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网球运动专项体能训练研究

2018-01-11蒋浩

体育风尚 2018年2期
关键词:网球运动训练

蒋浩

摘要:加强专项体能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运动素质和机体能力,对有效提高技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结论:网球运动专项体能训应具有针对性;系统连贯性;阶段性。

关键词:网球运动;专项体能;训练

一、网球专项体能训练应具有针对性

有些高水平的网球选手技战术水平走到了体能水平的前面,体能方面存在很多弱项。而缺乏相应的高水平的体能做支撑,在比赛中或者比赛的后部分往往会出现“心到手不到”的情况,不能完美的表现出自己的技战术水平。而有些运动员由于先前的良好训练或天赋而具有很高水平的身体素质,而网球技战术上存在部分严重限制她们比赛发挥的致命缺陷,更多的凭借体能在打球。

网球专项体能训练需通过测试和比赛中的表现对运动员的网球技战术和身体素质水平做出准确的分析与评价,并确定训练的侧重点。如定期做一些专项素质如速度,爆发力、灵敏性的测试,统计比赛中运动员的技战术和体能水平的发挥与表现,然后做出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侧重弱项训练才会有最大的效果。有氧耐力好的运动员需要安排更多的速度爆发力训练,有氧耐力差而限制比赛发挥的运动员安排足够的有氧训练。不能一般性的安排各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比重。而技战术有致命缺陷同时身体素质较好的运动员则需要更多的技战术训练。

因此,针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训练中网球技战术与身体素质训练比重的安排;二、训练中身体素质各部分之间和各种网球技战术之间侧重点的安排上。

二、在预防伤病的基础上,坚持系统连贯性的体能训练

从基础一般性练习开始,预防伤病是顺利进行身体训练的首要前提。即先用小重量,少次数开始,把动作做标准,熟悉每一个动作,同时初步建立神经肌肉运动模式,给肌肉产生一定的刺激,打下初步的肌肉力量基础。在一定的肌肉力量基础之上逐渐增加重量,在进一步的力量基础之上进行最大力量与爆发力的训练;同样有氧训练也是在一定的基础上,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与时间。这样可以很好的预防损伤并使得队员容易接受,使得训练可以顺利进行。

坚持长期连贯性的体能训练,是身体训练获得效果的保证。体能训练会使体能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一旦在赛期或因为伤病等原因停止训练,各项素质又会下降,下次的体能训练又只能从低水平上起步。形成训练提高--停止训练下降--再从下降后的低水平上提高的循环。最终结果只能是在低水平上的波动重复,没有长期实质性效果,不能真正提高队员的体能水平。我们需要的是训练后提高—在赛期或伤病时尽力保持高—在原有效果上再训练提高,形成阶梯式上升的良性模式。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实力差距是微小的,其实力的提高也是艰难的,但哪怕是长期努力得来的微小的提高,对其比赛成绩的提高往往会起到很大的帮助;赛期必须科学的安排体能训练。长期以来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害怕赛期的体能训练会产生肌肉酸痛,损伤和机体的疲劳或体能的消耗。实际上问题的关键是平时赛前身体训练的基础以及赛期身体训练的合理安排。赛期体能训练主要是大强度短时间的,这样不容易产生疲劳,同时对机体产生高强度的刺激,使机体保持高强度运动的兴奋性与适应性。赛期的身体训练有两个目的:一是保持体能水平,一是快速恢复体能,预防伤病。所以赛期还要安排恢复性和伤病预防性练习,如慢跑,拉伸,关节周围肌肉的锻炼。

伤病期间科学安排体能训练,以保持训练的连贯性。网球运动中的伤病多是局部的,未伤部位应继续训练,更好的保持甚至提高体能水平及促进伤病康复。如上肢受伤可以继续练下肢、继续有氧训练以保持和提高有氧耐力;一侧下肢受伤可以练上肢,并在不影响伤病康复的前提下变换方式继续有氧训练以保持和提高有氧耐力。

三、身体训练的安排应有阶段性区别

根据训练时间离目标比赛的时间不同,身体训练可分为一般性准备阶段,专项准备阶段,赛前阶段,比赛阶段。不同阶段里体能训练的内容,负荷与侧重点是不同的,从而使得体能状态在比赛时达到最佳状态。一般性准备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为专项和高水平的身体训练做好准备,内容全面、负荷小(强度小、时间长),侧重于有氧耐力、平衡性和小力量练习等;专项准备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性的提高专项素质,内容结合专项需求,负荷逐渐增大,时间缩短,侧重于速度、爆发力和无氧训练;赛前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坚持体能的提高,训练变成非常专项的大强度小运动量的训练,随着比賽的临近减少有氧训练量和训练总时间,加大力量训练的重量,增加灵敏性、速度、爆发力和无氧训练;比赛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达到并保持最佳的体能状态,包括短时间大强度的力量训练的刺激、一定的耐力训练和一些赛间的恢复性训练。

四、建立良好的符合比赛特点的神经肌肉模式与心肺机能的适应

针对网球运动的特点安排身体训练,使神经肌肉模式与心肺机能适应网球运动的特点—高水平的连续、间歇性、爆发性运动。以往低水平长时间的疲劳训练势必使身体产生低水平的神经肌肉模式与心肺机能的适应,对网球运动产生负面影响,不适应比赛中的大强度、间歇性、爆发性用力的要求。应使队员以比赛中的状态投入到训练中,如在力量训练中学会肌肉的爆发性收缩,很好的放松,不做疲劳的无用训练;有氧训练以间歇训练为主;灵敏性、速度、平衡及无氧训练时安排足够的间歇时间,使机体能够在充分恢复的基础上分多组完成训练内容,保证训练质量,建立良好的符合比赛特点的神经肌肉模式与心肺机能的适应。

参考文献:

[1]杨世勇等.体能训练学[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2]陈正等.对提高我国网球女子双打竞技水平及其实现奥运突破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2):51-54.

[3]吴正耀.对现代高水平运动员体能结构的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6).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网球运动训练
浅析注意力在网球运动中的作用及其训练
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奥运效应效果研究
西安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实践性、协调性—谈多球训练法在高校网球教学的运用
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
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田径专项运动员选材的影响因素研究
浅谈足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
浅谈高校体育运动爆发力训练策略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