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课程设置的优化研究

2018-01-09程琳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主修技战术乒乓球

程琳

【摘要】本课题研究基于真实数据的调查分析,客观认识到当前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课程设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同时也了解到学生对于乒乓球技战术学习的期望。文章重点从专项技战术水平提高着手,运用教学实验方法对乒乓球技战术进行实验比较研究,将实验课程中的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课时量的安排进行调整,并将实验对象实验前后的相关指标数据以配对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差异性比较。同时,查阅文献资料,并听取专家建议,为优化课程设置提供必备的智力支持,最终为实现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课程设置的优化创造实施条件。其后,再提出课程设置优化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乒乓球课程设置课程优化实施条件实施对策

前言

专业体育院校是体育运动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乒乓球人才培养与输送的主要来源,承担着乒乓球人才供给的职责。

目前,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专项学生毕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危机。现阶段,很多综合类高等院校都被赋予了招收体育竞技人才的权利。这些高校利用本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招收高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在与西安体育学院的竞争中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如今西安体育学院已经处于落后的局面。由于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首要的衡量标准就是竞技运动水平的高低,因此西安体育学院培养的乒乓球专项毕业生越来越没有竞争力。

本课题以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课程改革总体指导方针为指引,在完全符合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学习提高的客观规律前提下,努力吸取各类体育院校在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人才培养课程設置中的改革成果,进一步探索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课程设置的改革优化,旨在提高学院乒乓球专项人才培养质量,重新夺回体育人才培养的主导地位。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有关各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课程管理、课程结构比例、内容,以及课时安排等相关文献。

2.问卷调查法

主要以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专项学生培养的乒乓球课程设置为调查重点,给2013级与2014级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专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计76人。

3.教学实验法

以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专项学生为教学实验对象,对课程设置改革前后教学实验结果数据进行差异性比较,说明课程设置改革的有效性。

4.统计分析法

收集问卷调查与实验数据的主要指标,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统计,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处理,探讨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课程设置的优化。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课程设置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乒乓球必修课程的必要性

2.对相关理论课比例的看法

3.乒乓球主修课程的重要程度

4.对乒乓球主修课程课时的看法

5.对乒乓球主修课程教学内容的看法

6.学生想学的内容

存在的问题

1.乒乓球课程设置的同构化现象严重

通过调查数据与实地走访了解到,西安体育学院乒乓球专项不仅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在学习。那么问题在于两个专业学生学习的侧重点区分不明显,在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分类、课程内容、课时安排等方面都区别不大,造成了相应教学资源配置上的平等化,没有突出体现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在乒乓球技战术水平上的超高要求,进而出现了乒乓球课程设置的同构化现象,弱化了乒乓球人才培养的质量。

2.乒乓球必修课程学习的必要性值得商榷

通过调查发现,必修课程学习并没有体现出乒乓球学习的基础作用,对专项技战术提高没有多大的实质性帮助。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乒乓球必修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教师也是在例行地完成教学计划任务,课程教学呈现出一种被动消极、应付差事的状态,结果影响了课程学习的质量。而且,必修课程学习还会占用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因此,必修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值得商榷。

3.乒乓球相关理论课程学习的作用太小

通过调查发现,乒乓球相关理论课程学习的比例较高,学生普遍不太认可这样的课程学习现状,认为相关理论课程学习对乒乓球技战术的提高没有什么帮助。现阶段的乒乓球相关理论课程学习在形式、方式、内容方面没有与乒乓球技战术的学习形成很好结合。笔者在研究过程中也随机走访、观察了一些理论课程的教学,发现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从过程到内容都显得比较空洞,与乒乓球技战术学习的实际情况联系很少,没能发挥理论辅助与指导实践的作用。

4.乒乓球主修课程课时设置缺乏合理性

乒乓球主修课程作为乒乓球技战术学习提高的重点课程,从课时安排的学习量上完全不足以达到技战术学习提高的时间要求。乒乓球技战术的提高需要大量时间去反复练习来刺激肌肉的运动记忆,建立正确稳定的动作结构,使技术动作上升到自动化过程,最终体现在高水平的竞技状态上。目前,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主修课程的课时共576学时,分两年四个学期,每周4节课,每节课90分钟的课时无法保证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同时,课时安排的时间段不固定,随意穿插安排上课时间对专项技战术的提高根本无规律可循。endprint

5.乒乓球主修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现阶段乒乓球主修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以基本技术的学习较少,旋转技术与结合技术的学习较多;战术学习的内容单调,主要是一些常见的发球抢攻战术、接发球抢攻战术,以及推攻战术。这样的课程设置完全忽略了学生实际技战术水平高低的状况,没有做到细致区分,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缺乏多种复杂技战术组合的学习掌握;对于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说,基本技术的学习掌握又不够扎实。因此,目前的主修课程设置从内容上来看是缺乏针对性的,对技战术提高是无效的。

主要原因

1.課程设置的培养目标方面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是具备能从事乒乓球运动训练、教学、科研、竞赛组织和临场指挥工作的职业技能。而市场上所需的乒乓球人才是以学生的技战术水平高低作为人才需求的第一衡量标准,是以执教水平、竞赛组织管理等职业能力需求为前提。从目前人才培养的状况来看,还远远达不到高水平的层次,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以目前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来看,过多强调学生的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运动技能的培养,相关学科的学习占据了较大比例,造成学生乒乓球技战术水平只能维持在一个较为广泛的大众普及层面,根本谈不上很强的运动竞技能力。人才培养目标观点相对落后,专业培养目标混淆等与现实不相符合的问题影响了专项技战术的学习提高。

2.课程设置的结构与分类方面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程、主修课程、相关理论课程三类,且呈现出“多元化”平行结构,三类课程之间形成了互为独立的平行运行状态,没有形成太多的交集与联系。从实践的效果来看,必修课程与主修课程之间没有形成基础与提高的关系,相关理论课程与主修课程也没有形成相辅相成、服务促进的关系。另外,“多元化”平行课程结构造成了课程层次结构比例的偏差,即相关理论课所占比例往往高于专项技术课程,使得学科与术科比例不平衡,因而乒乓球课程建设往往会出现不规范、不科学的情况。

3.课程设置的职能权利划分方面

由于课程设置的职能权利受到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教学管理体制束缚。学院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均由教务处全权负责,统筹安排各专业课程设置的工作,制订某专业的课程设置。各系别的教研室仅负责课程的具体组织实施教学工作,因此教务处在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课程设置方面很容易忽略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使得课程设置在课程类型、课时安排、内容质量等方面出现问题。

4.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方面

当前分年级分班不分项目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源于学院的专业系别划分与教学行政班级制划分所致,这样增加了乒乓球课程设置的质量难度。由于不同技术水平的学生混编在一起学习,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好制订,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不好安排,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效果上。因此,从乒乓球技战术进步的角度上来讲,这种混编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不利于实现差别化的教学,使得课程设置的质量从形式上受到了限制。

课程设置优化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纵向对比)

课程设置的教学实验对象由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专项水平较高的8名学生组成,并对这部分技战术水平较高学生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组织形式进行调整,将受试者们实验前后各项对应的技战术指标进行测试,并比较样本均数实验前后的差异情况。

配对样本T检验表中各项指标检验结果:1.t=|1.112|,p=0.303,故正手弧圈球技术实验前后的差异不显著;2.t=|3.507|,p=0.010,故反手弧圈球技术实验前后的差异非常显著;3.t=|2.994|,p=0.020,故发球技术实验前后的差异显著;4.t=|8.897|,p=0.0001,故接发球抢攻战术实验前后的差异非常显著;5.t=|2.646|,p=0.033,故发球抢攻战术实验前后的差异显著。由此可以看出,除了正手弧圈球技术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以外,其他的几项技战术均有差异,因此课程设置改革对学生的技战术水平提高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通过上述针对较高水平学生实验前后数据的比较结果可以充分地说明:以遵循乒乓球技战术学习的层次区别对待原则为课程设置的出发点,使其在教学内容、时间、组织形式与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相对应,对学生的乒乓球技战术水平提高是有效的。

创造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课程设置优化的实施条件

1.增强课程设置的专业化管理

实现课程设置的优化,必须增强课程设置工作的专业领导力,形成“统一领导、统一垂直管理体制”,将乒乓球课程设置的工作移交给运动训练系乒羽教研室所有,形成由主管课程教学的教学副院长直接领导下的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课程设置的教学工作,突出运动训练系乒羽教研室的课程设置专业化工作能力,工作移交后的教务处则主要做好课程教学的服务协调、课程备案等相关工作。

2.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的变更

实现乒乓球课程设置的优化,一定要打破现有的分年级分班不分项目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应建立以项目不同区分,按水平层次高低分队的教学组织形式。这样更有利于课程设置中教师资源的有效使用、教学设备的合理配置、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制订、课程教学效果的把握等。

3.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的制订

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的制订应符合市场的人才需求,即以是否具备高水平的竞技能力为标准。因此,课程设置应以乒乓球技战术水平提高为首要,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专业相关能力实践为辅而制订。将教学资源集中利用在乒乓球技战术的学习上,使学生的技战术水平都能够达到较高水准,从而得到市场的认可,进而为其胜任教师、教练员、科学研究,以及竞赛组织管理等工作提供了可能。至此,为课程设置的优化指明了方向。endprint

实现课程设置优化的实施对策

1.重新调整课程分类与结构

根据之前的分析将原先的课程进行重新分类,划分为专项主修课、相关理论课、专业选修课三类。同时,以乒乓球技战术学习提高为主体构建“多元一体化”的纵向分层结构,从上到下分层次、分重点地进行课程设置。以最顶层的专项主修课程为重点部分,即核心部分,着重技战术内容的学习。第二层相关理论课程的次重点部分,应围绕技战术学习提高而进行设置,目的是提高辅助技战术水平。而最底層的专业选修课程的非重点部分,目的则是满足非专项学生对于乒乓球技战术学习的需要。

2.乒乓球主修课程与相关理论课程的融合

课程设置在纵向分层的“多元一体化”课程结构下,根据技战术学习不同阶段的需要,将相关理论课程合理且有针对性地贯穿到主修课程学习当中,使理论课程学习更加结合实际,更有利于理论课程学习的实际效果,也更有助于起到专项技能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进而达到理论课程学习的预期目的。

3.重新调整乒乓球课程的课时安排

突出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的专业性,首要是体现在主修课程的课时量。明确专项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应大幅度增加课时量,将此前的一周4次课,每次课时90分钟,增加到每天1次课,每次课时150分钟,具体时间段安排在每天下午。相关理论课程的课时安排根据技战术学习的需要,穿插在主修课程的课时中进行,每次课程不超过60分钟。专业选修课程作为非重点课程,将该课程的学习安排在主修课程学习的剩余时间里,内容以乒乓球基本技术学习为主,课时量可以同现有的乒乓球必修课程相同。

4.主修课程内容制订的层次性

从主修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实际的技战术水平区别对待,对乒乓球专项学生实施不同培养计划的课程教学内容,做到教学资源的有效合理,分流培养。课程内容的更新制订应体现学生学习的针对性,要具有明显的层次划分,即不同技战术水平的学生学习与自己相应的技战术内容,此外在教学训练方法、竞赛组织与裁判员操作等相关专业知识方面,将其作为学生主修课程教学内容的公共部分予以保留,并加以学习掌握。

结论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课程设置的优化,首先是创造课程设置优化的实施条件,即改变现有的管理现状,强化课程设置的专业领导力,增强课程设置的专业化;重组课程设置的教学组织形式,将课程教学内容的制订实施、教学资源的配置利用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专项技战术学习提高上;制订符合市场人才需求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为课程设置的优化指明了方向。其次是提出课程设置优化的实施对策,即突出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增强各类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以围绕主修课程为核心,重新调整课程分类与结构,进行主修课程与相关理论课程的融合,合理安排乒乓球课程的课时量,制订主修课程教学内容的层次性,针对性地优化了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欧阳翠云:《部分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24卷第6期,第88-91页。

[2]孙义方、孙媛、苏涛、王健:《对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基础层面的研究》,《内蒙古体育科技》(季刊)2009年第22卷第4期。

[3]郑宗伟:《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安排的研究》,《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年第16卷第11期,第54-55页。

[4]顾丹东:《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年第9期(下),第107-108页。

[5]赵瑞国、周秉政:《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整体研究》,《运动》2011年第11卷第29期,第74-76页。

[6]张俊、李靖:《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之思路》,《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2卷第5期,第101-103页。

[7]荆光辉、李献君、杜鹏、唐雪姣:《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第6卷第3期,第110-112页。

[8]王丽娜、刘淑娜、葛超、张殿亮:《我国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与课程设置的优化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6卷第4期,第71-73页。

[9]黄荔生:《我国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第12期,第1689-1692页。

[10]吴剑、李小利:《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以中北大学为例》,《搏击·体育论坛》2012年第6期,第42-44、47页。

[11]孟范生、项贤林、王玉兵、张忠新、金赞:《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与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1卷第6期,第57-61页。

[12]刘波:《德国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及对我国的启示》,《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35卷第4期,第77-80页。

[13]徐林、范乾辉:《中美体育院校运动训练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比较研究》,《价值工程》2010年第5期,第192页。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陕西西安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修技战术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比赛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羽毛球课程中的应用——以四川工商学院体育学院主修课为例
跳舞的乒乓球
Explaining the Benefits and Harms Online Communication Brings to Young People from a Durkheimian Perspective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靠拢的乒乓球
“主修+自选”选项教学的实践探索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运动训练专业竞技体育策划主修课程创新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