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一种文化的转向
2018-01-11范中健
范中健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对现代工业文明盘剥、侵蚀自然的反思,是建立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基础之上的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综合体。单纯地依靠技术改进和制定环境保护制度并不能最终催生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构建必须建立在丰富、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基础之上。
关键词:文明;生态文明;生态文化
0 引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与资源能源短缺的现状日益尖锐化,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成为当前党和政府的工作之重。在此背景之下,党的十七大高瞻远瞩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党的十八又将生态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的统一布局之中。在2018年10月24日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进一步战略部署,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生态文明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综合体。单纯地依靠技术改进和制定环境保护制度并不能最终催生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构建必须实现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过分推崇转向建立丰富、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基础之上。
1 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
长期以来,“文明”代表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提升、文化的繁荣,与“文明”相对立面的是“落后”和“野蛮”。人类在几百万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先后经历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而文明时代又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代工业文明极力推崇的工具理性主义和消费主义加剧着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类在解构工业文明范式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文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理念——生态文明,正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
生态文明又称“绿色文明”,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更是人类基于自身实践与反思,对未来生存发展的现实选择。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是在中国传统天人调谐基础上对现代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理念在处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方面的升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它重新确立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发展关系,否定了“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建立了生态伦理实践的有效路径,传统的生态掠夺式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已不在为世人所接受,人类已经开始迈向了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总之,人类文明的实现离不开生态文明的参与,它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前提与基础,是实现人类社会持续、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所在,更是变革未来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强大“武器”。
2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文化转向
世界著名生态学家和社会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曾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渡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因此,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是消除传统文明的弊端、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实现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新的文化选择,更是构建生态文明的精神保障和道德追求。
生态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生态的、和谐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与传统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张不同,生态文化提倡的世界观强调,人是自然界一员,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保护自然系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破坏自然系统必将招致人类自身的毁灭。同时,生态文化改变了现代哲学强调主——客二分的斗争哲学,主张确立有机整体主义价值观,人类要承认自然是有价值的,人类与自然应是互利型的关系,人类不仅要实现自身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也要努力实现自然的解放,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解。历史与现实已强烈地告诫人类:单纯地依靠技术上的革新、经济上的发展、法律制度的建立和行政执法的干预与执行是难以真正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改变,只有通过在全社会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伦理观,激发起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感,使人們自觉的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物质变换,才能真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坚持基础和内在动力。
生态文化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新形态,为生态文明的建构提供了坚实的精神保障和智力支撑,同时生态文化也是回归本真性的文化,是人类对自身生态本性的挖掘,以及人的存在状态的生态转向,也是人类追求生态文明的道德追求和道德回归。从整个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人类对于自身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上,大体经历了由自在到自为、由自发到自觉的认识过程。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的先哲们就有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等敬畏自然、追求人与自然一体的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然而现代工业文明的工具理性价值观逐步破坏了生态的本真美,以科技、资本为代表的科技文化、工业文化亦或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人类文化亟需转变。建设生态文明,倡导生态文化正是回应和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
3 反思与抉择:培育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人类文明建设工程,生态文化是其精神保障和智力支撑,发挥的是意识形态的作用。只有在全社会培育和建立一种生态的、环保的生产生活理念和范式,才能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endprint
科学的发展理念是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思想保证与理论支撑。转变落后发展理念,倡导积极生态文化氛围是生态文明构建的当务之急。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倡导积极生态文化氛围,政府要发挥好主导作用。首先,政府要改变传统的政绩观和“唯GDP增长论”,要将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对资源、环境的損耗纳入到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当中去,并建立强有力地保障制度和执行体系。其次,政府要发挥好舆论宣传和引导的作用,利用新闻、网络等传播媒介,在全社会倡导一种“爱护自然、有序发展、科学发展”的氛围,使人们自觉的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物质变换。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专项奖励基金或者在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活动中提供一定名额,以专门奖励那些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对保护自然环境、弘扬生态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个人、单位或团体。最后,建立完整的、有效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内容也是不可或缺的,政府应从娃娃抓起,建立从小学直到大学的环境保护教育制度,同时在授课的内容和形式上应避免硬理论性知识的灌输,可通过利用网络等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示丰富具体的案例、事例,组织社会实践、“每日环境保护自省”、环境保护知识大赛、环保微视频等活动来加深青年一代的生态保护与发展意识。
4结语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永续相处的生态文明是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新篇章、新任务,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协作和努力。要清醒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更是涉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整个社会形态的变革。应该在深刻反思现代工业文明模式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尖锐对立的基础上,以生态学规律为基础,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从物质、制度和精神观念三个层面进行改善,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全面提升人的生活品质的同时,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地和谐共处,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昆森.循环经济与生态省建设[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
[2]宣裕方 王旭烽.生态文化概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3]Donald Worster.Natures Economy: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4]刘雨春 张倩倩.生态文化人类本真美的显现[J].科技信息,2012.
[5]杨志.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基础(总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6]刘省贵.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