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内涵与方法探讨

2018-01-09龙伟忠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院校标准

【摘 要】本文论述广西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内涵与工作方法,提出以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学习环境和实训实践条件、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三个层次,开展广西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

【关键词】广西 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 专业标准 专业诊断 诊断与改进 机制 内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C-0049-03

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是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重点。如何建立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如何理解专业教学诊断工作内涵,用什么方法开展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本文进行如下探讨。

一、戴明质量管理理论在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中的应用

“戴明循环(PDCA)+创新”理论是戴明循环(PDCA)理论在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创新发展,是指导广西职业教育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质量文化的管理理论。“戴明循环(PDCA)+创新”理论在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中,以“目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改进”的“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实现,形成专业教学在目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改进各环节中,各自独立、相互依存、纵横联动、网络化的专业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在专业教学实践层面,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设置在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设计在课程体系及内容实施中实现,教师、学生、学习环境和实训、实践等要素成为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里主要要素。组织教师进行专业教学和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实施专业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进行诊断与改进,使学生达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即通过“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持续循环,专业教学全过程用数据展示,专业教学质量内涵指标用数据分析,形成专业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二、廣西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和内涵

(一)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专业是学校进行教学的基本单元,也是学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重点要素是专业设置与产业、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训、校企合作与创新、教师教学与能力、学生学习与能力、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随广西职业院校发展的历程不同、管理职责授权不同部门而各有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广西职业院校专业教学管理已初步形成院校、系部(科室)、教研室(专业团队)三级工作机制。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也是按院校、系部(科室)、教研室(专业团队)三级进行。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管理职责授权,院校级以学术委员会主体负责和组织实施,系部(科室)级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体负责和组织实施,教研室(专业团队)级以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主体负责和组织实施。教研室(专业团队)级以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主体负责专业教学诊改和质量报告。如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体负责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审批专业设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系部(科室)级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体负责编制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编制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教研室(专业团队)级以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主体负责组织实施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达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负责组织每年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学质量年度分析报告。

(二)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内涵。从广西职业院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当前,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内涵可分三层次:第一层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执行,第二层次职业院校学习环境和实训实践的条件,第三层次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

第一层次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执行为主线,进行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主要包括:第一,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诊断培养专业人才定位和目标是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诊断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学校的规范和标准?第二,专业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本校专业建设标准?设置课程体系及内容安排是否满足专业能力培养目标?诊断实训教学体系内容是否满足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第三,每学年(学期)专业教学计划实施是否按时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是否符合本校课程教学标准?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是否满足本专业能力培养目标?

第二层次是职业院校学习环境和实训实践条件为主线,进行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主要包括:第一,学校学习环境和专业学习环境。诊断专业建设规划是否符合学校发展实际,专业建设规划的年度计划是否可行、科学?专业建设规划的年度计划实施情况。学校学习环境和学风、专业教师教风和学生的学习学风是否常态化诊断?第二,专业教学实训实践条件。诊断新专业设置条件(经费、师资、实验实训条件)是否有明确的保障措施?是否符合新专业设置标准?诊断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训(实践)内容设计、计划和执行情况。第三,专业建设的校企融合程度。诊断学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计划和执行情况,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学生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安排否有明确的保障措施?专业团队服务社会能力是否不断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是否凸显地方特色、行业特色、院校特色?

第三层次是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为主线,进行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诊断,主要包括:第一,教师是质量生成的主体。诊断教师质量意识是否不断提升?诊断教师是否建立岗位质量目标和标准?诊断教师教学能力是否有每年培训内容和措施?第二,教师是课程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主要诊断课程质量,如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课程教学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课程教学不断满足专业能力提升需要。课程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专业能力培养关系是否满足学生需要?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关系?总之,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诊断要与日常教学工作融合,与绩效考核成绩结果融合。学生学习能力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主要包括:诊断学生素质教育方案制定是否科学,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学习积极性、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每学年(学期)每个学生综合素质满足标准率是否逐年提升?每届毕业生就业率、每届毕业生本地就业率、专业对口就业率、平均起薪线、用人单位满意率、毕业生创业成效等是否逐年提高。是否建立家庭困难学生、残障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学生生活保障管理运行机制;是否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与运行管理机制情况。

(三)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数据分析。建立人才培养状态数据监控、分析、反馈的工作机制。用过程分析方法,分析专业教学全过程,挖掘教学全过程的数据。以学校日常进行的人才培养的各种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进而诊断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后不断修改完善。每天以上午、下午、晚上三阶段,建立课堂日常教学常态化管理数据,进行日常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数据挖掘。如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课堂教学质量管理提出“五认真一提高”质量标准,教师每次课堂按照“五认真一提高”质量标准执行。学期以学期初、学期中、学期终三阶段,建立课程学期教学常态化管理数据。课程教学诊断的数据主要有课程建设规划(目标)、课程建设标准、课程教学大纲、课堂教学计划(组织、内容、方法、考核方式创新)、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同行,企业评价)、课程试卷分析、课程教学诊改报告(学期) 的数据。专业以学期、学年、学制三阶段,建立专业教学常态化管理数据。如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成效诊断,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学院、系部二级目标管理。系部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和系部领导班子负责组织,学生成长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具体由专业团队负责。教师岗位实施目标管理,有教师教学任务和教师工作量任务,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教学自我诊断与改进。教师有岗位目标、有岗位标准,专业团队强化质量保证主体意识,形成专业团队自我诊断与改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动力机制。系部(部门)诊改结论与部门绩效考核、年度津贴挂钩。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形成“工院模式”专业教学特色。

三、广西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方法

(一)集聚优势、凝练方向是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基本方法。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而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性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是保证学校有更强的竞争力,保证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的有效手段。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无论是对保证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优化教学管理,还是对社会及其自身发展及高职教育的大众化都是必然的要求。因此,建立和完善院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应该先集聚各职业院校优势,凝练方向。特别是职业院校在教学、管理、行政、后勤方面的管理优势。在教学方面,院校需要总结确定自己学校基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标准,形成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院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建立应该先集聚以学期、学年、学制三阶段建立的专业教学常态化管理周期,以学期初、学期中、学期终三阶段建立的课程学期教学常态化管理周期,以每天上午、下午、晚上三阶段建立的课堂日常教学常态化管理周期。高职课堂不同于中职或本科的课堂,它在课堂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因此,高职课堂教学诊改体系的构建必须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完善院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可先易后难,先简单到复杂,把自己学校确定的基本教学管理优势凝练成为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优势,学校确定的基本教学管理制度凝练成为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从每天课堂日常教学开始,从课堂到课程,再到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在课堂教学诊改中,学生教师一起讨论,什么是一堂好课堂?课堂教学的标准是什么?教学目的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如何安排等进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各专业教师一起讨论和学习,课堂教学在目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改进环节中不断深化方法和内容,各专业教师一起不断提高质量意识,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共同推进课程、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再到全院校教学诊改工作。

(二)自下到上,自上到下,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是初步开展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实践的有效方法。自下到上开展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方法是学院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结合,发挥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师生辅导交流方式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和学生主观能动性作用,提高课堂、课程教学质量。自下到上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是从一线教师和学生进一步规范什么是一个标准的教案、什么是一个标准的课堂:什么是一个标准的课程,到什么是一个标准的专业,让教师和学生进一步认识专业教学标准的内涵,使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专业、每一个课程、每一个课堂都有质量目标,有教学标准,形成专业教学质量人人有责任、人人自我保证良好氛围。

自上到下开展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方法也是院校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结合,加强院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顶层设计作用,加强院校领导切实履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主体责任作用。加强院校领导提升专业教学质量意识,建立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学校发展规划目标和内容。按照专业设置对接广西产业发展的原则,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学校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为依据,分析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形成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履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主体责任是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自上到下全面审视学校管理现状、管理机制、管理职责、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院校各部门的职责、权限、经费、目标、计划 、实施、考核要求,营造良好的学院自主诊改氛围,强化人才培养质量人人有责任,人人自我保证,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制度。

开展多层面多维度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各类职业院校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形成各类职业院校在教学、管理、行政、后勤方面的管理不同优势,因而各类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凝练的方向是多样化的,提高发展能力的方向和措施也是多样化的。广西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开展多层面多维度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是不同的。教师、学生是质量生成的主体。教师与学生质量意识人人树立、岗位质量目标和标准人人建立是关键。课程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基础。课程内容设置与教师教学能力是专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从学期初、学期中、学期终三阶段课程教学开始诊改,推进到学年专业教学诊改。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在目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改进环节中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三)建立全要素、全程控制、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现代质量文化还需要长时间的不断创新实践。正如戴明理论所提出的,质量不是来源于检验,而是来源于改进生产过程。要建立完善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必须把保障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参与人才培养的师生员工身上,把质量保障融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的工作过程之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自下到上、自上到下结合,不断创新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广西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诊改的典型。建设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职业教育现代质量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广西职业院校大胆创新实践,还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积累。广西职业院校办学时间有的长达六七十年,部分院校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质量文化。而持续化、常态化、动态化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有利于学校开阔建设的思路,明晰特色发展的路径,研判学校发展的可为与可行,进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建设广西民族特色的职业教育现代质量文化还需要职业院校增强工作责任心,履行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主体责任,建立职业院校自我质量保证机制,确实做到教师学生全员参与、教学全程控制、质量全面管理。更需要政府加大人力、财力投入,解放思想,建立广西职业院校质量提升发展动力机制,推进职业院校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

【参考文献】

[1]杨应崧,李静,陈锡宝.高职院校专业质量保障的主体定位与顶层目标[J].上海城市管理,2015(3)

[2]李传伟,王燕妮,姜义.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教学诊断与改进的研究[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7(1)

[3]汪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建设[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2)

[4]张升华,徐作仁,张慧.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养殖技术顾问,2014(6)

[5]吕路平,童国通.基于五位视角的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7(20)

[6]杨应崧.试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7]刘东霞.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策略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大招标课题立项项目“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践探索研究”(GXZJ2016ZD18)

【作者简介】龙伟忠(1964— ),男,教授,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院校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