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病辨证结合治疗妇科疑难疾病的应用与思考
2018-01-10
1.昆明市盘龙区鼓楼街道桃源社区卫生服务站,云南 昆明 650031;2.保山中医药高等学校,云南 保山 678000
辨病辨证结合治疗妇科疑难疾病的应用与思考
王志梅1陈林兴2*
1.昆明市盘龙区鼓楼街道桃源社区卫生服务站,云南 昆明 650031;2.保山中医药高等学校,云南 保山 678000
通过追溯中医辨病、辨证论治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应用,分析其在各种妇科疑难病诊治中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并从病名创新、理化检查应用、名家临床经验等方面客观论述中西医有机结合的必要性和方法。阐述中西医在辨病、辨证、检查、治疗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为不断出现的妇科疑难病提供了新的诊治思路和方法。
辨病辨证;妇科疑难疾病;应用与思考
辨病就是明确诊断,确定病名。中医的辨证论治是针对机体各个部分以及整体的主要功能状态与病理活动综合评定,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即是根据病情,运用四诊八纲,结合病因,加以归纳、分析,了解疾病所在的部位、寒热虚实等属性,辨识邪正盛衰,推测疾病的预后转归,从而确定治疗原则和具体治疗措施[1]。“辨证论治”的特点表现为以病为纲,以证为目。所以中医的辨病与辨证是密不可分的,中医妇科疾病的诊治也是遵循这一原则的。
随着近代西医的发展和引入,针对日益增多的妇科疑难病症,汇通各派医家开创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先用西医病名诊断疾病,再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这种诊疗模式看似结合了中西医学之长,实则舍弃了对中医妇科传统的“辨病论治”方法的深入研究与应用,因此如何在妇科疑难病诊治中实现合理的中西医结合,如何充分利用现代西医学发展成果,科学应用“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解决疑难病症,是值得中医妇科临床工作者深入思考与探讨的问题,并对丰富中医妇科学理论,切实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深远的学术意义。
1 中医妇科辨病与辨证论证的渊源
中医治病始于辨病论治,最早的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即体现了这一思想。《黄帝内经》构建了中医基本理论体系,提出了辨病的重要性和辨病论治的观念,如《灵枢·五色》曰:“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内者内治,外者外治”等。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与杂病诊疗方法,开创了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诊疗模式。其中《金匮要略》中论述妇人妊娠病、产后病、杂病的三篇,均冠以“辨……病脉证并治”之名,体现了辨病辨证结合诊治妇科疾病的重要性,至今仍是指导妇科临床的经典。
2 辨病在治疗妇科疑难病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2.1 中医病名的局限性影响准确辨病 病名的形成反映了医家对疾病的病位、发生发展规律的认知。中医妇科历史悠久,病名繁多,随着疾病的发展变化也发生着演变。有些病名仅有名称没有症候描述早已不用,有的是以病因病机命名,如脏躁、热入血室等;有的是以疾病部位命名,如阴挺、阴疮、乳痈等。多数是以主要症状命名,如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痛经、闭经、带下、乳汁过少等[2]。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和疾病谱的演变,中医妇科病名有的已不能满足现代疑难病的表述和研究,具体有以下几类:①中医病名描述的症状与西医病名所述的症状类似,但不能完全等同。如“痛经”在中医是病名,在西医是一个症状,可见于子宫腺肌病、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中。中医的带下病,在西医可见于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等病。此类中医病名过于笼统,不能准确反映疾病的病因病位,不利于针对病因施治和开展科研时的精准描述。②有些西医病名所涵盖的症状在中医医籍中未见描述。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妊娠、子宫破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属于近代外科发展后分化出的病名在中医妇科中缺如,这类情况可否考虑与西医共用相关病名,以便临床诊治。
2.2 辨病论治有待完善 中医病名可与西医病名有机结合。辨病论治是从疾病的全局考虑,把握疾病基本矛盾变化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受历史条件制约、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医妇科病名存在局限性,制约了辨病论治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B超、介入、造影等检查手段在妇科临床得以普及,对疾病定位更加精准。现代中医妇科医师诊病模式也不是仅仅靠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而是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应用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手段全面直观了解疾病的病位、病性,疑难病尤其如此。例如不孕症患者需要逐步通过B超、性激素测定、输卵管造影等检查明确导致不孕的原因,以指导治疗。所以传统中医病名仅以某一症状描述疑难病,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诊断、治疗及科研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中医病名是否在保留中医特色的同时,融入现代医学概念,在传统中医病名下分列西医病名作为二级诊断名称。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痛经则将痛经作为一级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二级诊断;如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则不孕症为一级诊断,输卵管阻塞为二级诊断。
3 辨证论治在妇科疑难病诊治中的优势与不足
阴挺多为中气下陷,脾虚带脉失约;而经期延长如以经后淋沥、神倦乏力为主,则病机亦为脾虚中气不足,其治则都是健脾益气,补中固摄,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异病同治,收效明显。
3.2 辨证论治的不足
3.2.1 证”的笼统不利于发病机制和中药疗效研究 中医临床上,“证”的确立多数依靠临床表现的描述和四诊合参的结果,比较笼统,对疾病转归预后,缺乏精确的客观指标,不能准确反映不同疾病出现相同的“证”的具体机制,也难以用现代科学手段和数据描述该“证”。这给现代中医对疑难病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的探讨和临床研究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3.2.2 无证可辨的局限性 临床上很多没有明显症状的疾病,如盆腔肿瘤早期可无症状;许多不孕症患者,夫妻双方经中西医检查均无阳性体征和临床症状,无证可辨,但疾病却是客观存在的。还有中医治病的最高境界是“上工治未病”,既然是“未病”,当然也没有临床症状,此种情况也不是辨证论治所能解决的。
4 辨病辨证结合的必要性和方法
病是证的根源,证反映了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因此“病”和“证”是一种因果关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辨病辨证结合,中西医有机结合,中主西随,有利于对妇科疑难疾病,如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性疾病、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治疗。笔者以为,在辨病辨证结合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以提高临床疗效。
4.1 中西医病名有机结合 在保留中医特色病名的同时,融入西医病名,在传统中医病名下分列西医病名作为二级诊断名称,有利于更精确地描述疾病的病位病性,指导辨证论治。如中医“妇人腹痛”可见于附件炎、盆腔炎、先兆流产、异位妊娠、盆腔包块等多种疾病,若单纯辨证论治则有可能贻误病情,而借助西医理化检查确定西医病名作为二级病名,就能准确诊断,避免误诊,及早采取处理措施。又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闭经,患者多痰湿郁滞证型,可在活血通经基础上加用燥湿化痰的南星、法夏等药,能进一步增强疗效。
4.2 合理应用西医检查手段 在中医妇科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合理应用必要的西医检查方法,可使辨证有据、施治得当。如在保胎治疗中,一定要配合B超、孕酮等检查动态观察胎元,若胎元存活,经辨证论治后,腰酸、腹痛消失,阴道流血迅速停止,多能继续妊娠;若胎元有缺陷或胚胎不能成形,则不宜进行保胎治疗;若胎元已陨则立即下胎以益母。
中医认为“久病入络”,许多慢性疾病后期多正虚血瘀证型,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后期也多采用益气活血法。而通过对盆腔静脉的解剖结构和血液流变的观察,或者通过血管造影可以直观反映盆腔内的“瘀血”程度和形成机理。因此,无论是中医理论的分析,还是现代医学的研究,都得出“瘀血阻滞冲任胞脉”是盆腔炎性疾病的重要病机这一结论[3]。同时客观地用理化指标描述了这一中医的“证”,丰富了“证”的内涵,也为“辨证论治”提供了现代科研依据。
4.3 整体治疗配合中西医局部治疗 如慢性盆腔炎的治疗,除了应用辨病辨证结合确定内服中药外,临床多配合中药灌肠、热敷外治,或配合西医物理疗法如红外线灯照射,综合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单纯中药内服。
4.4 运用单方、验方和特效药 临床无证可辨时笔者常用穿山甲、王不留行活络通乳,泽泻、通草治疗输卵管积水。张良英教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无证可辨时,根据“肾藏精,主生殖”的一中医理论进行分析,认为“肾虚”是该病的根本原因,自拟助孕Ⅰ号方(由首乌、熟地、菟丝子、覆盆子、女贞子、补骨脂、紫石英等组成),温肾填精,促进卵泡发育,调经助孕;采用卵泡期和排卵黄体期服药法,取得显著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中西医在辨病、辨证、检查、治疗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辨病辨证的发展与创新,既凸显中医特色,发挥辨病辨证的优势,又弥补传统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的不足,使辨病辨证有了新的发展和内涵,为诊治不断出现的妇科疑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朱良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提高临床疗效[J].中医药通报,2011,10(1):1-3.
[2]易修珍.浅谈妇科辨证与辨病[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12(1):12-16.
[3]王清.许三润教授妇科常见疑难疾病临证思辨特点[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2):183-185.
ApplicationandThinkinginTreatingDifficuitDiseaseofGynecologybyDifferentiationTreatment
WANG Zhimei1CHEN Linxing2*
1.Taoyu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Station, Gulou Sub-district Panlong District,Kunming 650031,China;2.Baosh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oshan 678000,China
Through review the history and application of TCM differentiation of disease and treatment, this thesis will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existing deficiencie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various difficult gynecological diseasesand discuss necessity and method of combining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objectively to differentiate disease and symptom from the aspects of innovation of diseases' names, application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spection, and clinical experiences of well-known doctors. It also expound the dynamic integr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theaspects of differentiation of disease and symptom,inspection, treatment and so on. It offers new thinking and methods for diagnosing the emerging difficult gynecological diseases.
Differentiation of Disease and Treatment;Difficult Gynecological Diseases;Application and Thinking
王志梅(1968-),女,汉族,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中西医结合妇科疾病的诊治及研究。E-mail:954294570@qq.com
陈林兴(1963-),女,汉族,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妇科教学与临床研究。E-mail:1021399096@qq.com
R271
A
1007-8517(2017)23-0010-03
2017-10-10 编辑: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