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解题思维习惯的几点策略
2018-01-08丁安华
丁安华
【摘要】高中数学,对于每一名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一门课程,高中时期,是每名学生思维高度发展阶段,很多习惯性思维在这个时候建立往往会影响终生,而学好数学更是重中之重,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是促使学习快速进步的催化剂,能够让你在紧张的高中生涯更高效的学习数学.一些重要的数学解题思维将会是重点,本文将会详细介绍高中数学中的一些好的解题思维习惯,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学好这门课,进一步促进正确高效解题思维的建立.
【关键词】高中阶段;高中数学;解题思维;逻辑思维;教学
目前,在中国高中成绩体系中,数学依然占主要地位,数学的学习能够大大提高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解决事务的效率.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一名学生的重要学习途径.想要成功地完成科学有意义课堂教育,就不能仅仅局限教材,还可以从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并且联系实际教学教会中学生们如何理解知识点,如何解决难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打开学习数学思路.
一、高中数学思维形式的主要形式
在思维的角度理解人的理性思维主要分成三种: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
(一)逻辑思维中的数学
首先,概念是所有逻辑思维的基础部分,想要思考,先要思考你所思考的事物本身代表的含义,才能够进行下一次的翻译,1.同一关系;2.从属关系;3.交叉关系;4.矛盾关系;5.对立关系.这些关系能够帮助你正确地分析问题的是与否,并且明确事物之间的关系,使得下一步推断更清晰.而推理又是一个旧推理到新推理的判断过程,能够更好地完整整条题目的思路脉络.
(二)形象思维中的数学
平时在阅读的过程中,给你一段文字、一段音频、一组图片、一段视频,哪些能够更高效地帮助你理解透彻这段信息所包含的含义呢?显而易见,图片、视频等图形或几何形式的更有帮助,比起冰冷的文字,更能让人理解.在解题的过程中,就需要建立三维立体思维模型,把一道平面上的数学题,转化为图形题,有效促进学生快速思考并理解问题.以一种空间形象对数学进行改造,充分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思维方式,对于物理学也有极大的帮助.
学习数学不仅需要严密的公式公理概念,还需要一个重要的立体思考逻辑,是一门具有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的学科.
(三)直觉思维中的数学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没有思路的状态,以常规的理解方式,似乎永远走不出那个迷宫,此时就需要直觉思维来帮助你了,在利用你本身学过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带一些自己的主观思维,也就是直觉.在你的思路停顿阶段与解开题目的阶段中间的空档,就需要一段桥梁来链接,直觉,也可以称之为灵感的东西应运而生,串联起你的短路部分,构成整个完整的逻辑计量结构,这就是直觉思维的作用.
二、提升数学解题思维教学的策略
(一)注意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个事物,只有你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你才会有去更深入了解它的机会,产生长期坚持学习的动力,如果没有动力,就会很快失去恒心.数学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和数学学习积极性促进的催化剂,是学生对学习动机的产生和学习效果的达到的内部驱动力.
如何培养学生兴趣呢,学习兴趣要在动机—行动过程—结果满意、这几个过程上下功夫,尽可能的形成感兴趣—学得好—感兴趣的良好循环.
(二)正确的引导学生基础解题能力
解题思维的重点是教师培养的,比如,习题的范围就要广泛,若只是单一的几道,会使得学生遇到其他类型便目瞪口呆,所以要做到范围大,思路广,公式准,把例题中的思路带到学生易理解的方向进行引导.与此同时,课下积极鼓励学生去探索新的同类习题类型,灵活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决新的题型,在面对自身从未遇见的类型时,能够保持严谨的思维,冷静分析,发现正确的解题思路.这将有助于学生在解决新的题型同时有效地复习旧知识.
(三)“题海战术”却善于比较
想要牢固掌握一个知识点,不多做题是不行的,只有熟练地使用各种学过的知识点公式,才能形成惯性解题思维.题目做得越多,遇见的类型越广,就越能高效解题,“熟能生巧”,解题也没有捷径,多做、多练、多做比较.传统的题海战术无非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负担,而此时就要灵活思维,学会在做过的题中提取相似信息,将能够类比的公式“活用”“活套”,不失为一种轻松的学习方法.
(四)定时巩固所学知识点,勤加总结
高中数学的教学不能有丝毫松懈,在教育学生学习新知识点之后,不可减少旧知识的温习,对于以往经常出错的习题,要加以攻克,整理一个“错题本”,时不时地进行考查,是否解决,多进行回顾与巩固,要不断地分析与研究,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要懂得“举一反三”的道理,建立起一个清晰脉络的系统化知识网络结构,并且养成灵活变通的思维.
四、結论
高中生已经初步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事物也会有自己的见解,高中数学又是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的学科,一个好的解题思维作为基础学习数学,可以更长远的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也可以围绕这种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减少解题难,解不出问题等等,养成高中生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参考文献】
[1]周宝瑞.浅析数学语言能力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重要性[D].开封:河南大学,2014.
[2]钟家龙.中专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及数学教学对策[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3]宋瑛.数学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4]黄东兰.中学数学习题教学理论与实践[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