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梦路上

2018-01-09薛小琴

陕西教育·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老师

薛小琴

李建莉,1989年毕业于陕西省丹凤师范学校,同年被分配到凤簏小学任教。在28年的教学生涯中,她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座右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踏实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专业精通、教学能力強的“学高”之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她充分发挥名师引领作用,与老师们结伴,在思索中前行,在实践中完善,在协作中共进;用思想影响思想,用行动引领行动,用成长带动成长,用幸福传递幸福。

做优秀教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李建莉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第一次站上讲台,她就知道当好一名人民教师责任重大,于是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对得起“辛勤的园丁”这个称号。深耕三尺讲台多年,李建莉清醒地认识到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不仅要用心钻研教材、教学大纲,还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内在需求,让教育给他们带来实际的帮助。照本宣科的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一个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一定要博览群书,各类知识都要有所涉猎,只有这样才能成长为一位好老师。李建莉为了拓展知识面,每天坚持花一两个小时时间阅读名家教育理论专著、精典名著、文史书籍等,还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课程。

2005年正值国家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后,学校派她到外地学习观摩。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她受到了很大的启迪,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开始了一种全新的角色转换,从一名教学实施者变成一名教学研究者、引领者。通过培训,她将自己的所学倾囊相授,很快让学校的老师们掌握了课改理念、科研理念。她结合教学实际撰写的论文获国家课改论文评比特等奖。主抓的校本教研每期都有成果,以研促教的教学模式在学校形成。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实施迫在眉睫。对此,她大胆提出下列理念:教育环境的影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保障;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因素。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她大胆推出“教·学有效对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分以下五个环节:预习有效对接、做好知识铺垫工作——导课有效对接、明确目标任务——新授有效对接、落实教学目标——训练有效对接、深化目标任务——总结有效对接、拓展提升能力。通过“教·学有效对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可以明显看到:教师教育观念、学生学习方式、教师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课堂上她一直推崇风格教学,不盲目模仿他人,依据自身特点选用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她根据体裁的不同设计习作,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她把班里学生的作文收集在《青青小文苑》集子里,从中挑选出的学生优秀习作多次在各类作文竞赛中获奖。

在李建莉眼里,每个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而事实上,在不少人眼里,李建莉对学生甚至比对自己的孩子更无微不至。学生一心的爸爸肾衰竭,妈妈要到西安的大医院照顾爸爸,孩子没人管,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她把一心接到了家里,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晚上给孩子辅导功课。半年多时间里,她像母亲一样关爱着一心,把浓浓的爱给了她,学期末一心的成绩竟跃居全班第五名,这是她始料未及的,也使她感到十分欣慰和高兴。对她来说,爱孩子、爱教学,只是她职业生涯中最朴素的情感,带着这样的师爱,她收获的远不止这些。每每收到学生、家长发来的节日短信,看到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她都被浓浓的职业幸福感包围着。

她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致力于用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学生。她用青春和大爱、智慧和学识、研究和探索,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她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科研特色教师”“商洛市劳动模范”。

做教学名师

真挚的师生情谊为学生接受她教授的理论提供了情感的驱动力和感召力。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学生们所闪现出的思想火花和洋溢出的青春热情,成为她生活中最灿烂的阳光。学生的认可又不断强化了她的工作理念。凭着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凭着全身心付出,2013年她登上了事业的又一巅峰——陕西省特级教师,担任陕西省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提名为全国“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她说:“教师的‘名来自于学生的认可与喜爱,教师的‘利来自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教师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其本职岗位上成为艺术家。”这是她永远的心声和不变的情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她一直真心付出,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做好传承。她引导青年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亮剑,亮出自己最吸引学生的一面,教出自己的特色,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教学的最大优势,形成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近几年,在指导青年教师参加教学能手大赛时,从备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方法的选用、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堂结构的设计、教师课堂的语言、教态、板书等全方位进行打磨。2015年至2016年指导青年教师参加省、市教学能手大赛,马淑珍、贺红、姜会盈、贾小莉、段晶、周爱华6人获省级教学能手称号;工作室成员冯方、马淑珍两位成员参加陕西省教学能手大赛前,李建莉根据她们的个性特点在磨课时进行指导,她们在各自的参赛小组都取得了好成绩;微课大赛7人获奖;“一师一优课”四位工作室成员的录像课获国家奖;工作室核心成员梁斌、王晓妮两位优秀学科带头人被评为陕西省第十批特级教师。

做任何工作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教学研究也是如此。承担了省级课题“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以来,她的视力明显下降,看不清电脑上的字,团队好多成员都疲惫不堪,几个老师在她跟前发牢骚。她也明显感觉:一是团队整体教学理论研究水平相对不足,归纳总结的能力不强,研究的深度广度不够,需要上级科研部门的理论指导;二是学校课题实验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阻碍了课题实验研究的纵深发展,影响了教师的研究热情;三是课题组个别参研教师课堂实践放不开,担心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针对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她及时与教研室领导、校长和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沟通,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经过工作室全体成员以及西街小学全体教师的不断努力,“教·学有效对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正式投入教学实践。

教育是良心活。不管是培养学生还是培养青年老师,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有个过程,她经常手把手辅导青年教师,教他们如何备课、讲课、管理班级、校本研修;教他们如何对待工作、学习、生活;教他们如何关心、爱护学生等。她总是告诫身边的青年教师:“作为教师就一定要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教育,做位好老师,更要做位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这样才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家长,对得起孩子。”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追梦路上她将一如既往,用真爱点亮心灵,用真情激发创新,用心血铸造辉煌!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老师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