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研究

2018-01-09陶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人才培养

摘 要 结合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基于产业创新人才的评价维度,考虑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从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两个主要维度分析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业 创新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电子信息产业是当前社会应用最为广泛的行业之一,在这个产业里,技术快速更新、竞争十分激烈,因此,这也是创新最为活跃的一个产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把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纳入国家战略。然而,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如何采用有效方式,构建科学的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项紧迫而意义重大的课题。

1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人才的评价维度

培养创新人才涉及到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因此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人才培养而言,首先应厘清对其创新能力的评价维度,而这主要包括创新动机、创新思维、创新知识与技能、创新素养等四个方面。

1.1创新动机

创新动机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动力与源泉,没有强烈的创新动机,便不能动用发散思维获得“猜想”,创新活动就无从谈起,但在现有的教育体系设计中,这一点却常常被忽略。青年学生天生地就具有探求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想象力,这是创新动机与意识天然的催化剂。因此,我们应摒弃依赖相同程序解答各类问题的保守做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鼓励他们的新思想、新设计以及对传统做法的质疑,从而有效激励他们的创新动机与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的主动性。

1.2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至少包括辩证、收敛、发散、批判等几项思维能力,具体而言,应培养学生全面、系统、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寻找和运用先进手段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能在问题的研究中迅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并能够使用科学的方法寻求问题的解决,最终实现创新。

1.3创新知识与技能

任何创新,都必须以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基础,否则创新只能成为无源之水。电子信息产业的专业性强、技术壁垒高,因而必须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训练,这一点对于产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1.4创新素养

任何创新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因此,如果仅仅依靠昙花一现的创新灵感,而没有持续的热情,缺乏坚持的毅力,很难说创新行为能够取得成功;此外,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行为更多地依靠群体组织的协作进行,简单依靠个人能力已经很难取得实质性的创新成果,因此,良好的合作观念与协作能力也是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

2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原则

评价维度是进行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对标方向,具体而言,基于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壁垒,应注意以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基础;基于创新行为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应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基于教育功能的实际定位,应以素质提高为目标;基于创新动机与过程的持续性,应以创新精神为核心。此外,还应该注意两个基本的原则。

一是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为了大众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基础、能力及兴趣等方面的差异更加明显,给教学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构建电子信息学科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时,一方面,教的方面应更加注意以人为本,强调因材施教,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带动学生学习、钻研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潜能,同时注意使用多种方式引导不同层次能力的学生,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他们创造多层次的创新平台;另一方面,学的方面要更加注重培养、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培养计划制定阶段就需要同时考虑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因素,采取措施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

二是要处理好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关系。对于电子信息学科,有效的技术创新必须以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基础,因此必须重视课堂教育的知识传播功能,发挥好课堂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加强探索课外教育的创新实践作用,通过讲座、竞赛、科技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更加宽广的科学视野,强化学生的研究与实践能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加丰富的历练平台。

3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建设

3.1课程体系

对于电子信息学科而言,要想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合格的创新人才,仍然需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知识传递。在课堂教学中,课程体系的设置决定了知识传递的范围与结构,从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接受教育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而学生从课堂教学中最终获取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可能对他们的创新能力与水平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首先应设计适合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1)全面的通识课程体系。现代意义的技术创新能力,更多地需要以全面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基础。开设全面的通识课程体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基础。通识课程体系应该注重课程范围的广泛性,着重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通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贯通,西方科学与东方文化融汇,历史经验与现实探索的比较,启迪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动机,培养学生辩证与批判的思维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从而有效发挥其学习积极性,在少量必修课的基础上,可以开设更多的通识选修课,涵盖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军事、体育等各个领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电子信息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是学生核心技术能力的前提与基础。通过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电子信息专业领域内最有价值的基本知识、技能与能力,从而获得基于专业知识的创新能力。此外,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发展迅速的产业,新的技术、理论与知识日新月异,因此,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有效区分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学科专业主干课程以及研究方向的课程组合等多个层次。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着重于变化较小的专业基础课程,注重夯实学生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学科专业主干课程则需结合本校专业能力的特长与特色,让学生能进一步深入掌握相關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研究方向的课程组合则更多地让学生理解、思考自身研究方向的学科前沿知识。

(3)多元化的实践课程体系。电子信息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特点,因此应提高实验、实践课程的比例,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通过实验、实践来融汇理论与实践,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深入理解理论、掌握理论,并学会运用理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通过设计更多体现创新性、综合性的实验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实践活动,检验、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激发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的热情,同时,在实践课程中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以及坚韧的创新精神。

(4)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当今的技术创新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而创新的思维,本身也可在学科间相互启迪、贯通。因此,应尽量突破学科间的壁垒,推动各学科间的知识交叉渗透,着重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这就需要设置跨学科的课程体系,构建多学科的联合教育机制。具体操作上,可以建立针对性的辅修课程体系,鼓励跨专业甚至跨校选课,给学生的跨学科教育创造充分的便利条件。此外,还可考虑完善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进一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3.2实践平台

对于电子信息科学而言,实践教学环节尤为重要,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让学生在发现实践中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理论进行分析、解决,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要对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有效改善,除了全面的实践课程体系,还需结合课程需要,建立、完善各类实践平台,为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提供尽量完备的环境支撑。

(1)实验教学平台的创新。就实验教学而言,至少应该考虑三类平台的完善:首先是课程实验平台,包括公共的基础性实验、专业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自主设计实验等多种类型,应为这些实验的开展建立完善的平台条件;其次是实训平台,通过模拟甚至参与现实的开发、研究,最大程度地让学生接受到接近真实条件的研发训练,主要包括仿真实训、模拟实训、真操实做等;此外还有课外的创新平台,筹划、组织各类创新的科技活动、社会活动、竞赛活动等。

(2)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本身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企业技术创新的同时,能够为实践教学提供真实、前沿、来自产业需求的总体环境。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也为这一产业的产学研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探索研发联盟、研究工程中心共建、协议合作、实体合作等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形式,加强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在为企业提供创新动力的同时,为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此外,还应积极促进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与高校教师间的交流与流动,一方面教师要积极走出去,另一方面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要请进来,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产业与技术的最新实践与成果。教师也应将这些实践与成果及时反馈到课堂与教材,使教学内容能够延伸到科研与市场的第一线。

(3)大学科技园区等创新教育的实践基地。科技园区可以整合各种科技资源,为高校搭建各种研究平台,促进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开展各类形式活泼的教学活动,配合大学的创新教育。在有科技园区等实践基地的条件下,大学举办科技创新活动、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自主创新活动时,可以有更好的依托载体。同时,这类实践基地可为学生真实的创业行为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让学生接受真切的创新创业过程教育,这是实践基地无法替代的教育功能。此外,科技园区等实践基地还可作为吸引创新企业、创新企业家、中介服务结构的主体,成为大学创新教育资源的主要汇聚地,并因而成为大学创新文化与创新精神的主要来源与扩散中心。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理工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52021)阶段研究成果;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32038)阶段研究成果;重庆邮电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利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XJG1424)。

作者简介:陶丹(1981-5),女,四川资阳人,汉,博士在读,重庆邮电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区域经济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任喜峰.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6(07):79-80.

[2] 刘国新,李兴文.国内外关于自主创新的研究綜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02):196-199.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