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叶酸、甲钴胺对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2018-01-10韩永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叶酸半胱氨酸脑梗死

韩永明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医院药学部,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叶酸、甲钴胺对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韩永明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医院药学部,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目的在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叶酸、甲钴胺治疗,探究其对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该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该院所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5年8月—2016年8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8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4例患者。对于参照组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叶酸、甲钴胺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叶酸、甲钴胺治疗,将2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数值。结果研究组患者血Hcy水平、MBT评分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叶酸、甲钴胺治疗可促进患者功能障碍恢复以及减轻对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值得临床推荐。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叶酸;甲钴胺;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脑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且病情较为危重,致死率较高且致残率较高,常见类型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呈现为逐年剧增趋势发展[1],后遗症较多,导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受到了极大不良影响。据相关性文献报道,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异常可导致高血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上需要定期检测该指标,可有效预防脑梗死患者病情复发,目前临床上主要利用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叶酸、甲钴胺治疗给予脑梗死患者有效治疗[2],疗效确切。该组探究中共计选取48例患者,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在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叶酸、甲钴胺治疗对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该次探究的48例患者均选自该院所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就诊时间是2015年8月—2016年8月,组别是2组,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为研究组(n=24)和参照组(n=24)。研究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4例、10例,患者年龄在29~84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62.14±5.65)岁,病程在 5~20 d 不等且中位病程是(10.5±5.2)d;参照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3例、11例,患者年龄在30~83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61.25±4.57)岁,病程在 6~19 d 不等且中位病程是(9.6±4.5)d。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给予该组探究中2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分析结果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患者年龄、患者病程、患者具体病情变化等。

1.2 方法

待2组患者病情稳定,给予2组患者阿司匹林治疗,口服,100mg/次,需要治疗 1 次/d;

对于参照组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叶酸、甲钴胺治疗,用药剂量分别是5 mg/次和1次/d、500 mg/次1次/d,用药方法分别是口服和静脉注射;

对于研究组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叶酸、甲钴胺治疗,其中叶酸、甲钴胺治疗办法同参照组患者,综合康复治疗包括:床边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坐位三级平衡训练以及步态训练等。给予患者进行康复初期评定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患者个性化康复目标以及个性化治疗方案合理制定,给予患者开展综合性康复训练并在训练期间给予患者患者并发症及时对症处理。保持患者良肢位并定期协助患者更换体位,指导患者进行坐起、起立以及床椅转移等训练,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给予患者针灸、推拿以及药物熏蒸等,给予患者物理因子治疗,包括低频、中频电刺激治疗以及红外线治疗等,给予患者肉毒毒素注射并给予患者助行器等器械使用等,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2组患者于治疗2周后晨起进行空腹抽静脉血测定处理,测定内容是血清Hcy水平。

1.3 统计方法

对该次参与探究的48例脑梗死患者所有临床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分析软件名称是SPSS 19.0统计学软件,该组探究中,计量资料经t检验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经 χ2检验且用[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2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后获得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明显研究组患者更佳,组间数据包括血Hcy水平、MBT评分,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参见表1。

表1 2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对比(±s)

表1 2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对比(±s)

组别 血Hcy水平(μmol/L) MBT评分(分)研究组(n=24)参照组(n=24)t P 11.22±0.96 13.88±0.66 11.185 7<0.05 55.7±2.3 43.6±5.2 10.425 2<0.05

3 讨论

脑梗死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且属于危重型疾病,需要给予患者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系统受损程度恢复以及促进患者功能障碍恢复[3],可显著增强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以更快的速度回归社会以及家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血清Hcy作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氨酸以及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妇可以作为判定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指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属于独立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具体是:硫基发生自氧化促进氧自由基以及过氧化氢生成并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患者出现功能性障碍并增强患者形成泡沫细胞,易促使患者增厚血管壁或者闭塞血管,对NO的合成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对NO的降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促使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受到损伤且刺激患者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胶原合成,同时,对促进患者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减低患者内皮细胞抗凝作用均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另外,还可导致细胞凋亡并诱发炎症,而叶酸以及甲钴胺作为Hcy代谢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因子得到补充可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叶酸作为维生素B复合体之一具有促进骨髓中幼细胞成熟的作用,甲钴胺作为一种内源性辅酶B12可在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转甲基反应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并适用于周围神经病变。

该组探究中,研究组患者血Hcy水平、MBT评分分别是(11.22±0.96)μmol/L、(55.7±2.3)分,显著性更佳。该组探究结果充分说明了给予脑梗死患者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叶酸、甲钴胺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比单独应用药物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可以更快的控制脑梗死患者伴随高Hcy水平降低并有利于预防患者再次复发卒中,可显著减轻患者同高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血管的毒性作用并显著增加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叶酸、甲钴胺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了理想,可促进患者功能障碍恢复以及减轻对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值得将其作为有效治疗办法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1]向云,尉洋.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叶酸、甲钴胺对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6)∶653-655.

[2]周建华,林建群,朱勇冬,等.叶酸、甲钴胺治疗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5(13)∶67-68.

[3]叶芳,羊洁,张欣等.叶酸、维生素B6、甲钴胺联合干预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随机对照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5)∶36-39.

R49

A

1004-6569(2017)06(b)-0081-02

韩永明(1982-),男,黑龙江人,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药学。

2017-03-15)

猜你喜欢

叶酸半胱氨酸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用猕猴桃补叶酸?未必适合你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86例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