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农村电子商务配送模式发展的启示研究

2018-01-11余伟

时代经贸 2017年31期
关键词:配送国外模式

【摘 要】随着国内农村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的生产及经营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农村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发展,配送模式也随之发展。然而除了少数电子商务发展较集中的地区外,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物流配送体系还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农村消费的需求。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村电子商务配送模式进行比较,从硬件网络的协同支持、经济发展的地域化差异、与实体店的竞争与合作、建立诚信体系的必要性、适应本国特色的产业发展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水平升级,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国外;农村;电子商务;配送;模式

截至2016年12月份,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53.2%。中国网民规模已经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在中国网民群体中,农村网民占比27.4%,规模达2.01亿。从2012 年开始,农村网民数量增长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城镇。它们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地缩小。可以看出农村正逐渐走上互联网时代,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农村将会与城市互补互惠共享互联网带来的巨大机遇。必须要加强和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提高配送能力,这样才能使网购更深入到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一、硬件网络的协同支持

对于农村配送而言,基础设施薄弱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难题,对于前期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投入,使许多物流企业对农村市场望而却步。农村物流配送并不是简单的依靠快递公司来进行简单的点到点的配送,更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化的规划。在信息系统建设来看,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支持。各大宽带设备商在推进各自发展战略时,要综合考虑农村实际情况,对农村网络通信资费进行适当调整,制定優惠政策以及给予部分补助。现阶段,手机在国内农村已经有了较高的普及率。在网上银行的使用上,到 2015年末,网上银行在农村的使用比例增长至36.6%,使用人数达到了7161万。相对于城市网民,农村网民对网上银行支付使用率还是偏低。在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比较快,电子商务的使用对其农业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助推作用。据统计,到2010年,美国农场计算机的普及率已经达到69%,美国30%的农场主以合作社为渠道来进行农产品的交易活动[1]。荷兰花卉的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当地网络覆盖率高达90%,荷兰的花卉出口贸易活动几乎完全借助电子商务来完成。日本电子商务的发展得益于网络通信基础环境的迅速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移动通信和移动上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拥有众多的便利店。澳大利亚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移动电话的覆盖率低,仍然是农村居民抱怨的问题。由于基础设施差,所以农村居民会花很多钱在互联网设备上,并且花大价钱购买网络服务。

二、经济发展的地域化差异

在国内一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模较大的地区,物流配送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相应的配送体系也逐步完善了。但是相比于城市规划而言,农村有太多的不规则性与其特殊性,这导致许多物流企业的配送点布局得不到合理的规划,而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也导致许多配送点无法深入到村级,基本都布置在镇级单位上,有些地区甚至连每个镇级都布置一个配送点也无法满足。农民网购的商品被配送到镇一级的配送点后,一般便不再进行配送,而由短信通知本人之后自行来取件,这一繁琐的流程大大违背了网购送货上门的便捷性。对于购物者而言,消费热情也会受此影响,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局限。印度农村地区一般都不通邮,快递难以抵达。农村金融服务也不完善,村民很少有现金以外的支付方式,而且大部分村民都不会用英文写地址。因此,生活在小地方的人们即使有钱、有意愿,也依然难以在网上购物。这给电商企业在人口比例最大的印度农村地区开拓市场带来了很大挑战。澳大利亚幅员辽阔,人口分布不均,这表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可靠程度和信号强度会因地理位置而发生变化。澳大利亚邮政积极参与“国家数字年”数字扫盲活动,推出数字化普及项目,帮助当地小微初创企业发展,提高民众参与性。

三、与实体店的竞争与合作

对于大多数缺乏资源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地区,配送效率不高,这需要实体店的积极参与,以形成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对现有的市、县、镇级供销社以及村级服务中心加以改造,可使之成为农村电商服务点。中国邮政已经在全国建立了邮政农村物流综合服务体系,在农村建立网点24万多处,覆盖了全国86%的县市和三分之一的行政村[2]。阿里巴巴推出“农村淘宝”计划,首先在县市建立运营中心,向下由加盟模式展开村级网店,分工明确,构建了从县到村的服务体系。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也都意识到了农村具有较大的消费潜力,开始着手于建设农村市场的实体终端。在印度,几乎每个村都有小卖店。这些小商店在当地经营了几十年,已经在印度农村地区形成了完善的分销和零售网络。这些商店可以作为电子商务的合作对象,有效地构建配送网络。美国的实体零售业发展远远超过电商,在电商未曾起步之时已经构建了一个非常健全的零售体系。电商因为点与面扩散比较广,造成实体与电商价格相差无几,甚至比电商更加便宜。近年来,日本的很多实体店合作都推出了电子商务平台和实体店同步销售的服务。日本的包裹服务商可以借助便利店实现包裹的邮寄,在线零售商也可以利用便利店实现就近配送。与美国庞大的配送体系有所不同的是,日本B2C电子商务配送体系是以遍布全国的几万家便利店为据点,实行就近配送。

四、诚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指导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3]。计划到2020年,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体系。国内消费者更在意便捷和实惠,特别是中低端和大众性小商品,这造成了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产品良莠不齐,难以有效提升产业层次。由于中国目前并未对网上开店企业征税,因此,在中国网上开店门槛低,从而也使得网上有价格优势。美国地广人稀,但并不像国内那样城市住房集中,相对而言快递费不便宜,并且在美国网购要交税,部分州网购的税比实体店的还要高。很多人沉迷于实体店购物的乐趣和新鲜感。除此之外,美国的线下实体店退货非常的人性化,通常30天内都是免费退货的。日本的电商企业的价格优势,与便利店相比,也并不是很明显,其对网络企业的规范发展,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五、适合本国特色的产业发展

在解决农村电子商务中存在的商品物流配送问题时,应该借助现代电商渠道,由当地政府牵线,引入具有实力的电子商务公司。与这些电商公司的合作,既能帮助他们打开本地农村市场,又能提高当地物流配送能力,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无论是传统的供销社还是中国邮政,或是阿里巴巴、苏宁、京东,都结合了本国特色,实施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日本便利店开始从城市逐渐走向农村,并不断地被加入新的服务内容,逐渐成为了一个融合了商业、银行、邮政、快递等服务内容的一个生活中心,并且营业时间也从16个小时,变成了24小时全年无休的便利店。日本在发展网络科技的基础上,利用日本众多的便利商店,形成独特的日本式电子商务经营模式,既解决了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问题,也体现了日本人在新经济和本土传统经济形式的巧妙结合,值得借鉴。

六、总结

在国内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不均衡,存在本国特色和地域化的差异,遭遇到发展瓶颈,但是成本压力和同质化竞争使农村电商处于徘徊阶段,难以发生质变,应该设法提升物流配送体验形成综合物流服务体系。本文旨在对国内外农村电子商务配送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经验,为管理部门以及广大农村电商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参考,促进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加快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深化应用。

(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参考文献:

[1]杨会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述评[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5):1539-1541.

[2]张喜才.电商背景下农村物流整合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15(19):25-28.

[3]聂林海.我国电子商务创新与规范发展[J]. 中国流通经济,2016(6):52-57.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SJD630012)。

作者简介:余伟(1977—),男,博士,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物流工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配送国外模式
浅析Flexsim软件在高职配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无人机配送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探析国外税务会计的经验和启示
国外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对我国的启示
苏宁易购物流配送的优化方案设计
永续债券探析
国外收益报告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浅谈我国电商环境下的物流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