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针灸加现代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分析

2018-01-10马天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偏瘫组间肢体

马天

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北荆州 434100

传统针灸加现代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分析

马天

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北荆州 434100

目的探究传统针灸加现代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2例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入传统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采用传统针灸加现代康复治疗,能够在取得良好疗效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传统针灸加现代康复;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临床分析

患者在脑卒中后,通常会合并有偏瘫,不仅会降低患者运动功能,而且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该文主要研究传统针灸加现代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所纳入的82例研究对象均为该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的标准。将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治疗,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传统针灸治疗,每组4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48~79岁,平均年龄(67.9±3.29)岁;左侧偏瘫共20例,右侧偏瘫共21例。研究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50~81岁,平均年龄(68.0±3.47)岁;左侧偏瘫共22例,右侧偏瘫共19例。两组研究对象通过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治疗,具体为:①急性期的康复治疗。在这一时期的康复治疗中,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正确的肢体摆放及体位转换,并对偏瘫肢体进行被动式活动。在患者病情恢复平稳后,要指导其进行适当的床上运动,用双手叉握进行上举,并适度翻身。②恢复早期的康复治疗。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床边活动,肢体上举运动,双下肢的交替屈伸式运动以及桥式运动。同时,护理人员还要让患者进行坐位平衡训练,上下肢功能训练,患肢负重活动,在患者运动功能有所恢复后,让其进行站立平衡训练及上下台阶运动。③恢复中期的康复治疗。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上肢治疗性的活动,降低患者患肢的屈肌张力,并进行下肢下肢肌伸肌锻炼,以增加张力,促使下肢屈肌肉的功能康复。同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功能情况来选择适当的作业性功能活动内容,并予以认知功能的训练。④恢复后期的康复治疗。在这一阶段,护理人员要着重对患者进行上肢功能活动,通过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来促使患者分离运动。并在此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下肢功能的训练,通过抑制痉挛来促使下肢运动功能更加的协调。此外,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功能的训练,让其自主穿衣、吃饭、如厕等,并增强认知功能的训练,适当采用支具及矫形器。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传统针灸治疗,具体为:①针对心悸失眠、舌质泛红、头晕眼干、脉弦细患者,可以判定为肝肾阴亏之证,在治疗时要以滋补肝肾为主,因此,要选取患者的肾俞、太溪及肝俞、三阴交作为主穴,并以梁丘、血海、阳陵泉和阴陵泉作为配穴,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②针对大便无力、舌苔白、便后疲乏、脉弱者,可判定为肺脾气虚,在治疗时要以补肺健脾为主,因此,要取穴肺俞、昆仑、足三里、脾俞为主穴予以补法,以解溪、丘墟为配穴予以平补平泻法。③针对胸闷、恶心、头痛、自汗、遇冷而痛而热者,可判定为阳虚寒凝之证,治疗时要以温阳散寒为主,并取穴命门及大椎为主穴,以曲池、手三里、尺泽、手五里为配穴予以治疗。注意治疗时均留针30 min,1次/d,并用黑鬼豆油涂抹在活动不便的关节处。

1.3 效果评定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中,肢体痉挛基本消失,且活动功能明显提升,积分降低≥85%为痊愈;肢体痉挛显著改善,活动功能显著提升,积分降低在50%~85%之间为显效;肢体痉挛有所改善,活动功能有所提升,积分减低在20%~50%之间为有效;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现象,积分降低不足20%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组例数×100%。同时,采用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FMA)评分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表示功能越好。

1.4 统计方法

该次数据处理主要采用的是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痊愈30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而对照组治疗后,痊愈23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组间运动功能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其FM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后偏瘫通常是由多种因素致使,其中,患者脑部病变使得高级中枢神经出现功能紊乱,继而诱发痉挛是偏瘫的一大原因;而患者脏腑失调,使得气机失常也是导致肢体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加之老年患者通常存在骨质酥松、关节病等,在长期卧床过程中很容易因为血流不畅而出现微循环恶化[2]。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通常采用现代康复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中,主要将脑卒中偏瘫分为不同的阶段,既迟缓阶段、痉挛阶段、联带运动阶段、部分分离阶段、分离运动阶段、正常阶段。因此,在治疗时,通常要分期进行,并以运动锻炼为主,增强患者的肢体功能。然而,由于由于患者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且该种治疗方法持续时间较长,很多患者难以坚持,因此疗效并不十分显著。

表1 组间运动功能评分对比[(±s),分]

表1 组间运动功能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时间段 上肢FMA评分 下肢FMA评分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9.13±2.87 20.05±2.37 9.26±2.40 12.37±2.87 8.24±2.56 21.06±2.95 8.32±2.36 14.51±2.40

而传统针灸治疗属于被动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脑卒中缺血及缺氧状况,并增加脑灌注,让神经功能得以恢复,让患者快速度过迟缓及痉挛阶段两个阶段[3]。同时,在治疗中,以辨证施针,并配合使用黑鬼豆油,能够对患者的脏腑起到综合调节作用,并梳理全身的气机,进一步降低炎症因子,达到活血化瘀,促使肢体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从该次研究结果可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采取传统针灸加现代康复治疗,能够在取得良好疗效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1]赵继梅.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3)∶148,152.

[2]高红儿,裴磊.早期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8)∶569-570.

[3]谢荣香,林秋文.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7)∶81-82.

R247.9

A

1004-6569(2017)06(b)-0158-02

马天(1987-),男,湖北人,硕士,医师,研究方向:康复工程。

2017-05-27)

猜你喜欢

偏瘫组间肢体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肢体语言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肢体写作漫谈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Numerical Solution of Fractional Fredholm-Volterra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 by Means of Generalized Hat Functions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