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后遗症患者社区康复护理观察
2018-01-09朱凤娟
朱凤娟
锡山区羊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江苏无锡 214107
脑血栓为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一种,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时患者不能正常生活,若患者病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便于治疗后会产生诸多后遗症。现代化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而这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脑部疾病后患者的护理工作,应寻找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干预脑血栓后遗症患者,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身体健康,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此次依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将所选50脑血栓后遗症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实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依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将所选50脑血栓后遗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8;年龄最小者为63岁、最大者为81岁,平均年龄为(75.72±4.19)岁;左侧偏瘫:右侧偏瘫:失语患者比例为11:9:5。观察组2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6:9;年龄最小者为60岁、最大者为78岁,平均年龄为(74.13±4.05)岁;左侧偏瘫:右侧偏瘫:失语患者比例为9:10:6;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该组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给予患者各项基础护理。
1.2.2 观察组方法 该组用常规护理+社区康复护理模式干预,所用常规护理内容与对照组相同;社区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内容为:①心理护理:及时观察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为患者作相应的心理疏导,如听舒缓音乐,亲友多与患者交流等,缓解或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1]。并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相关知识及其恢复情况,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使其主动配合各项护理工作;②自理能力:日常生活中要加强患者自理能力锻炼,引导并指导患者自己做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事务,如自己穿衣,起床,洗脸,刷牙,不断锻炼患者的生活能力,要确保患者是以自身肢体完成相关动作,并逐渐提高其自理能力;③吞咽功能:给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相应的针对性指导,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少食多餐,减少流质的涉入,避免呛咳,促使其吞咽功能逐渐恢复;④语言训练:引导语言障碍的患者相应的语言训练,从单音节,到多音节,循序渐进,帮助患者恢复其语言功能;⑤肢体肌力锻炼:将患者瘫痪肢体至功能位,避免或减少患者肩后缩与足下垂等异常情况发生。并告知患者家属为患者做患肢被动运动2次/d、1次被动运动20 min;待患肢肌力≥3级,则让患者作主动运动[2],并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推拿按摩;⑥关节活动:叮嘱患者要全面关节活动,每天活动3次关节、1次活动关节10次即可。病情允许则让患者作健侧帮助患侧的被动活动,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⑦饮食指导:叮嘱患者要食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饮食,要确保食物容易咀嚼、消化,强制患者戒烟、戒酒,用餐时要少食多餐,并禁止患者食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MA、MBI评分变化情况,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并将所获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作对比分析。
1.4 效果判定标准
此次实验中患者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评估用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价(FMA),判定标准为:总分值为60分,得分越高者表示运动功能越强。此次实验中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用Barthel指数评价(MBI),判定标准为:总分值为100分,得分越高者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强。此次实验中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分为3种(显效、有效、无效):显效为干预后患者FMA、MBI评分均高,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有效为干预后患者FMA、MBI评分稍高,临床症状稍有改善;无效为干预后FMA、MBI评分均未改变,临床症状均未改善。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作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依s)表示,以 t检验;计数资料资料以(%)表示,以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MA、MBI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FMA、MBI评分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FMA、MBI评分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FMA、MBI评分变化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MA尧MBI评分变化情况比较[(x依s),分]
2.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3 讨论
现代化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亦随之提升,医疗体制亦持续改革,近年国内的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不断完善。社区可保持并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通常绝大多数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及护理时间制约因素诸多,据此出院后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患者更为全面的护理干预,尤其是脑血栓后遗症患者[3]。脑血栓后遗症患者大都不能自理,并存在多方面功能障碍,给家庭带来较大的负担,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其针对性出院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功能障碍[4],不断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尽最大程度减少发生相关残疾的患者,可见尽早给予脑血栓后遗症患者科学有效的社区康复护理,可充分补充医院中缺失的护理工作与内容,确保患者病情得以全面控制,并使得患者身体健康有效维持,临床治疗效果亦可有效提升[5]。此次依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将所选50脑血栓后遗症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实验,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用常规护理+社区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实验结果显示:常规护理+社区康复护理模式干预脑血栓后遗症后,患者FMA、MBI评分均高,临床症状亦得以有效改善,96.0%的患者经干预后有效。
综上所述,选择常规护理+社区康复护理模式干预脑血栓后遗症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其尽早恢复身体健康。
[1]毛嘉容,唐芳.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社区康复护理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2016,9(上):102.
[2]罗建利,刘淑萍.脑血栓护理中责任制护理的应用及意义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9):953-954.
[3]卫芳芳.观察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0):4191,4194.
[4]曹丽红,向红霞,万娟,等.优质服务在脑血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2):162-163.
[5]刘玉萍,卜淑霞,邵艳文,等.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心理护理研究[J].吉林医学,2014,35(6):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