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8-01-11徐红艳

东方教育 2017年24期
关键词:更新观念数学核心素养

徐红艳

摘要: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升级和优化,为了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要从数学素养开始着手,这就要求小学数学结构体系的完整性,而教学理念则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永恒话题;数学核心素养;更新观念

新课改后,小学教育提出核心素养概念,改变了原有教学中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促进单一化教学向素质教学转变,实现能力与品格并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水平,教师纷纷开展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和探索,力求结合教学实际,突出核心素养的特征与价值,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什么,如何教?這是教师教学的永恒话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不能仅仅依赖模仿、记忆,更需要理解、感悟,需要主动、自觉,将“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

一、整体把握数学课程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整体理解数学课程是基础。例如,以鸡兔同笼为例。在小学,可以使用“列举方法”,也可以利用“逼近方法”,还可以使用“假设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这些方法依然会发挥作用。但更需要重视的是学习“方程组方法”。因为数学教学不仅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更需要思考如何解决一类问题,更大的一类问题。把所有鸡兔同笼问题变成一个数学问题,给出求解的一般方法—运算程序。不仅如此,还可以为初中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奠定基础,解决更大一类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感悟、理解抽象、推理、直观的作用,得到新的数学模型,扩大应用范围,提升关键能力,改善思维品质。

二、主题(单元)教学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能从一节一节的教学中跳出来,以“主题(单元)”作为教学的基本思考对象。可以以“章”作为单元,这是深度学习的核心,是深度学习的抓手,也是整体把握数学课程的抓手,可突出本质—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教学方式多样化,把“教”与“学”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师专业水平(数学、教育教学理论、实践),这是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不是教教材,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数学。主题(单元)教学的要素,最重要的是进行整体分析,包括数学分析、标准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对比分析、重点(本质、核心素养)分析及教学方式分析,进而确定主题教学目标,选择、设计情境和学习活动。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流程,设计每一节课教学,进行教学实施,然后不断反思—循环—提升。

三、抓住数学本质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反复强调:能把书读厚,又能把书读薄,读薄就是抓住本质,抓住重点。抓住本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与把握决定了一个数学老师的教学观和教学效果,因为有什么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就有什么样的行动结果。数学知识本质的展现对于数学教学的影响正如英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根普说的:“我先前总认为数学教师都是在教同样的学科,只是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教得好而已,但我现在认为在“数学”这同一名词下,所教的事实上是两个或几个不同的学科。”可见偏离了数学知识本质,影响的就不仅仅是一节课的效果,一个老师的知识观的形成,更远的来说它影响着一个人、一代人的学习及发展,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当前课程改革的深入阶段,有效性作为衡量数学课堂教学核心评价标准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从所教的数学知识入手,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做出有效的课堂设计,为课堂具有数学原本的味道,为教师形成知识的本质观,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获得发展,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四、问题引领发现、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

美国著名科学家波普尔说: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由此可见在数学和数学教育的中,问题是课堂的灵魂。优秀的教师都很善于运用问题去激发和聚合学生的学习。但是在更多的课堂中,却因充斥大量无效问题而是学生思维活动经常处于不自主的低下状态,严重地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整合教学内容,整合课堂提问,以“核心问题”的方式来改革课堂教学。课堂上以“核心问题”作为教学出发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尝试、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从而学会并掌握所学知识,并逐步提高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课堂教学,教师灵活转变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业务能力的提高。

五、创设合适情境

创设合适情境是基于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另一关注点。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深陷高耗低效的泥潭,教师拼命在讲,学生也忘我在练,但课堂教学效益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为此,我觉得数学教学要有设计感。枯燥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教学形势。我们要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丰富活动中展示自己,在合作学习中进一步落实其主体地位,最终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潜心钻研教材,努力为学生们创设更多丰富多彩、新颖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并有意识地为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提高他们活动的积极性与目的性,为我们的教学注入全新的活力。

六、掌握学情,加强“会学”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古训,这与学会学习的理念一致,“会学”比“学会”重要。“会学数学”应包括:阅读理解、质疑提问、梳理总结、表达交流。以“数学阅读理解”为例,需要清楚数学语言由数学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组成,它的特点是准确、清晰、简洁,数学阅读就要会读“数学普通话”“符号”“图形(表格)”。而数学符号、图形(表格)又是一个系统,彼此联系,学生不能很快习惯,需要指导,不能太急。数学教师强调“学法指导”,是一个很好的经验,需要坚持、总结、提升。

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升级和优化,为了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要从数学素养开始着手,这就要求小学数学结构体系的完整性,而教学理念则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局限性,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引入人本化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内容设计,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进而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落实核心素质教育。除此之外,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互动与交流,为学生创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出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教学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学习效率的提升。在课堂管理方面,融合民主元素,在课堂教学评价和反思等环节中,以民主理念为主导,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了解学和收集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反馈,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结构调整,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综合质量水平,实现核心素质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更新观念数学核心素养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有序学习探究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思考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对策与研究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
乐学· 自主·分享
新常态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之重
师德建设之我见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