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琵琶音乐中的“动”与“静”

2018-01-10段妍

戏剧之家 2017年24期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

段妍

【摘 要】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在我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其宽广的音域、丰富的演奏手法、演奏中多变的音色,形成了风格独特、流派纷呈的琵琶艺术。在琵琶音乐中“动”与“静”的完美结合使作品更具魅力。本篇以两首传统文曲为例,浅析琵琶文曲中“动”与“静”的运用。

【关键词】琵琶文曲;动;静;《陈隋》;《春江花月夜》

中图分类号:J63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4-0078-01

琵琶文曲

琵琶作品按照音乐风格来划分,分为文曲与武曲。传统曲目中,有“四弦千变语,一曲万重情”诉说情感的文曲,也有“千悲万恨四五弦,弦中甲马声骈阗”雄壮威武的武曲。琵琶文曲主要表现优美、柔和、细腻、抒情的音乐风格,演奏时注重左手推、拉、吟、揉、打、带等技巧,音色上虚实结合,肢体动作轻柔、舒缓,格调上的特点是着重表达内心思想感情和展现深邃的意境。

“动”与“静”

“动”在物理上解释为,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在琵琶音乐中,有着有我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动”。能看见的“动”是指在演奏过程中的每一次触弦,每一个弹挑,以及气息上的“动”,演奏时气息与乐曲相呼应,而又区别于自然的呼吸。看不见的“动”指的是音乐意境、音乐意向上的“动”, 如激烈的战争描写,欢快的歌舞场面的描写。

“静”在物理上解释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与运动相比,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在琵琶演奏中,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在动,所以肢体上的“静”只是相对而言的。为了演奏衔接顺利,需要在两个不同的动作中间加入相对稳定的动作来进行配合。气息上的“静”是一个休整、调节的状态。音乐意境上的“静”是宁静、安静的音乐境界。哲学上用矛盾辩证法的观点来说,动与静是相互对立的,但却又相互依存。

作品分析

笔者从琵琶演奏中“动”与“静”的运用,以及音乐意境上“动”与“静”的结合出发,对《陈隋》和《春江花夜月》进行简要分析。

琵琶曲《陈隋》是琵琶文曲代表作品之一,作品反映了陈、隋两朝的末代皇帝广建宫殿,荒淫无道,强迫少女入宫,宫女们心中哀怨苦闷的真实历史。《陈隋》把帝王听歌赏舞的“动”与宫女们虽然歌舞但心中忧郁哀愁的“静”结合起来,一动一静,一实一虚,谱成了一首曲调婉转,凄美动听的叙事曲。乐曲第五小节是一个用轮指演奏的长音,演奏之前右手要有一个明显的抬起的动作,同时要气息上要吸气然后呼气与落手同时进行。演奏时力度要由弱渐强再渐弱,气息要有随着力度的变化形成由松到紧再松的变化过程,为了更好的音响效果,轮指右手的触弦位置要有变化,这样有利于控制音量从大到小变化。紧接着轮指的是第六小节用“擞”来演奏la,在演奏这几个“擞”音的时候,演奏者要根据音乐的意境身体保持短暂的静止,脑海中要想象宫女的凄凉,左手快速落下拨动琴弦,几个连续的弱音好像是宫女凄苦的泪珠缓缓流下,心里的苦闷无处可说。乐曲的第四段是一段快板,也是全曲的高潮,从第二小节开始,音乐由慢渐快,在音乐意境上表现出宫女们不同舞蹈姿态快速变换出现,与之前慢板中安静的舞蹈姿态形成对比。在第四段中需要运用左手“打”、“带”的技巧和右手“摭分”的技巧,左手“打”、“带”的技巧演奏出来的是“虚”音,而右手“摭分”则使音乐有了动感的效果,这样动静结合的运用形象地刻画出宫女们在宫中虽然欢声笑语,歌舞相伴,却不是真正快乐,心中悲苦凄凉的情绪。

有着诗情画意般题目的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同样是琵琶传统曲目中文曲 的代表作品之一。《春江花月夜》描写了春天江南美丽的景色,乐曲像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乐曲的开篇是“江楼钟鼓”,散板乐段,演奏时右手有一种要推着弦弹的感觉,要求音色柔和。演奏时速度由慢渐快,音量逐渐增加,气息也由松变紧,需将鼓声模仿得恰到好处,在意象上鼓声由远及近,由弱到强。最后一小节的同音反复,干净利落,仿佛是一扇门,一下子把听众带入惬意静谧的江南美景中。乐曲的第四段是“花影层叠”,乐段一开始采用扩充小节的办法,慢起渐快的节奏形象的描写了在风中翩翩起舞的花草与自己的影子层层叠叠,和前面“月上东山”等乐段所表现的幽静意境形成强烈的对比。樂曲的第七段是“回澜拍岸”,演奏时要注意速度的变化,更要注意气息上由紧到松的控制。乐句连续不断,表现出江水来回不断地击打着岸边,水浪一层又一层,好似身临其境的动态景象。乐曲的尾声部分,主旋律再现,演奏时速度越来越慢,力度越来越弱,右手的动作幅度越来越小,气息上也逐渐松弛,给人一种画面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的感觉,在意境上宁静致远,优美抒情,流连忘返。

通过上文分析,在琵琶音乐中“动”与“静”是相互对立的,但又是相互依存的,它们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二者相辅相成。而在传统文曲的音乐题材和音乐意境上,大多是“静”多“动”少。希望借本文的分析和探讨,可以对年轻的琵琶学子们在演奏上对“动”与“静”的把握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沈浩初,林石城.养正轩琵琶谱[M].人民出版社,1938.

[2]孙丽伟.传统琵琶音乐中的文曲、武曲、文武曲[J].音乐研究,2001(1).

[3]万莉.琵琶历史渊源与流派问题研究综述[J].天津音乐学报(天籁),2004(2).

猜你喜欢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艺术馆获评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传世作品最少的诗人
春江花月夜
把音乐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有感于《春江花月夜》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黄永玉向国博馆捐赠《春江花月夜》
叙事角度与中国古诗英译的文化意义亏损*——以许渊冲的英译《春江花月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