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情、理”合一的钢琴演奏教学改革探索
——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为例

2018-01-09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乐句和弦钢琴演奏

张 萌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教育与艺术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钢琴演奏是人们学习音乐、体验音乐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掌握音乐技能、培养创造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有效途径。无论是钢琴演奏者还是钢琴教育者,应该以开阔的视野和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去科学地揭示钢琴艺术领域中的新规律、新现象,以科学、规范、系统化的理性知识和新理论体系来指导钢琴演奏、钢琴教学[1]。时代的飞速发展以及加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大环境都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审视艺术教育中的新问题。

这里所说的钢琴演奏课程是指非专业音乐学院综合类高校音乐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作为音乐专业学习的重要载体,是学习音乐的工具。对于钢琴基础较浅的学生来说,两年左右的学习不可能使钢琴水平达到很高深的程度,更不可能成为演奏家,对于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综合能力来提升钢琴演奏水平,并利用其工具特性更好地辅助其他功课的学习。

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应使学生把握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和技巧,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提高音乐素质,具备一定的弹奏能力,并结合键盘和声、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中外音乐史及名作赏析等课程,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多声部音乐能力及钢琴指导能力[2]。教学中突破传统,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强调技术以外的理论学习,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多方位、多学科交叉融合,不仅仅局限在技术训练的层次,而且要上升到音乐文化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钢琴演奏技能,也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一、钢琴演奏的前提制约因素——技术训练

钢琴全称为“pianoforte”(源自意大利文,意为“弱—强”),是从14世纪和15世纪所使用的德西马琴、击弦古钢琴、羽管键琴等乐器进化而来的。现代钢琴比古钢琴的性能有了很大提升,音域的扩展和击弦方式的改进使其具有极为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一)“技”——技术训练

钢琴演奏是一个复杂的脑体结合的过程,绝不是单纯地动手指头的问题,而要对有关的各个环节进行训练。乐谱上的音符在一瞬间通过视觉反映到脑海中,大脑马上指挥手指在键盘上弹奏,弹奏的同时耳朵还要对演奏的声音进行检查,不断地调整以改进自己的演奏。在这个全面的训练过程中,使大脑成为一个清醒的指挥官,经过正确、有效的长期训练,形成一种自然的条件反射,把眼睛所看到的、脑子里所理解的音乐形象通过科学的弹奏方法很快地、得心应手地表现出来,正确掌握弹奏的技能[3]。

对于基础阶段的弹奏者来说,基本弹奏姿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钢琴演奏,这是“技”对于钢琴演奏的制约。

(二)教学实践

在对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下简称“胜利学院”)音乐专业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时,针对学生钢琴基础普遍较浅的情况,在解决技术制约因素时,要注重基本功训练,切不可盲目拔高。由于胜利学院音乐学专业的钢琴课实行考级制,每学期期末考试合格者才能通过所申报的级别。因此,训练中要按照学生的实际钢琴水平确定级别进行训练,由浅入深,如打地基般尽量深挖,以保证技术提高的最大可能性。

对于初学者,教学中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的训练:

(1)放松。放松训练是弹奏的前提条件,在钢琴演奏的各个阶段都应进行专项放松训练,可以以抬起学生手臂的方法来判断是否做到放松。

(2)手型。手的姿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声音的质量。练习中要始终保持稳定的站立,双手半握的拱形手掌不能太高和僵化,每个手指关节及掌关节不要凹陷进去,手指自然弯曲,除指尖外其他部位应尽量放松。

(3)手指的主动性。要注重培养手指的主动弹奏意识,如果刚开始不能将手指抬高,也要努力活动掌关节,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使它变得灵活。

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四级以内尽量不要跳级,并且所有曲目都不要落下,每首都应弹熟、学透。除此之外,还应增加弹奏技术辅助练习,如哈农钢琴练指法、各大小调式音阶琶音等。课堂中除检查乐曲练习曲等曲目之外,音阶琶音等手指练习也要检查并指正。让学生明白,就如同百米运动员不可能只跑一百米作为训练内容,每天的弹奏练习只弹几遍作业的练习量是远远不够的。一般学生按照一学期弹一个级别的进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在两学期内弹完三个级别,或者直接跳级,但是曲目尽量完成。

其次,强调基本触键的正确、规范,按照科学的弹奏理论要求学生,在放松、手型、触键等方面按科学的弹奏理论进行讲解,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做到位。预备级学生(零基础)开始训练时,不要急着进入考级曲目,而是先拿出至少两周的时间,增加姿势、放松、单指触键等练习,确保学生手型和弹奏姿势规范,然后再开始学习考级曲目。第一周是单音练习,第二周是连句及简单的双手配合练习。如果缺失了这两部分的练习而直接进入考级曲目,后面的学习中极易出现很难克服的手型顽疾。

二、钢琴演奏的思想制约因素——情感表现及情感体验

技术最终是为音乐服务的,脱离了音乐的技术是没有生命的。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实践体验的形式去学习音乐,通过学习音乐来完成对音乐美的感受-鉴赏-创造的过程,使学生掌握技能,提高审美能力[4]。学习钢琴演奏正是这样一项很好的音乐体验活动。

(一)“情”——情感表现及情感体验

不少钢琴初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被弹奏技术所困,抬不起指、放松不了,再往后又被密密麻麻的和弦、和声连接所累,因此,初学者很容易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技术训练上,而无暇顾及作品所表现的音乐性,也就更谈不上情感体验、审美愉悦了。这是制约钢琴演奏的主要因素。

音乐最重要的内容是情感的表现,是人对于客观现实事物的主观体验和心理反应,也就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钢琴演奏者如果心中没有音乐,甚至缺乏情感,那么他弹出来的声音一定是空洞、僵硬、缺乏生气的。或者,演奏者如果不理解作品表现的内容,缺乏生活体验,那么也不会有好的演奏效果,影响音乐表现力。因此,演奏者必须理解作者的思想,熟悉其理性思维的心理活动。这是“情”对于钢琴演奏的制约。

(二)情感表现及情感体验课堂提升

要想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提高美的情感,先要让他们认识到美。以考级曲目为基本,向外延伸,介绍给学生大量优秀的中外作品,选取必听和泛听的曲目让学生听赏。增加欣赏的目的除开阔视野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对音乐的理解。多听、多看会使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性认识得到提高,再辅以课堂上的理性学习,才能真正地了解音乐、表现音乐。比如,在讲解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时,必须让演奏者清楚曲中所体现出的抑郁和悲哀的情绪,反映的是18、19世纪社会大环境下,向往跻身贵族阶层而苦苦求索的音乐家对于人生意义和社会前途不断思索却不得求解的孤独失望的情绪。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发现这部作品的价值是通过音乐的手段独特地揭示了18、19世纪欧洲音乐家面临的深刻的精神危机。他所要表现的不仅是个人由于耳聋、跻身贵族阶层不断受挫等打击带来的低落情绪,更重要的是揭露了时代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以及复杂的阶级关系给自身带来的影响,个人和社会之间的情感关系和他所持的感情态度。如果不明白这些,就无法弹出隐藏在音符、节奏下的深刻的思想性。

此外,音乐除了要表达同情感之间的关系外,还要表达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钢琴作品中所描绘的狂风暴雨、森林呼啸、大海、高山、以及花鸟鱼虫、钟声号角等等都属于以摹拟描绘性因素构成音乐主要内容[5]。例如,钢琴曲《森林的呼啸》《钟》《暴风雨奏鸣曲》《六月船歌》等等。音乐还同人类的表情、音调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乐谱中的旋律、节奏同人类的叹息、哭泣、呼喊及语言中的各种抑扬顿挫的音调有很密切的关系。如分析钢琴作品时,经常会讲到的“叹息的音调”“愤怒的呼喊”“疑问的语气”等,都是这种关系的体现。

在给学生分析一首作品前,可以先给学生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听老师示范时考虑“作品是什么风格?要表现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等问题,然后老师再进行作品讲解,让学生将自己理解的作品特性与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比较,逐步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三级曲目《牧民歌唱毛主席》(谱例1)时,老师通过示范弹奏加以讲解,要让学生感受到引子部分宽松的节奏型是为了展示草原的辽阔以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学生在弹奏时就会尽力去表现草原的风光[6]。进入第一段主题,表现的是草原牧民骑马放牧的情景,左手的半分解和弦单音加双音的断奏生动地模仿出马蹄疾驰的景象,右手主旋律前八分后十六分的主要节奏型本身带有舞蹈性,跳音连线的组合使得舞蹈更加充满活力。学生知道了要表达出什么意境,才会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谱例1 牧民歌唱毛主席

由于学习乐器本身能够给学生带来驾驭的快感和审美创造的愉悦,在学习中教师需要注意让学生提高对声音的体验、感知能力,这是音乐审美的基础。在教二级曲目《四小天鹅舞曲》时,除了要让学生了解作品要表现的内容之外,还要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演员,弹奏的过程中把自己当成体态轻盈如芭蕾舞演员般的舞者,想象自己是高雅纯洁的白天鹅,即便现实中自己的体态并不轻盈。学完这首作品,弹下一首《小丑》时,要马上让自己融入到以肢体动作极力惹人发笑的丑角角色中,不能带一点小天鹅的优美。在弹奏的过程中体验不同的艺术形象。让学生知道,好的弹奏者就是一个好演员。

三、钢琴演奏的根本制约因素——技能弹奏的理论指导

任何艺术活动不能只停留在浅层次的技能层面,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钢琴演奏亦是如此。这需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分析能力,才能真正地了解音乐、表现音乐。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实践加深理论学习,以理论支撑提升实践的层次。

(一)“理”——技能弹奏的理论指导

在钢琴学习中一个常见现象是,学生学习一首新作品时,直接从识别音符开始,对于作品的结构、调式调性、和声进行等一无所知,有的甚至连升降号都弄错。弹熟了的作品不知道共有几个乐段乐句,是大调还是小调,表现内容是什么,更谈不上作品表现力。另外,很多学生在演奏钢琴时,由于对作品缺乏理解或理解不准确导致不能准确地表达作品内容;练习时没有科学的方法作指导,仅仅靠时间战术和机械重复的方式练习,没有将音乐专业的其他学科融入到钢琴学习中来,这些都对准确地弹奏产生了很大的制约性。

钢琴演奏的学习要从多方位、多学科交叉融合,注重理论指导的角度出发,达到技术训练、情感体验的基本要求。加强音乐理论课程学习,并且善于思考、总结使各科融会贯通,善于运用所学知识为钢琴演奏服务。

弹奏时把欣赏与演唱的因素融入进来,将欣赏、音乐史、视唱练耳、声乐、节奏训练等多学科与弹奏有效结合,将学生在鉴赏过程中被音乐唤起的内心情感转化为对音乐的深入理解、表演中的情感体验、创造体验,从而完成艺术表现。欣赏和演奏共同组成表演类课程的两大内容。这是“理”对于钢琴演奏的制约。

(二)以理论指导技能弹奏实践

在演奏前要从理论角度了解和掌握弹奏内容,分析音乐的曲式结构、织体、和声进行、表现内容、思想内涵。在开始学习新作品时,不要急着识谱、弹奏,先要将作品泛读几遍,并且仔细读谱,养成正确的读谱习惯。先从头至尾通读几遍,看清作品的谱号、拍号,大致分析出调式(这样可以顺利地找到主和弦及常用的属七和弦等),然后看清楚左上角标注的速度及表情术语。接下来开始认清音符的音高位置,音符的时值、主要节奏型及长短组合,确定节奏、节拍强弱的循环规律,找到韵律感,然后将节奏与音高相结合,打着节拍唱出来。这一点很重要,如果能尽快抓住作品的灵魂——主旋律与节奏型,就能很快了解作品要表达的内容。在第三遍或第四遍通读时,就要将作品的结构划分清楚,哪几小节为一个乐句,哪几个乐句为一个乐段等等,要分得非常清楚准确。如同文字中到哪里是逗号,到哪里是分号、句号,句子明白了,音乐要表达的内容就清晰了。

接下来可以开始进行旋律声部的单手练习,按照划分好的乐句,一句一句地唱着并打着拍弹奏,注意在换句时一定要清楚,做呼吸。可以将视唱练耳、声乐、节奏训练等科目结合起来,养成唱着弹的习惯,这样可以提高练琴的效率。旋律声部练得基本熟练后,开始练习伴奏声部,主要是进行和弦分析。根据之前已经大致分析出的调式,确定这个调式的主和弦,这是用的最多的和弦,要特别注意将主和弦的两种转位也在钢琴上弹出来,作品中转位和弦会多次出现。除主和弦外,第二常用的是属和弦及属七和弦的原位及转位各种和弦。熟悉这些和弦之后,可以开始练习伴奏声部,准确地将和弦衔接起来。衔接熟练后可以用唱着旋律声部、弹着伴奏和弦的方法进行单手练习,这样一来可以降低双手配合的难度,二来尽早培养作品的双声部同时进行的能力。这些部分都练熟之后,才可以开始慢慢配合双手弹奏。可以说,作品的结构性把握、理论知识的熟练程度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影响着钢琴演奏。

另外,要将钢琴演奏与音乐史、音乐欣赏等科目结合起来。如果缺乏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就不会产生创造美的能力,也就无法完美地表现作品。演奏者如果不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缺乏对旋律自然变化的感受,就无法赋予乐句生命力。比如,新作品在通读时要进行乐句的划分。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可能会判断错误。教师要通过大量的欣赏音乐、通读乐句让学生形成一定的音乐判断力和理解力。先要确定大乐句从何处开始、在何处结束,还要从大乐句中找出那些组成它的小乐句,并且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这个乐句和前一乐句的关系?在新的乐句中是否增加了紧张度或进行了转调[7]?这些,都会在演奏过程中体现出来,演奏者会通过停顿、呼吸体现对乐句的理解,对结构的分析。对于准确地把握乐句的核心、表达重点,也是考验演奏者的一个方面。好的演奏者总能够将听众带入自己对作品理解并表达的情境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演奏者的欣赏能力、音乐素质制约了钢琴演奏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注意改变了以往只教技术不讲音乐、只讲弹奏不涉及钢琴以外领域的做法。首先提前和学生沟通好,要求他们重视欣赏、音乐史、视唱练耳、声乐、节奏训练、乐理、和声等课程的学习,在钢琴课上随时会出现相关内容。

下面以两首作品的教学过程为例。

1.一级曲目《卡尔图里舞曲》(谱例2)

第一步:老师进行作品介绍,风格、节奏型、速度等乐曲基本要素,将右手旋律声部的乐句进行划分(曲式与作品分析相关内容),共两大乐句,每八小节为一句,相当于文字中的句号。四小节处短暂停顿,相当于文字中的逗号。在学生乐谱上划上相应的逗号和句号,这样学生对于乐曲的结构就非常清楚了。

谱例2 卡尔图里舞曲

第二步:让学生一起打拍唱旋律(视唱练耳相关内容),在唱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很快熟悉乐曲的旋律,有助于提高练琴效率,并加深理解作品。

第三步:分析左手和弦,由于调号上有一个升号,提问学生有可能是哪些调式(乐理相关内容),回答是G大调或e小调。再根据之前唱会的旋律的音乐感觉判断出是比大调式更为柔和内向的小调式,从而确定主音及主和弦。要特别提醒第二大乐句开始是转到e小调的关系大调G大调后再转回小调,接着又重复进行一次关系大小调之间的转调,所以和弦也随之发生变化。再让学生找出和弦的排列、重复规律,使学生对全曲的和弦走向、衔接非常清楚,不再惧怕和弦。通过对和弦的分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练琴效率。说明以理论指导技能,是科学、有效的学习途径。

2.二级曲目《车尔尼练习曲599第40》(谱例3)

练习曲是以技术练习为主的作品,学生往往把注意力放在技术训练上,而不注意乐句、调式、音乐性等方面,由于对音乐不了解练起来感到困难。

第一步:作品讲解、乐句划分等步骤同上。

第二步:打拍、唱右手旋律步骤同上。要注意的是,本曲虽为练习曲,但具有一定音乐表现力,一、二小节每四个音为一八度,最后一个音是重音,表现的是号角般的声音,弹奏时五指要弹出重音。

第三步:通过分析,确定作品为F大调,主和弦为“fa-la-do”,这也是曲中出现最多的和弦。除此之外是F大调的属七和弦“do-mi-sol-降xi”(和声相关内容)。

谱例3 车尔尼练习曲599第40

这个属七和弦可以以原位形式或以转位及省略三音、五音的形式出现,如第3小节、第11小节、第15小节。对和弦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练习起来就不感到困难了。

这是级别较低的曲目分析情况,如果是高级别作品,如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的作品,除了基本讲解之外,必须要结合音乐史、音乐美学、欣赏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否则无法准确理解作品,也就不能准确演绎。

五、结语

作为音乐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技能课程,钢琴演奏是学习音乐学专业的工具。对于钢琴演奏学习来说,穿堂风般地练会一首作品,比不上学习音符的同时解决好技术问题,并且把曲子印在脑子里,把音乐留在心里。教学中要对钢琴演奏的每个环节都有清楚的认识,目标明确、手段确切、方法正确,才能使学习卓有成效。

钢琴演奏本身是身、心、情感共同参与、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演奏者的表演能够体现出对音乐及作品的理解、自身的音乐素养,每位演奏者会弹出有别于旁人的声音,所谓“声如其人”,琴声是演奏者内心的真实反映。这需要演奏者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我,提高音乐素养、音乐审美能力。对于大多数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钢琴演奏是为了更好地学习音乐,全面地学习音乐。“技”“情”“理”的融合,可以达到提高综合音乐素质、音乐能力乃至整体文化素养的最终目的。

[1] 但昭义.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14.

[2] 詹姆斯·W.巴斯蒂安. 巴斯蒂安钢琴教学成功之道[M].何弦,杨新庆,译.汤蓓华,校订.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30.

[3] 周广仁.钢琴演奏基础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0.

[4] 王安国.从实践到决策——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1.

[5] 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论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1.

[6] 吴晓娜 王健.钢琴音乐教程[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1.

[7] 鲍利斯·贝尔曼.钢琴大师教学笔记[M].汤蓓华,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5.

猜你喜欢

乐句和弦钢琴演奏
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分析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钢琴演奏技巧对于音乐表现的重要作用及训练方法研究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茹泣吞悲
——《陈杏元和番》音乐分析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