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苏醒时间认知恢复的影响

2018-01-10陈淑萍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苏醒全麻硬膜外

陈淑萍

宁夏吴忠微创医院麻醉科,宁夏吴忠 751100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苏醒时间认知恢复的影响

陈淑萍

宁夏吴忠微创医院麻醉科,宁夏吴忠 751100

目的该文就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苏醒时间及认知恢复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2016年在该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手术时采取全身麻醉,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时予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吞咽开始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完全清醒时间对比参照组均更快,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2 d时的MMSE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3、5 d时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为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理想,对缩短苏醒时间、促使=认知功能恢复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膝关节置换术;麻醉苏醒;认知功能

膝关节疾病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对患者的行动、生活质量均会带来严重影响,病程进展到一定程度需要行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1]。老年人的机体机能已经有所减退,这会增加手术麻醉的风险性。为探寻更为理想的麻醉方法,近几年的部分患者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已获得了临床的高度认可;现将研究过程及数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病例总数为60例,为ASAI~II级。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4例、36例;年龄分布在60~79岁之间,中位年龄为(68.3±3.5)岁;体重在 45~75 kg之间不等。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0例。将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30 min注射阿托品0.5 mg,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予以面罩吸氧,并对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实验组:在患者的L1~2椎间隙进行穿刺,向头侧置管,置入深度为4~5 cm,将导管固定好。注入5 mL利多卡因(浓度为2%),在确定导管位置以后,注入10 mL利多卡因(0.5%),调整好麻醉平面,如患者未见不良反应后,可进行全身麻醉。先以剂量为1.5~2.0 mg/kg的丙泊酚、剂量为 2~4 μg/kg的芬太尼、0.06~0.08 mg/kg的维库溴铵以及0.1~0.2 mg/kg的咪达唑仑进行麻醉诱导。以2%的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气管表面麻醉,而后连接麻醉机,持续吸入1.3%~2.0%的七氟醚,予以2~4 mg/kg的丙泊酚来进行麻醉维持。1 h后经硬膜外注射1 mg吗啡、3 mL罗哌卡因(浓度为0.5%)。

参照组:对患者单纯进行全身麻醉,方法同实验组。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吞咽开始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以及MMSE评分。

应用 MMSE 评分量表[2]对患者术后 1、2、3、5 d 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认知功能越良好。

1.4 统计方法

将研究中的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比较结果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比较结果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吞咽开始时间为(13.2±2.2)min,拔管时间为(16.3±2.8)min,完全清醒时间为(18.9±3.0)min;参照组分别为 (19.6±2.8)min、(25.4±3.7)min、(31.2±4.4)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2 d时的MMSE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在术后 3、5 d 时,两组的 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对比[(±s),分]

注:*表示与参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术后1 d 术后2 d 术后3 d 术后5 d实验组(n=30)参照组(n=30)(23.8±1.2)*19.1±1.0(25.0±1.4)*21.9±1.3 26.1±1.5 25.6±1.2 26.8±1.7 26.0±1.8

3 讨论

老年患者的基础疾病较多,身体耐受性也不如青壮年,这为手术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要为其选取安全、平稳又有效的麻醉方案。以往常为患者采用单纯的全身麻醉,但有一些患者因手术时间过长,术后苏醒较慢,且经过复杂、高强度的手术后,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甚至出现认知功能障碍[3]。为弥补以上不足之处,我院主张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开始后,先行硬膜外麻醉再行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可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不适症状,有效减小身心应激反应,对其意识恢复具有一定帮助[4]。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的方式,还可减少术中全麻药物的使用量,使患者的心率、血压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中;同时也可降低肺不张、呼吸抑制、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5]。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吞咽开始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完全清醒时间对比参照组均更快(P<0.05),说明复合麻醉方式的术后苏醒更快。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2d时的MMSE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在术后3、5 d时的 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组的近期认知功能有所差异,但远期认知功能无差异,说明复合麻醉方法可促使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更快的恢复。

综上所述,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为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缩短缩短苏醒时间,还可促使认知功能及早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牛宣耀.老年膝髋关节置换应用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置换后不良反应率低[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22)∶3477-3481.

[2]徐立.全身麻醉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单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4)∶905-906.

[3]朱航彤.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手术患者苏醒时间及认知恢复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5(3)∶478-479.

[4]黄文锋,陈杰,包晓航,等.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腰麻在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围术期的对比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6,25(9)∶636-639,640.

[5]钱江洁,林伟利,徐旭仲,等.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2)∶216-218.

R61

A

1004-6569(2017)06(b)-0130-02

2017-03-24)

陈淑萍(1979-),女,回族,宁夏回族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麻醉。

猜你喜欢

苏醒全麻硬膜外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植物人也能苏醒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