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8-01-09白建云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白建云

摘 要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的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脱贫攻坚工作,可以说,“保护留守儿童是精准扶贫题中之义”。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保德县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保德县辖4个镇,9个乡。根据该县地域分布的特点,结合我单位扶贫工作驻村的实际情况,本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形式,主要对该县北面的义门镇和南面的土崖塔乡的农村学校进行了调查。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对象为保德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1——9年级在校生。年龄分布在66——17岁之间。小学学龄阶段(6——13岁)324名,占64.8%;初中学龄阶段(14——17岁)138名,占27.6%;另有38名中小学生没有填写此项,占7.6%。

1.1留守儿童监护弱化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情况分为三种:一种是父亲外出打工,母亲留守在家占25%;第二种是父亲留守在家,母亲外出打工占18%;第三种是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占57%。父母外出,留守儿童托付给临时监护人,留守儿童监护以隔代监护为主,64.4%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隔代监护,20%由父或母其中一方照顾,5%寄养在亲戚家里,8.5%在学校住宿,2.1%自己独立生活。

1.2留守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较强

调查显示,82%留守儿童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说洗衣、做饭、扫地、喂猪等家务活,参加一些田里、地里的农活,有些隔代监护的留守儿童反过来还要照顾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部分孩子的生活水平还处于基本的温饱阶段,营养和健康要求都不高。

1.3留守儿童的学习存在困难

73%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74%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大部分孩子认为学习有困难,多一半孩子没有家庭学习辅导,三分之一的孩子对家庭学习辅导不满意。

1.4留守儿童的心理不够健全

(1)学习困难与注意缺陷。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必要的监督和关爱,学习主动性本来就低,再加上祖辈们大多文化水平偏低,其家庭作业往往很难得到及时辅导,普遍对学习兴趣不大,学习自信心普遍较低,有的甚至产生辍学的念头。

(2)性格任性、自私,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留守儿童对关爱的渴求得不到满足,一些不良情绪如愤怒、失落、焦躁、担忧等得不到排解,长期积累,便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倾向。有的出现暴力倾向,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

(3)情感自卑抑郁。数据显示,留守儿童群体当中出现了较严重的心理危机: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留守儿童在面临自身不适或者困难时,往往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表现为行动迟缓,意志力不强。

2當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小学阶段正是留守儿童成长发育的关键期,而父母在此阶段并不能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缺乏,这就容易造成他们在对事情的认识、价值观上产生偏离,个性及心理发展出现异常,有些甚至会因此逐渐走向极端。

(2)中国农村老人的“养而非教”监护模式。老人的教育能力与正确教育方法的缺失,在照顾孩子过程中,要么过分溺爱娇纵,要么粗暴放任自流,很少在情感上关心孩子。

(3)农村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实施单位,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多数教师在工作中不能自觉地运用心理科学知识帮助学生,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似有实无。

3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精准扶贫理念自2013年提出以来,在解决贫困问题上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积累了成功经验,这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和关爱工作提供了契机和参考。我们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上,也要讲究“建档立卡、精准帮扶”。在我们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除了要促农增收,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还好注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问题。

(1)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和咨询老师,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2)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建立反映其进步与不足的成长记录档案,并实行动态跟踪及进归档、分类管理、信息共通的工作程序,根据档案记录情况有效的做好工作。

(3)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通过书信、电话、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主动沟通,并创设条件让彼此进行亲子交流,及时了解掌握相互的情况。

(4)增设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生活能力训练内容,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我们要充分利用教育扶贫这一有利时机,在机关干部驻村包户脱贫帮扶的同时,努力使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景正.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05).

[2] 杨燕.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4(03).

[3] 常青.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4] 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36.endprint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