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古典主义早期的歌剧

2018-01-11刘婧

东方教育 2017年24期
关键词:改革

刘婧

摘要:古典主义早期歌剧的发展,喜歌剧的诞生和正歌剧的改革,以及古典主义早期歌剧特点与历史意义。

关键词:喜歌剧;正歌剧;改革

古典主义指运用古典的风格和原则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在音乐史上,从大约1730年到1815年称为古典主义时期。海顿和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古典主义艺术,它以恢复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艺术为目的,放眼于追求客观的美,而它的音乐风格则以主调织体为主。呈现出三种音乐风格,洛可可风格、华丽风格、善感风格。

前古典主义在歌剧上的发展,主要包括喜歌剧的诞生和正歌剧的改革。喜歌剧是十八世纪20-30年代,在意大利诞生,后传至法、英、德等欧洲各国的带有轻松喜剧风格的新型歌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国家喜歌剧方面各自特征的表现,可以看到喜歌剧最初发展的状况。(1)意大利喜歌剧原是正歌剧中的幕间剧①,后成为一种新的体裁。1783年《女仆做夫人》②的上演,标志着喜歌剧的兴起,此剧体现了意大利喜歌剧的特征:歌剧所采用的形式基本上是咏叹调和白话的宣叙调,作品是主调和声风格,织体透明结构紧凑,富于生活气息。意大利喜歌剧普遍流行于欧洲推动了法德喜歌剧的发展。(2)法国喜歌剧一方面由本国一种集说、演、唱于一身的小型音乐喜剧——集市剧发展而成;另一方面则受到了意大利喜歌剧的影响。法国喜歌剧在音乐上用直接的白话代替宣叙调,音乐以新创作为主,重视重唱和乐队的作用,强调感情表达和音乐描绘。此外英国的民谣剧和德国的歌唱剧都是新兴的喜歌剧形式,与意大利和法国的有很多共同点。喜歌剧主要关注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小故事,唱词使用各国的民族语言,短小精炼音乐上多用民间曲调。为歌剧注入新的血液,集中体现世俗化的特点,诙谐有趣,呼吁启蒙运动“平等自由”,预示了百年后欧洲各国音乐强调的民族性内涵和人文关怀。

正歌剧是16世纪末产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种艺术形式,一直到18世纪中叶,意大利歌剧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歌剧中音乐的发展过于戏剧的发展,咏叹调作为意大利歌剧的唯一重要的音乐组成部分被泛滥的创作,歌剧中偶尔有二重唱和一些较大重唱,简单的合唱很少见,这种歌剧创作违背了当时启蒙思想要求的“自然”、“朴实”的音乐形式。1762年,格鲁克同诗人卡尔扎比吉在维也纳上演了《奥菲欧与犹丽狄茜》,意味着格鲁克开始了他进行歌剧改革的尝试。随后,他又创作了《阿尔切斯特》和《帕里德和艾琳娜》,被称为“歌剧改革标志性的宣言书”。 格鲁克对传统歌剧进行了四个层面的改革:

一是强化了序曲的表现意义,格鲁克歌剧序曲很好地运用交响性的写法,概括主要的音乐形象和预示将要展示的剧情,与歌剧的戏剧性融为一体。二是注重咏叹调③和宣叙调④与剧情紧密结合。格鲁克认为,歌剧的旋律应该纯朴、高贵,着眼语言意义的姿态和宣讲。三是提高了合唱与管弦乐的表现地位。格鲁克主张,合唱在歌剧中应有其独特的表现力,而不是独唱音乐的附庸。四是注重多种元素的整体运用来烘托剧情。格鲁克主张,歌剧中的一切表现手段都不能脱离戏剧的整体需要而存在。他的改革对之后歌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使歌剧获得了新生,对艺术审美思想有积极贡献,对后世歌剧创作影响深远。

古典时期的歌剧,经过改革重新焕发生机,并找到一条更合适的路,其中意大利喜歌剧的诞生极大地丰富了歌剧的类型。在古典主义时期,歌剧追求自然,反对过分华彩,也预示了浪漫主义的歌剧的因素,更加追求真实现实的生活题材和更具个性的音乐语言。

参考文献:

[1]《西方音乐通史》

[2]钱苑,林华.歌剧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The New Gron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No.6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

[4]JohnEliotGardiner.格鲁克:阿尔西斯特[M].(Gluck:Alceste)vonOtter,EBSO1776年巴黎版PHILIPS.

注释:

①幕间剧:是在十六世纪喜剧幕间演出的音乐作品。

②《女仆的夫人》是意大利作曲家佩尔格莱西创作的幕间剧。最初是他的正歌剧《高傲的囚徒》中的幕间剧。情节来自日常生活,角色较少。

③咏叹调:是一种配有伴奏的一个声部或几個声部以优美的旋律表现出演唱者感情的独唱曲

④宣叙调: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等大型声乐中类似朗诵的曲调叫“宣叙调”。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革
专业眼光看改革 改革眼光看中国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深圳改革叙事起点: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争当改革促进派难在哪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巨轮上的“大力水手”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