迎,美术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合理钻研、开发美术与多门学科教材,发现共通之处,从而在美术课堂中渗入语文、数学、英语、音乐、品德、自然与科学等学科内容,通过老师精心组织,实现各学科的有机结合,营造轻松愉快多元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学校以此为切入点,开始了艺术学科与多学科融合的探索。
二、小学美术学科与多学科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策略与意义
1.与文相融,增强文化理解
“文”指文字、文章,也指文化、历史。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很多美术作品诞生的背后都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美术课与人文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例如《格尔尼卡》这幅作品,它的背后就有很强的历史背景,那是诞生于二战时期的作品,只有交代了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才会将这幅作品与战争带来的痛苦、分离相联系,否则学生将无处可寻,无法知道画家想表达什么思想。同时,图画配文字,更能加强读者对图案和文字的理解,这种形式也非常受小学生的喜欢。例如,小学五年级美术《诗配画》一课,我们在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时,学生的脑海里就已经形成了相应的画面,通过将绘画与诗歌相匹配,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同时,语文学科中经常有“看图寫话”“画绘本”等任务,这也实现了美术与语文学科的融合。
2.图景再现,尽显异域风情
美术学科凸显视觉性,能够从视觉上来营造某种情境,将孩子带到教室以外的情境中,更能体现异域风情。例如,我参加了“动物之友”课程,这是一种艺术、英语和音乐的融合。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动物园的图片,给学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我全程用英语与学生交流,问学生喜欢什么动物,“What do you like?”学生回答“I like....”营造出一种身在国外动物园的情境。这节外语融入美术课,在让学生学到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能学到英语单词以及句式,实现了“1+1>2”的效果。
3.与旋律相遇,激发艺术灵感
美术和音乐都讲究节奏和律感,学生听着不同节奏、旋律的音乐,或者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美术作品,可以被带入特定的情境中。郭声健先生在《艺术教育理论》一书中也提到:“每件艺术都是灵魂的艺术,但它们所使用的合理材料是不同的,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审美意蕴和表现手法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就为音乐与美术的融通提供了前提。例如“画声音”这一课,不同节奏、韵律的声音能够激发孩子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表示。旋律比较悠扬时,可以用曲线表现;声音比较粗犷时,用粗线条表现;音乐比较欢快时用暖色,音乐比较忧伤时用冷色表现等等。音乐的快乐、悲伤、温柔、短小都会影响学生的绘画情绪,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
4.信息技术跟进,彰显无限创意
在现代美术领域中,电脑美术在中小学迅速发展,在生活中的角角落落都能看到电脑绘画的踪迹,因此,现代小学美术教师应与时俱进,融合信息技术。在2011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建议学生学习运用计算机进行造型表现活动。美术和信息技术之间也存在必然的联系,信息技术中的动画、电脑绘画等内容都是以美术为基础创作的。美术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是时代的趋势,能够实现两者共同进步,彰显无限创意。例如在学习水墨课的过程中,课前美术老师和信息技术教师沟通,了解到水墨画可以借助绘画软件完成,此外,学生在之前的研究中掌握了绘图软件的操作,因此,美术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准备好绘画的稿子,然后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勾线、上色的操作,最后以图片的形式展示。这种简单快捷、易操作、花费成本小而且具有新意的作品,克服了学校传统美术课堂的局限性,展现了现代美术课堂与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紧密结合。
5.渗透科普教育,提高科学素养
艺术与自然和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曾说:“科学与艺术是分不开的,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美术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充分利用这些与科学相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实现科学与艺术学科的有机结合。以苏少版的美术资料为例,每本书都可以找到与科普有关的话题,比如:《太阳和月亮》(一年级上册 第九课)、《雪》(一年级下册 第一课)、《机器人伙伴》(二年级上册 第二课)、《风》(三年级下册 第三课)、《下雨天》(四年级下册 第三课)、《近大远小》(五年级下册 第一课)等等。例如在《雪》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精美的科普短视频,让学生了解雪是如何形成的,了解雪的特征,可运用多媒体展示显微镜下千姿百态的雪的样子,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雪,欣赏雪的美。
综上所述,美术教师要挖掘教材,找到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点,在平常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美术与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实现小学美术课堂中多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郭声健.艺术教育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