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贤兄大才 愿为知己

2018-01-10李丽

领导文萃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东山学堂毛泽东

李丽

一本介绍英雄豪杰的书在他们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互为知己,相约共进;到长沙求学后,政局风云变幻中,风华正茂的他们始终站在同辈的前列。延安艰苦岁月里,他们一个运筹帷幄,一个口诛笔伐,在不懈的战斗中推心置腹。毛泽东和萧三相交几十年,两人深情厚谊,生死不易。

以书会友,引为知己

萧三从小勤奋好学,不满四岁时即入私塾读书。1907年,父亲萧岳英应聘到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教授物理和数学。读了8年私塾的萧三,与二兄萧子升一起随父去东山学堂应考。最终,两人都以优异的成绩考取。1910年,毛泽东以其外祖父家作为籍贯,凭《言志》一文,考入了本不收外乡人的东山高小。他对原来读的那些宣扬旧礼教、窒息新思想的“四书”“五经”早已厌倦不堪,现在冲破了封建私塾的牢笼,来到这里读书,就像穿云破雾、展翅翱翔的海燕,心情格外舒畅,并很快与打破地域、门户观念的萧三结识,成了亲密的朋友。此时,毛泽东17岁,萧三14岁。

1936年10月,历经两万五千里长途跋涉到达陕北的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第一次对外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起了自己的身世,并深情回忆早年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的往事:“我以前没有见过这么多孩子聚在一起,他们大多数是地主子弟,穿着讲究,很少农民供得起上这样的学堂。我的穿着比别人都寒酸。我只有一套像样的短衫裤,我平常总是穿一身破旧的衫裤,许多阔学生因此看不起我。可是在他们当中我也有朋友,其中一个现在是作家,住在苏联。”毛泽东这里提到的“作家”,就是同窗好友萧三。

萧三在东山学堂写了许多诗句并自集成册,国文老师周先生十分赞扬,对萧三说:“勤学苦练,持之以恒,说不定你将来能成为一代诗圣。”果不其然,萧三后来成为国际著名诗人,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毛泽东在东山学堂也很有长进,写得一手好文章,他写的《救国图存论》《宋襄公论》等文章全校有名。国文教员贺南纲十分喜欢毛泽东,见他对历史很有兴趣,特意买了一部《了凡纲鉴》送给他。毛泽东和萧三还有个共同的爱好,即喜欢看“闲书”。得知萧三有本《世界英雄豪杰传》后,毛泽东十分高兴,立马前往萧三处借阅。看到毛泽东急切的表情,萧三故意开玩笑:“书倒是有一本,但我借书给别人,向来是有点讲究的。”顿了顿后,萧三笑嘻嘻地说:“我的书,有三种人不能借。无真才实学者不借,庸庸小人者不借,三嘛,嘿嘿,我出联而不能答者不借。”

毛泽东素来古文基础扎实,到了东山高小后成绩更是日益长进,对对子自然心中有底,他微微一笑说:“小弟不敢自命才高博学,但读书心切,请仁兄出一联如何?”

萧三见毛泽东似乎胸有成竹,便道:“我这书里讲的可都是英雄豪杰呀,你听着,上联是这样的:目旁是贵,瞆眼不会识贵人。快对,快对!”

毛泽东略一沉吟,从容答道:“萧兄,我就冒昧对一联,并将此联赠你。请听:门内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

萧三听罢,羞得满脸通红,低下头说:“请恕小弟无礼,贤兄大才,愿为知己,地久天长!”说完,立即拿出书来,双手捧到毛泽东眼前。毛泽东双手接过书,连声道谢,二人相视握手大笑。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毛泽东在东山高小只读了半年书,但这半年对他的意义却非同寻常,东山高小对于毛泽东的意义,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进不了东山学校,也到不了长沙城,只怕还出不了韶山冲呢!”

出了韶山冲,入了小学堂后的1911年春天,毛泽东经过东山高小的老师介绍,考取了湘乡驻省中学。而1911年夏天,萧三也结束了自己的东山时光,考入了湖南第一师范预科,两人又可以经常见面了。

到了省城,毛泽东和萧三的眼界顿时开阔许多。他们第一次读到了同盟会主办的《民立报》,接触到了许多革命言论,使得他们对政治更加关切,也为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所激励和鼓舞。

1913年春,毛泽东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第四师范,第二年春天,第四师范并入第一师范,毛泽东和萧三又成为了同校同学,同窗的岁月使他们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交往也愈加密切了。

1916年夏,萧三从一师毕业,先后到黄氏族校和一师附小教书,他和毛泽东仍联系密切,经常在一起学习,商讨社会和学术问题,切磋琢磨,互资裨益,他还参加了毛泽东组织的一个哲学小组,常常列出学习上的疑难和社会改造的问题,一起登门向杨昌济等老师求教。

1918年4月14日,是个星期天,和煦的春风吹动着清澈的江水,毛泽东和萧三等一同渡过湘江,来到岳麓山下刘家台子蔡和森家里,14名青年兴致勃勃聚会一堂。一个崭新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在毛泽东等人的精心策划下诞生了。会议选举了萧子升为总干事,毛泽东为干事。不久,萧子升赴法,会务便由毛泽东主持。拥有毛泽东、萧三、蔡和森等青年才俊的新民学会很快便成了当时最具革命性的团体之一。

生活是战斗,需要战斗的作品

1920年5月,黄浦江边,相识相交十载的毛泽东和萧三,挥手依依惜别。毛泽东留在国内领导革命,萧三远赴法国勤工俭学。远隔重洋,见面的机会少了,但两人联系不断,萧三沿途不断有信和照片寄给毛泽东。

1922年萧三加入法国共产党,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大学学习。

1924年,萧三奉调回国,出任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中共湖南省委委员。1925年2月,他专程赶到韶山,与正在韶山开展农民运动的毛泽东畅谈农民运动问题。1927年,又在上海与参加中央会议的毛泽东相聚,久别重逢,分外高兴,他们多次彻夜长谈,仿佛又回到了一师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萧三认真听取毛泽东关于农民运动、革命政权和农民同盟军等问题的论述,深深为他的独到见解所折服。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萧三毅然站在毛泽东正确路线的一边。在这次大会上,萧三因突然患病辞去被提名的中央委员一职,随后常驻莫斯科一边疗养一边工作。而毛泽东回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中央苏区,率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两人一别又是12年。1939年4月29日,延安中央組织部的窑洞前,秘密回国的萧三,见到了分别已久的老战友毛泽东,当晚毛泽东与其共进晚餐,席间同叙友情。分手时,两人还按照学生时代的样子,彼此鞠躬话别。

回到延安后,萧三担任了鲁迅艺术学院编译部主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常委等职,还主编了《大众文艺》《新诗歌》等杂志。因为他喜欢写诗写文章,到延安后新作频出。每当萧三将自己的作品送毛泽东时,毛泽东都认真阅读,还常提出修改意见,毛泽东曾对他说:“姓萧的古来文学家很少,你要争气……”毛泽东还经常给萧三写信,对他的工作和创作予以鼓励和支持。1939年6月17日,萧三收到了他寄给毛泽东的一本手抄诗稿和毛泽东的附信:“大作看了,感觉在战斗,现在需要战斗的作品,现在的生活也全部是战斗,盼望你更多作些……”

(摘自《书摘》)

猜你喜欢

东山学堂毛泽东
古稀之年上学堂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
东山果事
何来胜《李白忆东山(其一)》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