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得失评判是时代意见与历史意见的统一

2018-01-09董怡婷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7年18期

董怡婷

摘要当前评判政治得失,往往容易局限于时代意见,而忽略考虑历史意见。启示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结合当时社会环境一分为二的去分析和评判,要在真正了解各项政治制度的发展来源、主客观条件上去评判,尤其是对当今社会各项制度改革的评判一定要把时代意见与历史意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

关键词政治评判 时代意见 历史意见

有幸在“读史读经典”活动中,选定钱穆先生所著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仔细品读,对了解中国历史、评判中国政治有了新的认知,也对先生独到的历史文化见解颇受感触。钱穆先生分别从“政府的组织”、“考试和选举”、“赋税制度”以及“国防与兵役制度”四个主要方面,对汉代、唐代、宋朝、明朝和清朝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得失分析评说,先生本意并不是在书中非要说哪个朝代、哪项制度的好坏,而主要是让读者真正了解各项制度的来源、主客观发展条件,看问题能结合当时社会环境一分为二的去分析,这样评判得失自然而然就清楚了。本书更启示我们,当今社会各项制度改革和评判一定要把时代意见与历史意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仅从钱穆先生政治得失评价观来看,此书对我的启示主要是一下三个方面。

一、把握好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的重要性

钱穆先生书中提出从古到今,任何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都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更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要客观而且比较真实的评价一制度,就必须客观真实地把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统一起来去分析评价。所谓:“历史意见”就是指在某项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而“时代意见”就是随着时代久远,制度消失不存在了,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而提出的意见。历史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符合历史环境需求,而时代意见也并非全不合真理,也有时代进步带来的正确认知,我们既不能只看历史意见,也不能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历来任何制度在初期都是有时代需求的,是结合历史环境设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历史环境变化了,制度也就出问题了,如汉代察举制度,原始用意是在公开选拔优秀人才,初期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国家确实选拔了很多优秀人才,但日子久了,制度就变坏了,名额限制让制度又变成了少数贵族人的特权,逐渐形成了魏晋以下门第社会。正如钱穆先生说,古今中外一切制度,都是如此,否则一项好制度,若能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再不需要后代人来努力政治了,政治制度不进步,社会也就失去了赖以前进的秩序。正是因为社会政治制度随时代不同而需要改变或完善,我们才必须继续努力,永久改进。人类整部历史也如制度一样没有百年永久不变的,再好的制度也会随着时间由好制度退变为不合时宜的制度。因此,对于当今社会,我们要把握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的重要性,不断改革完善政党、经济、文化等各项制度,才能建立起逐步适应现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制度,才能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建立完善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

二、把握好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的统一性

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二者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二者的统一性又说明我们做任何的事情都要把握好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的统一性,才能对事物评判做到客观、真实评价。如把二者割裂开来,不考虑以往的历史意见来评判或者只以时代意见来评判人、物、事,得出的结论只会是片面的、不客观的。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讲解汉代、唐代、宋朝、明朝和清朝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都始终针对现代社会人们片面的时代意见、看法,把当时的历史意见罗列出来,分析得失,同时又点出历史环境需求,让人们自由评判以往制度的好与坏、得与失。整本书基本都是以事例,娓娓道来,讲解言简意赅,让人通俗易懂。也让只粗浅了解历史的人们,对历史政治制度有了客观评价。如钱穆先生讲的,多年来的时代意见,很多人把中国两千多年历史文明始终与封建专制联系起来,将历代很多民主开放的制度都一笔抹杀,着实不公正。如汉代皇权与相权的分开、唐的中书、门下政事堂议事、汉代举孝察举制度等具有一定的民主开放性,并不是全部的专权、集权,所以才有唐代兴盛的大帝国。中国的封建专权、集权可以说是明清以来才把集权、专制发挥到极致,很多人认为中国封建文明是落后的,这是站在欧美资本主义文明开始之后只拿时代意见来评说的,就是一种只看时代意见,不看历史意见的评价。再如钱穆先生在赋税制度中提到宋代的“两税法”已经把唐代的“租庸调制”包含的赋税都已纳入税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一条鞭法”和清代的“地丁银”制度的实行,都没有考虑到原来“两税法”的历史意见,而造成重复税收,增加了农民负担,结果让百姓积怨过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最终引起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反清反封建的革命反抗斗争。因此,在当今时代各项制度的制定和落实都要把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统一起来,去客观真实的评价,而不要割裂开来,来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

三、现实社会中把握好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

现实政治与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历史的继续。同时,现实又是理解历史的钥匙与工具。当今社会,无论对于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有部分人对其评批。从五四运动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党许多人的观点都把资本主义批驳得一无是处,这是用时代意见抹杀了所有历史意见,造成我们党出现左倾路线,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更是否定了一切资产阶级的事物。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存在,必然有其历史存在的环境,在历史环境下,用历史意见评判还是有一定的进步性、发展性、优越性的,但是结合时代意见让我们来评判,资本主义制度就有其本质的落后性和压迫性,最终也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任何阶段的政治得失,都有其一定历史正确性,就如钱穆先生书中所说:“历史终是客观事实,历史没有不对的,不对的是在我们不注重历史,不把历史作参考”。也就是说我们往往评判制度不借鉴历史意见,不能把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统一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是积极把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统一起来,才有了拔乱反正,才有了改革开放,把西方资本主义好的,优秀的东西拿来,而不是全盘否定。也正是我们党能正确把握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我们才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我们仅仅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很多的制度、未来道路去探索,这就更需要正确把握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把二者统一起来评判一切事物。但是当今社会,仍有人借个别官员腐败来否定社会主义,否定一切管理,去评判如今的政治制度,甚至有人怀念过去毛泽东时代贫穷安稳的社会,其实是带有一定仇富心里,不愿用积极态度去创新、去奋斗,这是犯了用历史意见代替时代意见的错误。因此要把握好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就要首先在制定各项制度中尊重借鉴历史意见,用时代意见去开拓创新。二是评判党的政治得失,必须要把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统一起来看问题。三是把优秀的传统历史意见,继承发扬出来,不要抹杀所有历史。

读史读经典,意在借古喻今,意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钱穆先生《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一书让我深深明白了这个道理,该书给予读者深刻的道理很多,但我感受至深的是要统一历史意见与时代意见的得失评价观。总之,此书给人的评价观,让我明白了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的不可替代性,钱穆先生从来源细说五个朝代的政治得失,让人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告诫我们不要反对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要抹杀自己两千年的历史文明,而应积极用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去客观分析历史,借鉴历代政治得失,来为未来社会创设新政治、新制度。但也切忌一味地依靠原來的制度,不积极努力去完善制度和改革创新制度,否则必将改朝换代,走向社会发展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