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文化与施工企业项目文化建设

2018-01-09刘长德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施工企业

刘长德

摘要本文阐述了施工企业项目文化建设的特点,并分析了儒家文化在施工项目文化建设中的运用,并提出了把项目文化建设真正的根植于儒家文化,形成文化的良性循环,实现助力企业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儒家文化 施工企业 项目文化

施工企业项目文化建设有其特殊性,有利因素表现为长期驻外、朝夕相处、任务繁重、环境艰苦,员工更容易呈现某些“逃避自由”特征,更容易接受文化引导,靠团结协作去攻坚克难:不利因素表现为临时组建、远离总部、工期紧张、注重施工、人员更替频繁等,员工文化建设意识淡薄,尤其是现场施工人员,日夜倒班,紧盯一线,如果以行政命令手段要求其参与文化建设活动,往往使人服从却不服气,项目文化建设就成为形式和累赘。

所以,在施工企业项目开展文化建设工作,要认清形势,把好脉络,要让员工受文化感召而来,而非捧着文化追员工而去。要想提高项目员工文化建设的自觉性,首先要以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为根,让员工从文化基因上认同;其次要以历史文化的应用为脉,让员工产生对学习文化、提升自我的兴趣;最后要以历史文化的精髓为规,让员工心甘情愿的以這些规范自我约束,达到提升管理、优化团队的效果。

儒家文化作为入世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相比释家、道家等文化更加深入中国人的血脉基因。对中国人来讲,孔子非神,但为圣,所谓“天地君亲师”,虽不像基督教的耶稣那样受顶礼膜拜,但他的主张学说已经浸透到中国人的一言一行中,如仁义礼智信,如恭宽信敏惠,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诚实、要诚信、要礼貌、要俭朴,要善待别人、要孝顺老人、尊敬老师、尊敬兄长,走路要从容端正,穿衣要整洁朴素,吃饭要少言慢进等,所以,无论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有着怎样的超越性和独特性,如果离开儒家文化的土壤,很有可能会“油水难融”,很难达到枝繁叶茂的效果。

一个团队白诞生之日起,就会产生文化,然而在发展的交融碰撞中,却有着不同的方向,有些是“狼性”文化,有些是“亮剑”文化,有些倡导“家”文化的和谐,有些崇尚“海”文化的博大,表现出来的作风,有些硬朗,有些稳健,但也有一些呈现出呆滞、疲软的气象,导致思想杂乱、人心散乱、管理混乱。

纵观当下,任何一个团队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必定有团结、忠诚、敬业三要素,“狼”文化讲,“羊”文化也讲,尤其是项目文化,类似于军队的连营级,承担的任务是正面交锋,是最直接的执行者,是真正的一线。这就首先需要强调团结,只有具备了团结的特质,才能谈协作、谈作风、谈成败。从儒家文化来看关于团结的论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指包罗万象,是以道义真诚的融入群体,是真正的团结;但“比”就不是团结,甚至可以称之为勾结,没有团结所需要的包容、尊重、诚信。“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一个有道义的人,一个想获得尊重的人,要庄重自尊,无论是工区还是部门,都应该着眼于项目部共同面临的任务,应该一团正气,而非争强斗胜、拉帮派起山头。怎样才能做到团结?孔子说了,“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明确岗位职责,各司其职,调动积极因素,不苛求、有胸怀,公道对待人才,公平评价人才,公正使用人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取得共同胜利。

然后是忠诚文化,怎么样才叫忠诚?忠诚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项目履约过程中,无论是克难攻坚还是决战决胜,都始终风雨同舟,忠诚是一种人格魅力。“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尽职尽责不倦怠,执行政令忠心耿耿,这种员工是施工企业项目部的脊梁,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同台竞技也好、征地拆迁也好、工期滞后也好,这些人专挑重担,问题不上交不下移,以实干担当的精神见证着忠诚。“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讲的是忠诚的力量,项目文化建设中,一旦忠诚文化占主导,往往会一顺百顺,锦上添花;一旦私利文化占主导,就会一败涂地,雪上加霜。“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忠诚不能是自我感动,而是自我行动,对于一个优秀人才,不能光看能力,更要看忠诚担当的品德。

敬业是一个人对所从事工作的态度,是一种向往和追求,是一种职业道德和职业荣誉感。一个测量工以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为己任,一个安全员以减少伤害消除隐患为己任,一个质量员敢说敢负责,确保每一道工序经得起考验,一个施工员熟悉每道流程工序,改进工艺,心系一线,这种精神就是“敬业”。“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可以把君解释为企业或团队,在一个团队做事,就要先把事做好,再谈俸禄的问题,只有敬业才是为自己人生价值增值的一种有效方式,拿多少薪水干多少活的心态,势必会导致其被企业和时代所抛弃。“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虽指学习,但事业亦然。孔子还对不敬业的人进行了描绘,“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两个“难矣哉”,叹息“这种人真是难办”。作为和平年代的施工企业,“敬业”的文化背后,往往有着众多的先进人物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项目经理包括“大师级”、“院士级”领军人物,都是“敬业”文化的诠释和注脚。项目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善于解读模范,讲好故事,用这些身边的传说、身边的传记去激励员工,向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迈进。

针对施工企业项目的流动性,也可以借鉴儒家文化的论述去“拓市场、树品牌”,“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官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实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有个叫子张的弟子问孔子,怎样才能使自己“行走江湖”如鱼得水,孔子说:“说话忠诚守信,行为笃实严谨,即使到了边远的部族国家,也能够行得通。说话不忠诚守信,行为不笃实严谨,即使在本乡本土,也行不通吧?站立时仿佛看见‘忠信笃敬这几个字显现在前面,坐在车中仿佛看见这几个字在辕前横木上(衡),能够做到这样,便能够处处通达了。”

毋庸讳言,施工企业项目驻地,尤其是线型工程,虽不能称之为“蛮貊之邦”,也往往是深山僻壤的落后地区,要想在这陌生之地得到尊重友好、和谐顺畅,就要把“忠信笃敬”四个字印在脑子里,溶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

还有针对务实作风的“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讷于言而敏于行”:有针对合作精神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放于利而行,多怨”;针对礼仪行为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恭近于礼,远耻辱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针对文明工地的“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天天如也”;针对安全文化的“伤人乎?不问马”、“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可以用来形容野蛮操作、冒险作业和违章作业这些安全祸根;还有针对廉政文化的“以约失之者鲜矣”、“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等。

施工企业的项目文化建设有其特殊性,但要抓住普遍意义上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就是儒家文化。如果能把项目文化建设真正的根植于儒家文化,融汇于儒家文化,让员工易于接受并乐于接受,自动自发的以实践和业绩去充实项目文化、提升项目文化,从而形成文化的良性循环,才能真正实现我们以文化建设助力企业发展的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施工企业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一)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白鹿原》中朱先生形象的儒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