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适宜性评价研究

2018-01-10张建伟杜珊珊肖文杰

创新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中西部河南省

张建伟+杜珊珊+肖文杰

[摘 要] 采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及ESDA等定量方法对河南省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研究发现:一是2015年中西部建设科技创新高地适宜性最高的五个省区从高到低依次为河南、湖北、安徽、四川和湖南,河南省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适宜性显著;二是中西部地区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适宜性程度空间差异明显;三是影响科技创新高地的主因子变化不大,主要是创新综合实力因子;四是河南省在科技成果应用、产业结构及科技投入强度等方面还存在短板。

[关键词] 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适宜性评价;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9-31-4

Abstract: Using factor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ESDA and other quantitative methods, the suitability of construc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ighland in midwest Henan Province is evaluated.The study found that: ①The five provinces with the highest suitabilit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ighland in the 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s in 2015 were Henan, Hubei, Anhui, Sichuan and Hunan provinces from high to low, and the suitabi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ighland in the 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s of Henan Province was obvious; ②The spatial difference of the suitability degree of the 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middle and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caiton highland is obvious; ③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ighland were barely changed, and the main factor was innovation comprehensive strength factor; ④Henan Province had short boards in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nvestment inten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 midw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igh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Henan Province

1 引言

知识经济的兴起及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创新高地是一个区域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的载体和依托。积极建设科技创新高地成了许多国家和地区提供竞争力和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举措。为此,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河南将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目前,对科技创新高地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主要围绕创新高地制度供给[1]、创新高地和科创中心对比[1]、滨海新区自主创新高地的内涵、特征、机制及路径研究[2-3],也有相关研究对将河南省打造为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4-6],但尚未对创新高地的指标体系及适宜性展开研究。因此,本研究将对河南省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以期为河南省建设科技创新高地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支撑。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09年和201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由于西藏创新能力相对滞后,加之数据缺失较大,本研究范围包括中部六省和西部十一省,具体包括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江西、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重庆等17个省市区。目前,关于科技创新高地尚未有明确的一致的定义,本研究认为,科技创新高地指的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科技资源较为密集,科技能力较强,科技创新环境比较优越的集聚区域。本文用创新投入、创新支出、创新环境这三个方面去衡量一省区创新水平的高低。因此本研究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等方面选取14个相关因子,构建起建设创新高地的指标体系(表1)。

3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区域差异的主因子(2015年)

对2015年中部地区的数据进行分析。系统对选取的14个因子进行旋转后提取出2个主因子。2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75.327%。

根据旋转后主因子的荷载矩阵发现:①主因子F1在X1、X2、X3、X4、X5、X6、X7、X9、X10、X11、X12、X14上荷載值较大,涉及高技术产业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等,可称创新综合实力因子。该因子排名前几位的省份是河南省、湖北省、安徽省、四川省、湖南省、陕西省、江西省等②主因子F2与X8、X13关联极高,体现了投入强度和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状况,可以把F2称为创新政策因子。该因子得分为正的省份排名依次是河南省、山西省、广西省、湖南省、四川省、云南省、重庆省、贵州省、新疆省、甘肃省、内蒙古省、江西省等(如表2所示)。endprint

2015年中西部地区17个省份创新能力排名与2009年相比变化较大。排序第一的省份由湖北变为河南,位列第二位、第三位的分别是湖北、安徽,位列第四位、第五位的分别是四川、湖南,但位居后两位的省份仍然是宁夏、青海。在位于前5位省份的综合得分中,河南省占据绝对优势,这表明,随着河南省区位条件的不断改善、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及科技政策的不断出台,河南省的创新综合实力增强使河南省能够迎头赶上,跃居第一。其余城市的排名也发生了变化,整体来看,综合得分排名靠前的地区中,中部居多,西部较少,表明中部地区构建中西部地区创新增长极有较高的禀赋优势。

4 评价结果与分析

采用聚类的方法可以大致将17个省份构建科技创新高地的适宜性划分为优秀、良好和一般三个层次。2015年,位于第一层次有河南、湖北、安徽、四川、湖南,是中西部创新能力很强的5个省份;第二层次有4个地区,依次为陕西、江西、重庆、广西,尽管位于良好层次,但是与第一层次的4个省份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创新能力仍然有大幅提高;位于第三层次的共有8个地区,分别为贵州、江西、甘肃、云南、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说明以上城市的综合条件与环境基础较为薄弱,创新能力仍然处在一个较为一般的层次水平。结合以上综合得分的分层,以2015年为主,参考2009年分层情况,选出5个地区进行重点分析与比较,分别是河南、湖北、安徽、四川、湖南。

在中西部的17个省市中,2015年河南在绝大多数指标上均名列前茅,其中包括高技术产业利润总额、高技术产业投资额、R&D人员全时当量、固定资产投资额、国内生产总值、互联网上网人数均居第一位,表明河南省在高技术产业、研发人才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河南省研发经费排名第二,道路面积、互联网上网人数、新产品销售收入、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的排名第三,表明河南省在研发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上相对较强,但与其余四个省份相比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而在17个省份地区排名中,河南省技术市场成交额排名十二、科学技术支出占GDP的比重排名十六、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排名十四,表明河南省在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产业结构以及科技投入强度等方面较为滞后,是河南省构建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短板。

湖北在技术市场成交额、R&D经费和道路面积3项指标方面表现十分抢眼,均排名第一,同时在高技术产业投资额、R&D人员全时当量、固定资产投资额、国内生产总值和互联网上网人数等指标上亦有不错的表现。但与河南相比,湖北在专利授权数、新产品销售收入、高技术产业利润总额、高技术产业投资额、国内生产总值、互联网上网人数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上差距尤为明显。湖北省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中西部地区排名13,较为落后。全年财政支出6 132.84亿元,教育支出913.0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14.888%,而河南省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18.693%。显示出湖北省对教育事业投入力度不够,将直接导致研发人力资本的匮乏与基础研究的不足,以上构成制约湖北成为中西部创新高地的主要因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其创新能力。

安徽在科技支出占GDP的比重这项指标方面独占鳌头,同时在专利授权数、新产品销售收入、高技术产业利润总额、R&D人员全时当量、道路面积这5个指标方面排名较为靠前。表明安徽的高新技术产业水平有较好的基础,且在人力资源、技术研发方面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有很强的实力。较河南而言,安徽在技术市场成交额、科学技术支出占GDP的比重这两个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在专利授权数、新产品销售收入、道路面积等方面略胜于河南。科技支出作为安徽的重点财政支出项目,2015年科技支出占GDP比重为0.672%,远高于中西部其他地区,表明安徽研发部门在地区产业经济中十分重要。湖北授权专利59039件,比上年分别增长22%。与河南相比,安徽在高技术产业利润总额、高技术产业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国内生产总值、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互联网上网人数这六个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区域高技术研发产出成果实现商业化与应用的重要领域,对于具有高强度研发特征的科技型企业而言,高额的研发投入是企业获得技术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科研成果的转化迫切需要获得资金上的有力支持。因此,安徽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才能提高高技术产业利润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和互联网上网人数分别代表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信息基础设施。地区自身的产业基础越雄厚、信息基础设施越完善,创新产出的效率就越高。安徽的R&D人员全时当量仅次于河南,但其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和R&D经费上却远远低于河南,表明了安徽在研发资本的投入状况不佳。以上因素降低了安徽的创新竞争力,仍需重点改善。

四川在专利授权数这项指标方面名列前茅;同时在技术市场成交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国内生产总值、互联网上网人数这4个指标方面表现不俗;较河南而言,四川在技术市场成交额、科学技术支出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这三个方面具有领先的优势。2015年,四川获得授权专利64 953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40 437件,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9 105件,授权专利数高于河南的47 766件。四川的技术市场成交额达2 823 202万元,比河南的450 442万元高出84%,表明四川的技术市场占一定的优势,也表明四川省成果应用及技术转移程度比较高。四川科学技术支出占GDP的比重为0.003%,高于河南的0.002%。四川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0.44%,比河南高出0.05%,该数据表明河南产业结构对创新的拉动力还比较弱。但与河南相比,四川在新产品销售收入、高技术产业利润总额、高技术产业投资额、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固定资产投资额、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这七个方面差距较为明显。2015年,四川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为28 924 767万元,低于河南新产品收入的50%,省区排名第六;高技术产业利润总额为1 732 000万元,远低于河南的4 083 000万元;省区排名第五;高技术产业投资为7 685 000万元,远远落后于河南的55%,省区排名第七;R&D人員全时当量为56 841人,省区排名第五;R&D经费为2 238 051万元,远比河南低1 450 20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为25 525.9亿元,比去年增长10.2%,但远低于河南的356 603亿元,虽在整体排名中较为靠前,但与河南相比,有些差强人意。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0.167%,与河南相差了0.02%,这些数据表明四川在研发人员投入、教育支出投入、高技术投资、新产品销售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上因素为制约四川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的绊脚石,需重点加大对其改善的力度。endprint

湖南在新产品销售收入这项指标上拔得头筹,同时在R&D经费这项指标方面占据领先地位。较河南而言,湖南在新产品销售收入、技术市场成交额、科学技术支出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这四个方面占存在一定的优势。专利授权量34 075件,增长27.9%。教育支出绝对数为926.4亿,比2014年增长了11.2%。2015年,湖南签订技术合同3 710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5.4亿元,登记科技成果777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励成果1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励4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 128.8亿元,增长17.8%。表明湖南的创新成果十分可观,这必然离不开创新投入和良好的创新环境。湖南年末全省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41个。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4个,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6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9个。在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中,科学技术支出绝对数为66亿,比2014年增长了11.2%。另外,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1.5∶44.6∶43.9。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1%,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高质量的研究机构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R&D经费的投入以及科学技术支出为人才和创新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极大地增强了湖南的创新实力。但湖南在专利授权数、高技术产业利润总额、高技术产业投资额、R&D人员全时当量、固定资产投资额、国内生产总值、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互联网上网人数这八个方面差强人意。表明湖南省的高新技术产业水平仍待提高,创新环境也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固定资产投资额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但大多用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等方面,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仅占2.274%。湖南地区生产总值为28 902.21亿元,河南为37 002.16,湖南虽在产业结构上略显优势,但在经济实力上却远落后于河南。2015年湖南上网人数为910.5万人,河南为1 489万人。表明湖南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较高的信息化设施水平,可以保障研发人员获得最新的知识资源与保持畅通的交流渠道,进而提高研发活动的效率[7]。故而湖南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同时努力发展本省经济、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提高创新效率。

5 结论与对策

第一,2015年中西部建设科技创新高地适宜性最高的五个省区从高到低依次为河南、湖北、安徽、四川和湖南,河南省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适宜性显著。

第二,中西部地区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适宜性程度空间差异明显。中部地区建设科技创新高地的适宜性较优。

第三,影响科技创新高地的主因子变化不大,主要是创新综合实力因子;创新综合实力、创新政策、创新环境因子对构建科技创新高地有显著影响。创新综合实力决定了创新发展的起点、方向和效率,是一个地区创新发展的基础。地区政策显示出地区政府对创新产业的重视程度,影响着创新发展的环境。产业结构体现一个地区创新产业在地区产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显示了创新产业的发展状况。

第四,目前河南省在科技成果应用、产业结构及科技投入强度等方面还存在短板。但是2015年河南省在创新综合实力因子、创新政策因子和科技创新高地适宜性综合得分的排名中均位列第一,且其創新综合得分远远高于其他省份。

参考文献:

[1] 田文富.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制度供给研究[J].学习论坛,2017(9):40-44.

[2] 李强,余吉安.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比较与借鉴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6(6):113-116.

[3] 魏亚平,孙彤,李宁剑.滨海新区自主创新高地内涵及特征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7):10-13.

[4] 孙彤,魏亚平,李宁剑.滨海新区构筑自主创新高地发展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4):1-4.

[5] 孙彤.滨海新区构筑自主创新高地实现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4):34-38.

[6] 吴国玺,刘培.河南省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实施路径[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9):8-9.

[7] 梁红军.创新驱动河南现代化,打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J].决策探索(下月),2017(9):1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西部河南省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对中西部高校多用些心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东北和中西部人才流失严重
农民工回流释放中西部崛起积极信号
对中西部高校多用些心
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研究
河南省周口市检察院依法对王宏景涉嫌受贿案移送审查起诉
河南省周口市检察院依法对鲁轶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案移送审查起诉
资源约束、政策变化对FDI流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