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野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应对与创新

2018-01-09王瀚梓

青年时代 2017年33期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新媒体

王瀚梓

摘 要:新媒体给高校共青团的工作环境和对象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同时也对共青团工作方法带来冲击,对共青团实现组织、引导、服务青年的职能提出挑战。本文从分析新媒体的内涵和特点入手,结合新媒体给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共青团工作的新任务,探讨共青团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应对与创新。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工作创新

一、新媒体的内涵与特点

(一)新媒體的内涵

从空间纬度来讲,新媒体是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的,是“新”的媒体方式,如报纸对于竹简或者帛书来说就比较“新”,但对于微信、微博等来说又比较“老”,它是相对而言的。学术界大多数人认为新媒体是传统媒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通过手机、电脑等各类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式服务的媒体形式。

但目前学术界还未对新媒体进行明确的定义,这一方面反映出新媒体发展速度之快,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新媒体之“新”。不过,我们可以从现实和务实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特点,抓住“数字”“移动”“网络”三大要素,把握新媒体的时代内涵。

因此,本文中的新媒体指的是新技术支撑下,尤其是“数字”“移动”“网络”技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信息的媒体形态。比如,数字电视、各类社交软件、信息平台均可称为新媒体。

(二)新媒体的特点

既然新媒体还未有明确的定义,就需要对其固有的特点进行罗列、分析,这样才能更准确、更迅速地领会新媒体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开展共青团工作,为学生服务,为工作服务。

1.共享开放性

共享开放性是新媒体最明显的特征。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信息的受众群体、传授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变革。比如微信,在全世界有超过3亿的用户,这对于报刊杂志来说是个无法企及的目标。

新媒体拥有着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移动网络、数字网络、移动终端,将信息发送给用户,确保信息能够使尽可能多的用户收到,使信息传播不再停滞在某一时间、某一位置,对于每一位用户都是开放的,都可以接纳,丝毫不受传播方式的限制。

新媒体的共享开放性本质上就是信息的传播方式、传播导向,受众群体不再有明确限制,信息传播是共享的、开放的。

2.信息海量性

信息海量性是新媒体最突出的特征。由于数字、网络等技术的广泛运用,信息的采集、传播、规模均成倍地的增长;在日常生活中,新闻、娱乐、广告等信息铺天盖地,应接不暇。因此,“信息爆炸”这个词就是对新媒体信息海量性最贴切的描述。每天打开手机、电脑,铺天盖地的信息就会席卷而来,汹涌而来的信息导致人们无所适从。因此,信息海量性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如何使信息得到有效利用,促进团学工作开展,已经成为摆在学术界的一个重要问题。

3.即时性

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即信息一经采集,立即由各类客户端发送至受众群体,延时极短,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利用“数字”“移动”“网络”三大技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信息采集、发布、接收,并且能够确保信息被其他受众群体收到。信息的传播不再受过去时间、空间、地域、群体等条件的限制,信息一经采集,其他群体几乎同时可以收到。

4.交互性

新媒体的交互性意为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并非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或者是多向的,人们在接收信息、传播信息的同时,可以发表个人意见和观点,相互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形成一个强大的信息交互平台,这反过来又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另外,新媒体还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交互模式,以全新的视听语言将用户带到了交流互动体验中来,其中包括音频、视频、多维动画、共享信息等,用户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已经不自觉地参与到信息的互动交流中。

5.虚拟性

新媒体的虚拟性首先指的是虚拟的信息传播,即看不到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介质。传统媒体,如报纸需要纸质媒介才能信息传播,而新媒体可能就是微信、语音、图片,是虚拟存在的。新媒体的虚拟信息传播不仅指信息本身的虚拟性,还指传播关系的虚拟性。人们依靠各自的虚拟称号(昵称)与其他人相互交流,所以建立在虚拟数字信息交流基础之上的人际关系也具有一定的虚拟性,而这种虚拟的人际关系将极大改变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模型。

二、新媒体对共青团工作的影响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深深影响了高校学生的生活、学习、行为方式,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养成也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共青团组织作为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承担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重任。层出不穷的新媒体为信息传播带来了巨大便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不断扩宽,面对这种新形势,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者必须认清挑战,把握住新媒体带来的革新机遇,适时改变工作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改进和创新共青团工作,促进共青团组织的发展,帮助高校学生成长。

(一)机遇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信息传递的革命性变革,高校学生获取信息更加多元化、立体化,内容也更丰富多彩,给共青团组织更好地开展工作带来了机遇。

新媒体的共享开放性可以使信息摆脱时间、地点的限制,共青团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各类终端设备,全方位、立体化接收信息。团员们可以互相对信息、文章、图片等进行转载,传播的空间极其广泛,传播的速度极快。广大团员青年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和网络终端迅速找到各种想要的信息,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可以及时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提高时效性。

新媒体为团组织构建了一个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平台,革新了广大团员青年的学习方式,各类网络学习资料均可以随时到网上查找,即查即用,高效、便捷。广大团员青年不必再像以往一样必须参加团学活动或者图书馆来获取所需的资料,可以通过各类方式获取信息,这对原有的学习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新媒体给团组织提供了一个更加便捷、多样的信息沟通平台,同时,团组织借用网络技术,可以使团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提高了广大团员的思想文化水平和政治素养。与此同时,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沟通方式,共青团员可以随时随地表达个人意愿,促进了广大团员之间的沟通与了解,调动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便于各类团学活动的开展。

(二)挑战

新媒体的出现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变革,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媒体一方面促进了团学活动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

第一,在新媒体时代,借助于网络,团员之间更多的通过第三方媒介进行交流和信息交互,改变了传统的开会、座谈、面对对的交流方式,面对面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学生热衷于网络游戏、网上发帖、交友,不愿意与现实的同学进行交流,不愿外出参加课外活动,团员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也越来越低,共青团组织的权威性不断下降,团学工作吸引力也不断下降。

第二,传统的共青团工作中,共青团的工作者往往是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学生群体多处于被动的参与者,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制约,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虚拟性和自由化给了信息发布者和使用平等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参与者,而是具有了独立的、平等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使共青团的主体地位和在学生群体中的认同感不断下降。

第三,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能够通过各类渠道获得大量信息,这些信息龙蛇混杂,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各类低俗内容,甚至淫秽色情内容在网上横行,任其传播。与此同时,网络谣言也大行其道,扰乱了社会秩序,也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第四,随着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共青团工作方式已经不适应工作的需要。

虽然高校共青团组织结构严密,有着完整的组织体系,但是各团组织之间、团员之间、团干部和学生团员之间的经常性联系并不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团学工作开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另外,高校共青团组织活动方式的过于单一和活动信息量的匮乏,与大学生认知客观世界的迫切需求和多样性追求相矛盾,团组织运作的工作状态与实施机制过于固化,与大学生提升社会认同感和自我价值的需求存在着矛盾。

立足于新媒体环境,以网络为依托,创新工作方式,满足广大大学生团员个性发展、能力拓展的需求,这是高校共青团组织迎接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利用新媒体对共青团工作的意义

在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的普及为信息的传播方式、交流方式、沟通方式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虽然其对高校中青年团组织传统工作方式带来一定的挑战,但总体商促进了团组织工作方式的转变。鉴于新媒体技术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高校共青团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考虑学生需求,对工作方式、方法进行变革,合理善用新媒体技术,通过以活动促教、以运用促研、以评估促建的方式创新共青团工作。只有这样,高校才能紧跟共青团工作时代发展需要,密切联系学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引领和成才服务工作。

三、共青团工作中新媒体的应对与创新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工作创新,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构建数字化信息平台、交互平台、打造不良信息“防火墙”,引导舆论导向,开辟占领新阵地。

(一)构建数字化信息平台

新媒体迅猛发展,网络、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校共青团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新媒体拓展了高校团工作的发挥空间,间接促进了团工作的工作开展。

高校共青团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不同形式,构建符合团学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平台,如利用手机、电脑客户端或者其他新媒体媒介,发布关于团学相关的信息,把握大学生尤其是团员的思想动态和活动开展情况,为高校团组织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构建基于网络、覆盖广泛、使用便捷、互动性强、与传统组织动员方式互为补充响应机制。

借用新媒体技术,高校共青团组织可构建一个统一的团组织数字化信息交流平台,推动团组织体系从单线联系的纵向型向交互型网络体系转变,推动团学组织内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从而打造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团学组织。

(二)构建线上线下交互平台

在新媒体的广泛普及下,共青团工作可以拓宽线上学习渠道,建成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客户端、团建系统平台,定期推送共青团知识讲座,定期推送学习内容、组织团日活动,并运用大数据对学生参与情况进行分析,全面采集各类数据,全程记录学习情况,智能化、便捷化、流程化分析团员学习情况,通过定期测试、考核,调动团员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比学赶超氛围。

在线下学习中,共青团利用组织优势,按照线上的活动安排开展各类团学活动,团干带头参加学习讨论活动,积极参与线上的讨论活动,利用各类数据分析学习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提高共青团工作的有效性。

(三)构建不良信息“防火墙”

共青团组织可以建立集网络舆情收集、监督、研判及引导机制相结合的网络舆情工作联动机制,进一步落实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的建设工作,加强对网络平台信息交流的规范性与合法性,加强技术监控,对校园网络平台的信息内容进行监管,适时删除违反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的等有害信息内容。此外,对于热点性的网络舆情事件,共青团干部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建立网络化新媒体工作模式,在高校团委、学生工作部、校级学生组织(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等)、院系学生组织和班级基层党(团)支部建立校院班多层次交叉型的网格化体系,为新媒体的应用提供有力的工作与支撑平台,使其成为各类不良信息的“防火墙”。

(四)依托平台,引导舆论导向

高校共青团组织要以国家大政方针为指导,重点对网络舆论的内容进行管理与引导,掌握网络话语权。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作出正确的引领,确保网络舆论的健康化传播。此外,透过新媒体平台,进一步完善学习生活服务,通过舆情监督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需求,及时收集、反馈与应对,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在思想引领过程中,应突破现有传统传播媒介,拓展新技术环境下的信息流通平台,创新舆论引导机制,积极利用团组织的优势,传播主流思想和健康思想,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来武装青年学生思想。共青团组织必须要立德树人,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表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开辟占领新阵地

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13年12月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因此,应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因此,高校共青团工作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培树典型,以主旋律引导共青团员加强学习,开辟、占领新阵地。

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按照“以人为本,服务青年”的宗旨,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共享性等特点,通过微博、QQ、微信等平台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努力拓展团学工作的新载体、新方式,开拓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的新领域、新阵地。

新媒体快速发展,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高校大学生共青团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新媒体的强大功能,加强团员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团员之间的凝聚力,打造新型的共青团组织,营造先进文化与精神文明氛围,抢占团学建设阵地,为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丁爱国,牟永念.新媒体视野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探討[J].大学教育,2016(5).

[2]蔡雪敏.试论新媒体视野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路径[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2(4).

[3]陈雪贤.共青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中的作用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7).

[4]蒋鸿,赵玉琳.网络化背景下如何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J].普洱学院学报,2015(1).

[5]巩晓月.新媒体平台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浅析[J].教育界,2015(3).

[6]徐忠炎,陈美萍.新媒体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猜你喜欢

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新媒体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媒体融合下广播电台编辑工作创新研究
以高校共青团活动为载体加强中国梦宣传教育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