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诊断和改进工作分析

2018-01-09袁良凤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诊断与改进高职院校

【摘 要】本文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诊断和改进工作,阐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诊断和改进的基本任务是更新课程质量保证理念、形成有效的常态化的课程质量保证机制,提出从编制课程建设规划与标准、开展课程建设并完善课程标准、实施课程并完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自我诊断与改进并形成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报告等步骤实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诊断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C-0148-03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的精神,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结合学院印发的《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学院诊改办下发的《关于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安排》《关于梳理学院“十三五”期间各项指标的通知》《关于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阶段检查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抓紧推进自我诊断与改进工作,及时编写、收集和上报相关材料。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自我诊断和改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自我诊断和改进工作实施情况进行阐述,以便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一、基本任务

(一)更新课程质量保证理念。课程建设与实施既是达成教育目标、生成教学质量的基本路径,也是促进学生成长、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课程质量保证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层面,评价课程质量的核心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成效。

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是课程质量保证工作方式。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并非评估式的阶段性工作,因其内生动力源于教书育人的根本使命、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身需要,故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是以学生学习成效为评价标准的,融入每一位教师每一日每一堂课常规教学工作内容的,过程性、常态化的基本教学工作任务。

(二)形成有效的常态化的课程质量保证机制。构建并完善可行、可操作的课程建设规划,以及科学、先进、规范、完备的课程标准,遵循细化目标、明确标准、组织实施、检查诊断、创新改进的螺旋式质量改进工作流程,落实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达成课程建设规划目标;同时将课程建设水平与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融入日常教学工作,实现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在常规教学过程中实时运行,对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产生明显的推进作用。

二、实施路径

(一)编制课程建设规划与标准。由办学定位决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为支撑,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得以实现。课程建设规划与标准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性文件,应与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在内容与方向等方面保持一致。

1.拟定课程建设标准,作为课程建设的工作指引与评价标准。课程建设标准作为工作指引性文件,涵括影响课程建设质量的关键性指标。各项指标规定相应的建设标准并对应适当权重,构成相对完善的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具备评价标准功能。具体见表1。

2.制订课程建设规划及目标。课程建设规划与目标应与专业建设规划保持一致,形成课程建设规划链,达到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的要求。

(二)开展课程建设并完善课程标准。作为一种纲要性、规范性文本,课程标准是对每一门具体课程进行总体规划和说明的课程文件,通常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部分构成,具有引导与促进课程实施、统一与规范教材编写、检查与评价教学效果等功能。

1.依据课程建设标准、建设规划与目标,完成相应数量的课程建设任务。具体见表2。

2.逐一拟定课程标准并不断修订完善,达到具备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与完备性要求。

3.课程标准编制指导意见。

(三)实施课程并完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和基本途径。教务处组织完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理论与实践),完善相应管理制度(如工作量核算、教学档案管理等),推进教学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意见、学业评价改革意见、教学效果评估办法等)。

(四)自我诊断与改进并形成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报告。具体如下:

1.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的过程性特征。在课程质量保证体系架构内,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课程建设及实施分别作为独立的概念存在,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与课程建设及实施事实上是同步发生、同步进行、融为一体的。

依据培养目标与专业要求,选取与调整课程内容、开发教材等课程资源、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学业成绩、自我评价教学效果等常规教学工作,正是依据目标与标准,进行设计、组织、实施,收集反馈信息,实现创新与进步的自我诊断与改进过程。

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并非独立于课程建设与实施的额外任务。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过程实际是以明确的诊断与改进理念与强烈的质量意识,对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进行的深层次认识与理解过程。通过有效的自我诊断与改进,教师能在日常工作中自发地保证课程质量,并在常规的工作分析与总结中自然地生成质量报告。

2.课程自我诊断与改进的内容与指标设计。课程自我诊断与改进内容分为对课程建设水平和课程教学质量的诊断与改进两类,并可依据课程建设工作流程(课程设计、资源建设、教学过程、效果评价等)分解为具体的指标体系。课程自我诊断与改进的最终实施主体是承担课程建设与教学任务的每一位教师,诊断与改进的组织责任最终落实到每一个课程建设团队(教研室),管理职责由各系(部)承担。

为尊重教师与系(部)及教研室的主体地位,并充分考虑课程建设的实际现状,依据量力而为、逐步推进,但成效明显的设计思路,将具体指标设置为规范性与导向性两个类别。规范性指标对规范教学秩序具有关键影响且组织落实难度相对较小,是通过诊断与改进工作应该达到的基本标准;导向性指标涵括课程内涵建设的各方面,涉及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开展研究、实施与改进的工作,是通过诊断与改进应该最大限度接近的指引性标准。具体见表3、表4和表5。

总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课程建设规划与标准的编制、课程建设及课程标准的完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完善等工作,既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也需要以自我诊断与改进所形成的反馈信息为参考依据,是与课程自我诊断与改进同步展开的。因此,各系(部)、教研室及每位教师不应等待前述工作的先行完成,而应在常规工作中即时开展课程自我诊断与改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Z].教职成厅[2015]2号

[2]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Z].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

[3]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Z].桂教规范[2017]5号

[4]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斷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Z].教职成司函[2017]56号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实训资源整合及远程开放式实训场地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4JGB320)

【作者简介】袁良凤(1978— ),女,苗族,广西桂林人,硕士,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无线通信技术等。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诊断与改进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如何做专业诊断与改进
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研究
诊断与改进:职业学校提升质量的内生动力
中职校内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初探
浅析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