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8-01-11王玺
王玺
摘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在幼儿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舞蹈课程教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亟需改革。文章简要分析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创新和改革教学的策略建议,以期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能健康发展,高职学前教育能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学前教育 舞蹈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3-0141-03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素质薄弱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扩招使更多的学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可以说当前的高校招生复杂,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现状也是如此。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学生舞蹈素质薄弱的问题,有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大部分舞蹈基础比较差,甚至有的学生都没有接触过舞蹈,没有舞蹈的基础。由于高職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遍年龄在18-20岁,年龄偏大,错过了舞蹈学习的最佳时期,其身体条件也较差,缺乏一定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学生在音乐素养和艺术理解力方面也相对欠缺,以致于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实问题。虽然说有些不足可以在入学之后通过日常的舞蹈课程教学进行弥补,但是一些先天存在的客观因素是无法通过教学改变的。比如18-20岁的学生的骨骼生长发育情况,是教学改变不了的,也不是学生通过学习就能改变的,以致于有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畏学心理,影响教学效果,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课程教学培养目标和社会人才需求相脱离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专业人才,其培养的人才是为了给幼儿提供好的教育服务,舞蹈课程的设置和开展也是为了学生能将舞蹈技能应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去,给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但是,现阶段有一部分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办学层次,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盲目的、一味的照搬一些本科院校或者是艺术院校的舞蹈课程教学模式,没有和高职院校学生的舞蹈学习需要和学习特点相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一些舞蹈的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的组织教学和舞蹈编排能力的培养以及舞蹈审美的熏陶。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而忽视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发挥,以致于学生在舞蹈学习中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在毕业之后虽然具有一定的舞蹈技能,但是缺乏对于舞蹈的表现力和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幼儿教育工作的能力也相对缺乏,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三)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从现阶段的高职院校需要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内容上进行分析,其教学内容还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特色和优势。舞蹈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将舞蹈较好的运用到幼儿教育教学中,应该在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有针对性的设置一些和幼儿相关的舞蹈以及和幼儿相关的舞蹈教学方法,以凸显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但是当前的舞蹈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比较宽泛,现代舞、民族舞、拉丁舞、芭蕾舞等一些成人的舞蹈相对较多,即使一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开设了幼儿舞蹈和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但是幼儿舞蹈教学法课程开设的也相对较少,甚至是没有开设,这就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的学习缺乏专业性。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现如今,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是要培养会跳、会演、会编、会教、会评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中传统的舞蹈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依然被采用,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中通常仅仅重视学生的舞蹈动作熟练程度和舞蹈技能掌握程度,考察学生是否会跳、会演,或者是与学生日常的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情况结合起来进行评价。殊不知,这种评价方式既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也没有对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以及舞蹈教学能力进行深层次的考核,无法展示出学生的真实舞蹈水平和能力,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不但使得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受到严重阻碍,而且也不利于更好地引导下一阶段的学习,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创新和改革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的策略建议
(一)明确舞蹈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舞蹈素质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素质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教学的质量,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舞蹈技能的训练和提高,还要重视其在音乐素养、艺术理解力等方面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为其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在舞蹈课程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围绕培养学生全面舞蹈基本教学能力开展教学。面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素质薄弱这一问题,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素质。例如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学前舞蹈基础和音乐基础较差,甚至是零基础的问题,可以在舞蹈课程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即按照学生的基础的高低划分为若干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舞蹈素质。另外,还可以邀请一些优秀的一线幼儿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授课,使学生对幼儿教育的现状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舞蹈实践教学能力。而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学习中存在的先天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鼓励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成立舞蹈社团,并积极吸引更多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加入进来,以第二课堂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加练习,尽量弥补比如身体条件上的先天不足,为以后的幼儿教学奠定基础。endprint
(二)转变教学理念
创新和改革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需要高职院校正确认识自身的发展阶段和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主体,以符合社会和行业的人才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在舞蹈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在学习艺术院校舞蹈课程先进教学模式的同时,积极探索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在舞蹈课程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技巧的训练,还要重视学生舞蹈教学和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舞蹈能力,真正实现学前教育舞蹈课程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改革课程内容
因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主要面对的是学龄前儿童,所以在课程教学的设置上要将和幼儿舞蹈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学的侧重点,在不断增加舞蹈课程教学课时的同时,也适当增加幼儿舞蹈相关的教学内容,如开展幼儿舞蹈创编和幼儿舞蹈教学法课程教学。还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一些现在学生比较喜爱的舞蹈形式,比如可以把街舞作为舞蹈训练时的热身运动,不但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还提升了舞蹈课程教学的效率。另外,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符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同时还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能力水平等方面,以学生为舞蹈教学的主体,从高职院校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量身打造。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就要使教学内容和专业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有重点、有步骤的合理开展舞蹈教学。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舞蹈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摒弃传统、片面的评价方式,逐步完善和建立科学、合理的舞蹈教学评价体系。在舞蹈教学考核评价中既要重视学生舞蹈动作熟练程度、技能掌握程度,还要重视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教学能力、舞蹈审美能力以及日常的课堂表现等,在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在笔试、口试、动作训练考核的基础上,让学生模拟实践教学和进行舞蹈即兴创编,综合考量学生真实的舞蹈水平和能力,为下一阶段舞蹈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结语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幼儿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高职院校也与时俱进的开展了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进行幼儿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高职院校也积极寻找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办学之路。舞蹈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势必会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因此,高职院校要注意对舞蹈课程教学的重点培养,不断创新舞蹈课程教学模式,探讨舞蹈教学的新思路,为幼儿学前教育输送更多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付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大舞台,2014,(05).
[2]王晓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我的课程的现状分析与改革策略[J].文教资料,2014,(27).
[3]黄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7,(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