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柱理论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2018-01-10周峰马林张斌赵宇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优良率入路胫骨

周峰,马林,张斌,赵宇新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姜堰中医院七病区,江苏泰州 225500

三柱理论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周峰,马林,张斌,赵宇新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姜堰中医院七病区,江苏泰州 225500

目的分析三柱理论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15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三柱理论的分型结果,选择恰当的内固定术及手术入路,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HSS(膝关节的功能评分)及优良率比较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HSS评分为(78.22±1.37)分比治疗前(41.20±0.41)分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的优良率为96.15%(150/156)比治疗后3个月的70.51%(110/156)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柱理论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三柱理论;胫骨平台骨折;应用;效果

复杂的胫骨平台出现骨折大多是由于高能量的损伤,若无法恢复在胫骨平台的关节面的平整与正确恰当的下肢力线,易造成膝关节的相关功能出现过早的退变,甚至是膝关节持续性的终生疼痛与功能的丧失[1]。该院该院为探究在胫骨平台发生骨折的治疗,以三柱理论指导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5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15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00例,女56例;年龄 19~61 岁,平均(36.25±3.67)岁;采用前外侧切口64例,前内侧切口12例,前外侧+前内侧切口40例,后内侧切口14例,后内侧+前外侧切口22例,后外侧切口1例,前外侧+后外侧1例,正中切口2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HSS评分。

1.2 治疗方法

术前,仔细分析患者在膝关节的正侧位片与三维CT,根据骨折的波及柱、骨折块具体位置与形态及其关节面塌陷程度,择恰当的手术入路与顺序。对研究患者实行硬膜外的麻醉,根据具体需要,协助患者使用不同体位。术中,根据具体平台骨折类型,运用下方冲顶及撬拨等方式进行复位,以复位钳的钳夹与克氏针实施固定,在C臂机的透视下确定骨折复位的情况,根据骨质的缺损情况采取适度髂骨量及植骨。在内固定的选择上:外侧柱择L型钢板,在内侧择T型或是L型的钢板或直型重建钢板,在内后侧的切口中多择小规格桡骨远端的T型钢板实施固定。所有患者在术前皆行长腿的石膏托外的固定,抬高其患肢,实施肌泵训练等处理,消肿后,在软组织的情况稳定状况下再实施手术,在术前或术中,若侧副韧带出现明显断裂,关节侧方出现明显不稳定,则须进行韧带切开修复,半月板及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考虑骨折愈合后二期手术。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HSS(膝关节的功能评分)及优良率比较情况。HSS评分为7个维度,主要有肌力10分,活动度18分,功能22分,疼痛30分,共80分,分数越高,膝关节的功能越好。

1.4 统计方法

分析数据,以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2组间对比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组治疗前后HSS评分比较情况

治疗后,患者在疼痛、功能及活动度等大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HSS评分为(78.22±1.37)分比治疗前(41.20±0.41)分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本组治疗前后HSS评分比较情况[(±s),分]

表1 本组治疗前后HSS评分比较情况[(±s),分]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

阶段 疼痛 功能 活动度 肌力 总分治疗前治疗后14.06±0.11 29.66±0.47 13.01±0.10 21.69±0.25 10.39±0.10 17.66±0.21 3.74±0.10 9.21±0.44 41.20±0.41 78.22±1.37

2.2 该组患者优良率比较情况

治疗后1年的优良率为96.15%(150/156)比治疗后3个月的70.51%(110/156)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胫骨平台出现骨折后,其骨折的粉碎程度与软组织的损伤皆较为严重,且并发症较多,对其治疗较棘手。研究发现,最佳治疗方案主要是经固定骨折块,达到在膝关节重建的稳定性,且可以降低对软组织的损伤程度[2]。而近年来,手术入路的方式较多,且临床应用效果差异较大,该院该院为探究在胫骨平台发生骨折的治疗,以三柱理论指导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三柱理论是以多层螺旋的CT平扫为基础的骨折分型理论,CT平扫在骨折线的走向、骨折块的大小与位置及骨折的粉碎程度等诊断作用明确。CT平扫与骨三维的重建图像相结合,使相关医师对患者的具体骨折情况更为立体、直观,对采取正确的治疗方式有重要作用[3]。且能够通过胫骨平台分型特点,选择正确手术入路与手术体位,便于手术顺利操作,有助于减少手术风险及降低相关手术并发症率出现有积极意义。对单柱骨折患者,该院将患者手术体位协调为仰卧位,手术入路有多种方式,如前外侧的入路、内侧入路,后内侧及后正中入路等。对双柱骨折,研究的手术入路主要是内外侧联合入路或正中入路,呈仰卧位;前外侧及后内侧的入路,呈仰卧位或漂浮位;前外侧及后侧倒L形的入路,呈漂浮位;对三柱骨折,研究手术的人路主要是前外及后内侧的倒L形的入路,呈漂浮位。据结果分析,治疗后,患者在疼痛、功能及活动度等评分中皆大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HSS评分为(78.22±1.37)分比治疗前评分高,与智春升等[4]研究结果类似。治疗后1年的优良率为96.15%(150/156)比治疗后3个月高,与明文义等[5]文献报道类似。分析原因为:三柱理论分型下实施手术,能够有效规避人路对患者骨折愈合影响,术后功能训练对胫骨平台出现骨折患者发热骨折恢复作用重大,能够增加关节营养,提高其代谢能力,从而加速关节的软骨及周围组织愈合速度,且能预防关节粘连及僵硬[6]。关于应用治疗远期疗效,待临床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三柱理论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1]龙行春,崔文峰,郝成俊,等.三柱理论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80-82.

[2]苏志辉,鲁厚根.三柱理论指导下行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治疗的疗效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5,9(9)∶78,80.

[3]魏林文,黄聿峰.三柱分型理论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2)∶50-52,55.

[4]智春升,邬波,金冶华,等.三柱理论指导下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6,5(6)∶473-477.

[5]明文义,戴海东,赵进征,等.三柱分型理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入路选择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2016,38(12)∶928-931,972.

[6]张晓辉,邵强,余建,等.三柱分型理论指导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5)∶794-795.

R816.8

A

1004-6569(2017)06(b)-0150-02

2017-05-22)

周峰(1978-),男,江苏泰州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关节外科。

猜你喜欢

优良率入路胫骨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