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2018-01-10周永贵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针灸

周永贵

广安市前锋区代市中心卫生院针灸科,四川广安 638580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周永贵

广安市前锋区代市中心卫生院针灸科,四川广安 638580

目的分析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中医温针灸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24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电针方法治疗,观察组选择中医温针灸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为98.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为80%(P<0.05);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疼痛评分为(85.29±8.47)分、(3.01±1.02)分,对照组(74.05±8.03)分、(5.62±2.18)分(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对于症状的缓解效果更明显,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膝骨性关节炎;温针灸;治疗

膝骨性关节炎是因为膝关节功能出现退行性变化,加上关节出现积累性慢性磨损最终导致,患者临床主要症状表现包括膝部活动不利、疼痛、晨僵、乏力等[1]。所以对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主要目标是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恢复患者行动能力[2]。该研究具体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中医温针灸方法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中选取我院2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抽签平分为观察和对照组,观察组男70例,女50例,平均年龄(66.2±6.3)岁,平均病程(3.8±2.3)年;对照组男76例,女44例,平均年龄(67.5±6.1)岁,平均病程(3.5±2.0)年。两组基本资料中的各项内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实施温针灸治疗,患者保持屈膝位,选取穴位包括内膝眼、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鹤顶。配穴选择丰隆、太冲、足三里、三阴交。选择清艾条(5 g),用剪刀剪成2 cm长度数节,然后选择较针柄稍粗的织毛衣所用钎子将所剪艾条一端刺入1 cm抽出保留其孔,然后在酒精灯上点燃有孔端,将孔套入所选穴位银针针柄上,待艾条燃尽即完成一次温针灸。若病人感觉局部皮温过高有灼烫感,可在针体与皮肤交界处垫一大小合适较硬稍厚纸张,以免烫伤皮肤。每天进行1次温针灸治疗,1个疗程为持续治疗10 d,2个疗程之间间隔3 d。

对照组选择电针治疗,选择SDZ―Ⅱ型电子针疗仪作为此次电针治疗仪器,穴位选取内膝眼、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通过疏密波(D.― D.WAVE)进行持续40 min的电针治疗,刺激量控制为3次/s,治疗1次/d。1个疗程为持续治疗10 d,两个疗程之间间隔3 d。

1.3 疗效评定

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标准:治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包括膝关节肿胀、疼痛、晨僵全部消失,能够正常活动,开始正常生活以及工作;好转: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包括膝关节肿胀、疼痛、晨僵大部分缓解,只有轻微症状,膝关节活动能力部分改善,生活大体能够自理;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仍然明显,膝关节功能明显受限,无法自理生活。

膝关节功能评定:选择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包含跛行、支撑、交锁、不稳定、疼痛、肿胀、爬楼梯、下蹲几项内容,每项根据严重程度均有相应评分,患者得分越低,膝关节功能越差。

疼痛评定,选择可视化评分法(VAS)进行,总分0~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经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用[n(%)]表示各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表示各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仅有2例无效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为98.33%,对照组治疗后有24例无效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为8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比较[n(%)]

2.2 膝关节功能

观察组治疗前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62.64±5.17)分,对照组治疗前 Lysholm 评分为(62.59±5.68)分;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85.29±8.47)分,对照组治疗后 Lysholm 评分为(74.05±8.03)分。治疗前两组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疼痛

观察组治疗前疼痛评分为(7.51±3.62)分,对照组

3 讨论

老年人群是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西医认为导致膝骨性关节炎出现的原因包括关节磨损、衰老、肥胖、内分泌紊乱等[3]。中医将膝骨性关节炎归为痹证范畴,认为病理包括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包括筋骨失养、肝肾不足,外因包括风寒湿痹阻、外伤劳损,而病理包括骨络瘀阻、气血凝滞。因此针对该病的治疗,应该选择行气活血、温经通络的方法[4]。该研究对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在常规针刺基础上结合灸法,能够发挥明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功效,其作用机制为:灸使得针刺的针感更重,效果发挥更明显;温针灸能够防止针处受寒,避免出现奔豚证;另外,温针灸还能够发挥热振幅的效果[5]。温针灸的热辐射效果能够发挥明显祛寒除痹、温经通络效果,针灸过程中患者可以感受到膝关节有发胀以及温热感,慢慢透向远端以及深层[6]。

该研究对观察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以及对照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别利用温针灸方法治疗、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为98.33%,治疗前为(7.49±3.55)分;观察组治疗或疼痛评分为(3.01±1.02)分,对照组治疗后为(5.62±2.18)分。 治疗前两组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80%,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疼痛评分为 (85.29±8.47)分、(3.01±1.0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74.05±8.03)分、(5.62±2.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选择中医温针灸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提升 患者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1]张艳玲,武永利,闫安,等.温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GF-1、TGF-β和FGF-2表达水平影响的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2)∶177-180.

[2]岳萍,高亮,陈默,等.温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兔行为学及关节软骨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含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6,41(3)∶235-239.

[3]张海涛,韦秋连.温针灸联合超声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6)∶84-86.

[4]刘娣,武永利,张艳玲,等.温针灸对兔膝关节退变模型血清MMP-1和MMP-13水平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5)∶497-499,504.

[5]郑晓斌,林伟容,林远万,等.推拿手法配合温针灸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应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6)∶822-827.

[6]李全华.温针灸与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价[J].医药前沿,2016,6(36)∶196-197.

R684.3

A

1004-6569(2017)06(b)-0185-02

2017-03-21)

周永贵(1973-),男,四川广安人,大专,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运用针刀、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头痛、面瘫。

猜你喜欢

膝骨性关节炎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膝骨性关节炎的自我康复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消痛散塌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膝骨性关节炎的治未病预防及护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