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经典到通俗:高中音乐鉴赏的应然要求

2018-01-09吴媛媛

陕西教育·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国粹通俗音乐作品

吴媛媛

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学生音乐发展和思想历练创造良好契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诉求,对音乐鉴赏教学进行创新性设计,对学生针对性引导,帮助学生尽快建立音乐鉴赏学习认知。从经典到通俗,这是音乐鉴赏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符合学生学习成长规律。教学实践充分证明,音乐鉴赏通俗化处理,其教学效果是极为显著的。

一、内容选择,体现学生鉴赏诉求

所谓经典音乐,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音乐作品,在音乐鉴赏教学设计时,教师选择经典音乐作品成为一种习惯性选择。高中学生虽然有一些音乐感知能力,但对经典音乐的理解还存在一定难度,这势必会挫伤其学习积极性。通俗音乐的流行更为广泛,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自然更强烈一些,如果选择通俗音乐展开音乐鉴赏,其操作效果将是迥然不同的,学生音乐鉴赏将获得更多内驱动力。

学习《梨园百花——国粹京剧》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唱脸谱》,学生大多都会唱这首歌,情不自禁跟着唱起来。教师展开学情调查:“你对国粹京剧知道多少?”学生纷纷给出自己的认识:“京剧有鲜明的角色特征,从穿戴上就可以区分生、旦、净、末、丑。京剧唱腔独特,京韵京调,长音很多,听起来非常有劲道。”也有学生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生平具有传奇色彩,他演唱的《贵妃醉酒》特别有韵味,深受京剧爱好者的喜欢。京剧是国粹,年龄越大的人对京剧越喜欢。”

国粹京剧是学生不太熟悉的音乐类型,教师先用通俗歌曲开场,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环境中,让学生对京剧认知展开讨论,不仅开阔了学习视野,也逐渐走进音乐鉴赏核心。

二、引导优化,提升学生鉴赏品质

音乐鉴赏有专业化要求,教师如果单纯从专业角度展开教学引导,势必让学生感到陌生和困惑,产生学习阻力是必然结果。因此,教师要对音乐鉴赏引导方法展开通俗化处理,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获得音乐学习。结合音乐作品,讲述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根据音乐作品展开多元渗透和拓展,引导学生对相关文本信息展开阅读学习,结合生活经历渗透音乐常识,或者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都可以极大提升音乐鉴赏学习效率。

音乐鉴赏形式呈现多元化,教师要灵活运用鉴赏方法,促使学生尽快进入音乐鉴赏节奏之中。如学习《影视音乐》相关内容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影视作品《泰坦尼克号》插曲《我心永恒》,并给出评价式介绍:这首歌曲荣获第70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第55届美国金球奖的最佳电影配乐奖、最佳原创歌曲奖。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剪辑片段,对电影情节有总体了解,然后让学生仔细聆听插曲,调动学生说说其观看感受。学生纷纷给出自己的观点:主题歌贯穿全剧,凄美婉转的歌声,在诉说感人泪下的爱情悲剧,并不断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给人以心灵触动。

教师利用电影剪辑片段作为鉴赏突破口,引导学生展开深度讨论,并用演唱形式展开感知,丰富了音乐鉴赏形式,学生参与度很高,这说明教师教学引导是卓有成效的。

三、训练更新,拓展学生鉴赏视野

设计音乐鉴赏训练时,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学情,根据不同群体学生学习的基础选择训练内容,并对训练形式进行多重创新处理,用音乐鉴赏的多元化特征,吸引学生参与训练活动。針对特定音乐鉴赏作品搜集相关信息,利用多类媒体展示音乐作品,利用多种形式改编或演绎音乐作品,可以丰富学生音乐训练手段,提升音乐鉴赏有效性。

《动感地带的通俗歌曲》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鉴赏机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专门为学生准备了几首歌曲:《爱的奉献》《东方之珠》等。让学生展开个性鉴赏,对歌曲旋律、节奏、情感、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其鲜明特点,并给出感知评定。任务下达之后,学生纷纷展开集体讨论。成果展示开始,学生纷纷给出个性鉴赏设计。有学生对《爱的奉献》进行鉴赏:这首歌具有鲜明时代感,属于民歌表现形式,旋律优美,节奏舒缓,歌词感人,这是对人们的唤醒和劝告,具有极强感染力。

教师为学生选择典型流行歌曲,让学生自由选择赏析,给学生充裕空间。学生对通俗歌曲都比较熟悉,自然快速跟上鉴赏节奏,鉴赏效率很高。

音乐鉴赏从经典到通俗,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的调整,还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音乐鉴赏从单纯追求“高大上”,到现在的“雅俗共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为学生音乐素养提升、审美价值观形成带来重要助力支持。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人民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粹通俗音乐作品
Sumo Wrestling
TAKE FIVE
梨园戏韵 国粹生香
中医
小说的通俗
京 剧
组工干部之歌(民族通俗版)
钢琴音诗化的广西壮族民歌音乐浅析
从叛逆到妥协的音乐巨人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