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政治思想工作的认识

2018-01-09吕佳宣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干部职工政工干部政治

吕佳宣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和自律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达到实实在在地良好效果。

关键词政治思想工作 意识

一个成熟的企业必然有着成熟的企业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因为它不仅是衡量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的标准,更能在很大程度上看出企业未来的兴衰成败。全球经济危机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中国经济发展虽然看似已从谷底升起,但前景依然不甚明朗,在这种形式下,企业更应该高度重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并与企业文化很好的融合起来,为企业的健康良好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

我们知道在一个企业的建设中。除了硬性的条件,“软件”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软件”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的助力企业的经济发展,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是当前所有企业的管理者都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构建和谐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是党的全部工作的生命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深入,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很多新考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从而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真正达到教育人、引领人、团结人、鼓舞人的目的。

一是要强化大局意识。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中心工作服务的。要坚持从服务中心工作中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找准政工工作与全局工作的交织点,做到时时处处围绕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要用中心工作的结果来检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把是不是有利于中心工作开展、是不是为中心工作提供强大思想政治武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否开展的好的重要依据。

二是要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强大政治优势的关键所在。政工干部要做到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大局,切实履行好职能,就必须创新。要创新理念,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针对新时期干部思想的新变化,把尊重机关党员、群众的主体地位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改变以往的说教式教育,而是要顺应时代要求,尊重个体差异,实现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跟新内容,当前,思想观念多元化、利益错综复杂化、社会群体固定化、信息飞速发展化带来新的挑战,如果不能及时跟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就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要善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时跟上时代发展需要。要创新载体,如果还停留在单向灌输上,不仅学习会缺乏针对性,效果也会很差,要充分利用QQ、博客、微博等现代传播方式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沟通交流,还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手机微信群等,为党员干部提供互动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党员干部的心坎上。

三是要增强服务意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最有利的思想武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工干部只有及时为干部职工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才能与他们达成一片。要尽可能提高干部职工的工资薪酬待遇,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要结合实际尽可能帮助干部职工解决实际困难,让干部职工切切实实感受到组织关怀。要创新干部职工休闲娱乐方式,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安全知识竞赛、技能培训和各类文娱活动,丰富干部职工业余生活。在满足干部职工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准确把握思想脉搏,结合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开展思想教育,化解各种矛盾,对合干部职工提出的合理意见、建议,及时给予答复和解决,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深入人心。

四是要增强自律意识。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政工干部把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做通了、说服了,才有可能去帮助教育其他人。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政工干部要增强自律意识,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职工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带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思想上做到先人一步。要带头学习各项业务知识,成为自己岗位工作的行家里手,用自己精湛的业务能力来影响身边人,从而带动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教育人、感染人。

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就是企业管理的目标。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项优良传统。在企业,它的目标就是要调动企业员工的積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企业管理的目标是效益最大化,而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必须由全体员工来完成。员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干部职工政工干部政治
北京环卫集团50名干部职工下沉抗疫一线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探索国企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强化路径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迎新年 淮委领导节前慰问干部职工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489 名干部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论国企政工干部的劳动成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