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在职青壮年教师高血压病人心理调查
2018-01-09刘俊霞
刘俊霞
【摘要】目的:调查在职青壮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方法:采用癥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25例在职青壮年高血压病人及25例离退休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测评。结果:青壮年高血压病人在强迫、抑郁因子分及焦虑因子分对比中均高于退休组高血压病人(P分别<0.05及0.01)而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两组织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高血压心理健康
前言
本文对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查体发现的部分高血压病人进行心理测试及高血压综合防治知识调查。主要将在职教师高血压病人与离退休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测试及高血压综合防治知识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职教师具有更多、更严重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抑郁、焦虑、强迫等方面;同时,他们在自我健康评价,对疾病的认识度及接受力,服药治疗的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的达标率等方面都存在相当缺陷。
对象
某高校离退休职工及部分院系在职教师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进行健康查体发现的高血压病人。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对离退休及在职教师高血压病人随机发放调查表各25份(共计50份)。离退休高血压病人25人,男18,女17,平均年龄73.3(55~ 88)岁。在职教工高血压病人25人,男22人,女3人,平均年龄42.98(35~59)岁。
方法
1.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工具。含有90个项目,分为5级评分。在评分前先组织医护人员学习评定方法及要求,而后向被调查者交代清楚,使其按照要求填表,并独立完成。
2.利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心脑肺血管疾病项目——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项目中提供的简易精神状态测量表、生活质量调查表、高血压知识调查问卷及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填表。
结果
1.9组因子分比较(见表1)。结果表明在职教师高血压病人的强迫、抑郁(P<0.05)、焦虑(P<0.01)等方面明显高于离退休高血压病人,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性、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等因素的两组对比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
2.两组病人独自回答自我健康评定表、高血压病知识问卷、生活质量调查表及饮食生活方式调查表,并对上述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2可得出:在职高血压病人在自我健康评定,健康生活方式,高血压病诊断的接受性,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及高血压控制达标率等多方面都明显低于离退休高血压病人。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化,越来越多的临床调查资料显示心血管疾病人存在心理疾患。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同时也是常见的心身疾病。临床各种相关资料的报道中,大多数关注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心理健康,而对处在事业鼎盛时期的青壮年高血压病人,尤其是高校教师等科技工作者的高血压病人心理健康关注较少。根据最近文献报道,我国高血压患者高达29.6%,但人们对高血压的知识知晓率为42.6%,治疗率为34.1%,控制率为9.3%,治疗达标率为27.4%[1]。近年来,健康查体发现青壮年高血压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年龄日趋低龄化,故对这一部分人群的身心健康关注愈发重要。本文调查资料显示,青壮年教师高血压病人存在较严重的心理疾患或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他们在自我健康评定,健康生活方式,对疾病的接受性,治疗的依从性及血压控制达标率等各方面明显低于离退休职工。这与后者从工作岗位退休赋闲下来,有更多时间及精力关注自己健康有关,同时也说明青壮年教师处在高压力环境,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
青壮年教师正处于事业发展旺盛时期,同时也处于高强度、高压力时期。现在是数字信息化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校教师的职业属压力密集型。根据本文调查,探索性分析其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职位升迁压力、任务压力、时间压力、工作岗位变动压力、职称晋升压力、科研压力、家庭压力及慢性疾病压力等。他们处在种种压力包围之中,无暇关注自身健康,包括预防保健、检查及治疗等,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电视、报纸等媒体也多次报道青壮年科技工作者发生猝死,使家庭、单位及国家遭受巨大损失,这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如何帮助在职教师高血压病人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合理地处理应激,消除心理障碍是综合医院临床工作者,尤其是高校医院临床一线工作者,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身心、社会、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血压的发病除躯体因素外,心理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心理因素可成为高血压发病的诱因,而患高血压病后又可引起或加重各种类型的心理障碍。尤其是情绪长期焦虑、抑郁或经常处于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刺激下,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平衡失调,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而易患高血压病。有实验证实在愤怒时外周阻力增加,舒张压明显上升;而在恐惧时,则因心输出量增加导致收缩压升高。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人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病人,抑郁、焦虑可直接影响血压[2]。
随着高血压病防治方法的不断完善,人们已经开始注重心理疗法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作用[3],这种治疗应该贯穿在高血压病治疗的始终。治疗前应该对患者心理障碍作出正确判断,针对病人不同障碍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不同措施及方法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治疗。这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研究、探索及开始的重点工作。
参考文献:
[1]Wang,etal:“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and Contral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April 3ird,2014).
[2]蒋华英等:《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抑郁焦虑对照研究》,《中国临床心理杂志》,1999年第7卷第4期,第227页。
[3]吴建民等:《老年高血压病的心理障碍及其康复的探讨》,《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0年第5卷第9期,第18页。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医院内科陕西西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