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培养

2018-01-09雒林香

科技资讯 2017年31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自主学习培养

雒林香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国的教育经历了一场大变革,新课程改革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自主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教师着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制定出符合学生能力培养的方案,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预习的有效性,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都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运用激励性评价机制,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教育的进步。

关键词:自主学习 初中生物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1(a)-0179-02

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要想使学生真正的对生物学习产生兴趣,乐于学习,就要改变以往那种重教轻学的教学方式,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创造力,化被动学习方式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 重视学习动机的激发

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习动机的参与,学习动机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是通过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使教学一直呈现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就必须帮助学生拟定一个或者几个学习诱因,从而使学生能够将潜在的实力激发出来。

1.1 关注初中生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物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见,创设教学情境或者是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融入到初中生物学习中来,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满足于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够顺利的进行生物学习;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性格会变得敏感,情绪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严重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因重视起学生的这种现状,从学生的角度来积极思考,照顾学生的情绪,依据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征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以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传染病》一节内容时,可以给学生播放医院病房消毒,把病人隔离并给群众注射疫苗的视频,可以向学生提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针对当前的季节,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提出相关疾病的预防措施,使学生树立疾病防范意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1.2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

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制定学习目标,这就要求初中生物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引导学生设定各个阶段的目标,包括课堂学习的小目标和期末进步的大目标,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每天的学习情况落实到小目标上来,坚持积累,从而实现大目标,教师对于学生目标的设定要给予一定的引导与鼓励,当学生不能实现目标时,也不能嘲笑学生,而是给予合理性的建议,帮助学生实现目标;当然,教师不能因为学生人生阶段的特殊性,就一直顺从学生,在恰当的时候要给学生一定的压力,积极监督学生的行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1]。

1.3 鼓励学生加强自我监督

除了教师的监督外,学生的自我监督也是十分重要的。自我监督包含课前的预习,课后作业的完成,复习等多个方面,就预习而言,只有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更好的听课,有针对性的对教师的教授内容进行消化和吸收,抓住重难点,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人的性别决定》一节时,提前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提出“人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与染色体有何关系?生男生女的性别由谁决定的?”等一系列問题,有效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生物学习小组,环境情况调查等实践活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活动对于初中生物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与自然更加的亲近,培养生物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例如在学习《珍爱生命》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一个关于烟酒和毒品的小课题,让学生通过网络,书刊查找相关的资料,了解烟酒和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对于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最后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写一篇论文进行上交,这种教学方式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贴近生活,摆脱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亲身去研究,去调查,了解现实生活中与生物息息相关的事物,探索生物与现代科学技术,医疗的联系,使生物学习更加的具有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

3 合理采用形成性的评价机制

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采取跟进的方法,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通过观察,测验,座谈,活动等形成合理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评价环境更倾向于积极开放,这种友善的教学环境有助于于初中生物教学的开展,鼓励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3.1 重视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针对自己的表现,个性以及所思所想来进行的评价,自我评价包含多个方面,主要有作业档案,课外阅读档案,学习效率记录等,日常的学习效率档案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时间有一个明确的掌控,发现自己安排不恰当的地方能够及时修正,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具体的了解,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能够对自身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在反思与改正中不断认识自己,从而增加自信心[3]。

3.2 学生互相评价

初中生一般注重同龄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形成性评价中,初中生物学习中有很多实验,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学习,例如在讲鸡卵的结构时,让学生先观察鸡蛋的外形,再将生鸡蛋打开放置在玻璃容器中,最后学生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或者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玻片标本,然后将做好的玻片标本放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这种实验的方式,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融入实践,从而体会到生物学习的灵活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互相监督,为对方做出合理的评价[4]。

4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初中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师在讲述脊椎动物特征时,可以通过视频,动物的图片等资料,使学生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也可以给学生展示动物的标本,让学生通过观察并总结出每种动物的特征,从而更好的学习生物知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习惯;同时教师也要经常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给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感受,以蝌蚪是如何发育成青蛙的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肉眼感受到其变化的过程,记忆更加深刻,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教学效率,拓展学生的视野[5]。

5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注意初中生青春期的特殊性,注重学习动机的引发,制定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加强监督,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将生物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提高实践能力,采用形成性的评价机制,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有利于更好的改善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与学生平等交流,多听取学生的想法,融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最后整合出最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方式,增加生物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初中生物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吴海平.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2(19):133.

[2] 黄伟.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3(23).

[3] 金明姬.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191-192.

[4] 谭启鹏.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学周刊:B,2011(12):28-29.

[5] 黄都,程亮斌.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4):41.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自主学习培养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