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丝不成琴

2018-01-11康毓春

艺术评鉴 2017年23期
关键词:古琴学报乐器

康毓春

摘要:琴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和值得发扬光大的。古琴作为中国人文精神的代表,体现着人与琴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道的奥妙存于其中。值得欣喜的是,尽管困难重重,但仍有一部分致力于展现琴道精髓和弘扬传统古琴文化的人士在为了复兴丝弦努力工作着,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古琴文化 人与琴

中图分类号:J6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3-0067-02

在中国繁多的传统器乐之中,有一样乐器被誉为:“圣人治世之音,君子养修之物。”而从周末至清初的三千多年间,我国一直沿用的八音分类法“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中,“丝”亦是指的这样乐器。古往今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无不识其、知其、惜其,这件极为特殊的乐器即是“古器中最为宝者,莫如琴”的古琴。古琴是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贯通着上古、中古、近古、近现代的一种特殊的器乐,有着其深厚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功能。古琴这样乐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很早就被尊为中国传统文化“琴棋书画”中的四艺之首,成为中国传统文人修身养性、娱已识友的器具。孔子曾要求当时的学士、绅士所必修的六门技艺中就包括“乐”,正是以弹古琴、唱琴歌而从中悟“道”。

被尊为“太古之神物,天地之灵器”的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中最有代表性、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由于其声韵独特、曲调舒缓、气质谦和、音色悠远、仪容含蓄,其中所蕴藏和传递的古朴意境、飘逸气息,不仅被历代文人雅客追求以修身、载道、养生、精心,也使得越来越多身处繁华都市、每日奔走于忙碌工作、过着日复一日的平庸生活,身心灵处于疲乏紧张状态或不负重荷的现代人选择了古琴作为知音。在这个充满压力和喧嚣的都市时代,身处纷繁的社会环境,古琴和古琴音乐给人们带来了一份清新和宁静,对于紧张而焦虑的现代人而言,古琴对于抚慰和濯清人们的精神世界实在是相当重要、弥足珍贵的。现如今,国内的古琴爱好者已经不下几十万之众,学习古琴的年轻一代人数逐增,就古琴之本质及社会发展之趋势来看,可以预见,古琴在将来的时光中,仍将有足够的吸引力赢得大量的知音,古琴和传统文化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件意料之中的雅事。

古琴及其文化之所以作为“华夏正声”传承至今,知音不可计数,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正是琴乐精髓中的高古悠远、情怀中的清净淡泊,这也正是由“無丝不成琴”的琴道传统所创造的。自古以来,先人“削桐为琴,束丝为弦”,用上好的天然蚕丝为原料制作丝弦,因此丝弦与桐木堪称为天作之合。在古琴音乐中所体现的虚实分明、远近互通、浓淡相宜的国画意境,正是通过只能在丝弦上特定使用的手法所表现的,如“飞吟、唤等、爪起、往来、撞揉……”等。徐青山的《奚谷山琴况》,是专业习琴者必读的专著,他总结的廿四况:“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不仅是对古琴演奏技巧的分析总结,也可以视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全部审美要求。而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观的确立,正是立足于远古丝弦古琴琴韵的风雅之上的。

数千年来,由无数文化精英所传承的古琴及其艺术,作为修身养性之物器,其创造的文化精神、礼乐之道、哲学精华,若期待由新时代的文化精英们继续传承下去而利于有缘之众,则不可仅将古琴作为一般乐器和一般音乐而“欣赏”、而“表演”、而“时尚”,不可只是满足于有弦可用的现实表象。如今,古琴的普及度越来越广,但是大众所熟知的古琴仅仅是表层形态的一种物质,在大多数场合下出现的古琴乐器,都使用的是表演性质的钢弦,无法体现古琴的真正文化意义。时下大多数学琴人从未接触过丝弦,上手便是钢弦,钢弦稳定、实用、易上手、声音明亮,并且这些年以来,对于钢弦也有过许多的改进,却由于用材本身的性质,难以完全用其再现远古的琴风和琴韵。这对于自古以“丝桐”著称、讲究内涵和韵味的古琴来说,绝对是一件令人扼腕叹息的事了。

根据明清以来的资料记载,文献提及的最早制弦方法为北宋时期,其次是南宋、明、清等时期。由于天然蚕丝是一种多孔蛋白动物纤维,极易老化和降解,不同于其他考古出土的乐器实物可以进行复原研究,只能通过文字资料描述的进行制作,因此很难再现当时的原貌。另外,对于桑蚕丝质量的要求、丝弦缫丝数的要求都相当高,加之丝弦制作方法的繁复:要通过打合缠绕、浸渍、熬煮、晾干、绷弦、缠纱等多重工序,才能制成既有张力又有强度的丝弦。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丝弦在七十年代以后被普遍的钢丝弦所替代。虽然期间有古琴家管平湖、查阜西、吴兰荪、吴景略等人为丝弦制作运用而苦苦支撑,但丝弦工艺终因成本高、制作繁琐、周期太长、无市场支撑而走向衰败,丝弦琴逐渐成为被时代逐渐遗忘而濒临失传的艺术遗产。虽然近年来古琴复兴成为一种风尚乐器,却囿于失去了丝弦而成为不复古韵的现代乐器。

由于丝弦传承出现了断代、工匠的缺失,钢弦被加以普遍运用,但是其浓重的金属音色和韵律,始终是大师琴家们所诟病的。而抛弃对于丝弦的使用,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不适合于人头攒动的音乐殿堂、热闹非凡的大众舞台以及麦克风林立的演播大厅。为了使其适应和迎合大众的需求,古琴的音色要求和鉴赏程度被降低到了最低的层次,更可悲的是,古琴在许多场合的出现仅仅为了调和好古之风,变为了一项附庸风雅的道具。回想昔日古人:有伏羲听八方风声,制定音律,砍伐峄山梧桐,按阴阳大道,制作成古雅之器,称为琴;有刚烈嵇康坐聆竹风、抚琴《广陵散》,从容就戮,时年四十岁;有白居易风清月朗之时独坐林中,弹琴作诗,无他人在旁,只求自己尽兴;有苏东坡访定惠院东尚氏之第的海棠,在树下饮酒赋诗听琴,酒酣微醉,作《悲风晓月》;有欧阳修沈遵相遇,援琴鸣弦,并作《醉翁引》以叙其事,留下佳话……小小一张古琴,折射出多少格局的高低、人格的闪光和境界的深浅。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非凡的创造力,惊人的吸引力和巨大的凝聚力。琴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和值得发扬广大的,而传统文化的继往开来首先需要的是继承。传统是相对于现在和未来而言的,传统文化无疑是指过去积累的文化和生命力,就继承而言,变革不应以废弃传统为目的,而是努力保有一块穿越远古的净土;就时代而言,随着现代科技物质文明推行愈烈,精神家园越见荒芜颓废,此时更需要复兴路上的捍卫与坚持。古琴作为中国人文精神的代表,体现着:人与琴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道的奥妙存于其中。值得欣喜的是,尽管困难重重,但仍有一部分致力于展现琴道精髓和弘扬传统古琴文化的人士在为了复兴丝弦努力工作着,让我们期待古琴和古琴艺术能够重返本真,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创造的艺术瑰宝再放光芒。

参考文献:

[1]张诗扬.古琴音乐作品的符号美学解读——琴道审美中的本真与逍遥[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7,35(03).

[2]林斯瑜.“琴道”考源[J].文化遗产,2011,(01).

[3]彭岩.高校古琴文化传承模式新思考[J].音乐传播,2016,(01).

[4]张梅.论古琴之“雅”[J].凯里学院学报,2014,32(02).

[5]王海,胡林蔓.琴道略论——以《溪山琴况》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04).

[6]李竹梅.古琴——心与乐的和谐篇章[J].知识经济,2009,(15).

[7]张永健.古琴“琴道”与发展古琴艺术的对策性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8,22(04).

[8]罗筠筠.孔子与琴道[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9]张新民.琴道文化与乐教理想[J].艺术百家,2008,(01).

[10]包艳荷.对古琴音乐审美的人本思考[J].民族音乐,2016,(03).

[11]施咏.弦外之音——当代古琴文化传承实录[J].音乐传播,2013,(04).

[12]郑伟.论古琴音乐艺术的主体间性[J].大舞台,2013,(01).

[13]施咏.当代琴人的文化修为与文人认同——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之六[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30(04).

[14]张燕丽.从神本文化到人本文化——古琴审美功能转型刍议[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琴学报乐器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乐器
寻访千年古琴
传承和保护古琴艺术
乐器也疯狂
古琴艺术的发展
Analysis of Characters Shaping in Ring Lardner’s Haircut
Analysis of I Heard the Owl Call My Name from an Intercultural View
论学报的发行管理创新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