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药剂树干注射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药效研究

2018-01-07涂广平孔里微严巍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悬铃木用药量药效

涂广平 孔里微 严巍

摘要 选用4%噻虫嗪+2%甲维盐和4%啶虫脒+2%甲维盐2种药剂组合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进行室外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种配方的药剂经树干注射对悬铃木方翅网蝽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 d,校正防效均达到76%以上;药后20 d,防效均达到90%以上。其中,4%噻虫嗪+2%甲维盐在用药量为20、40 mL/株时,药后7、20 d防效分别在95%以上、99%以上,且持效期长,伤口愈合较快,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悬铃木方翅网蝽;4%噻虫嗪;2%甲维盐;树干注射;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763.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0-0111-02

悬铃木方翅网蝽主要为害悬铃木科悬铃木属植物,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寄主叶片背面刺吸汁液,导致叶片失水,形成黄白色褪绿的斑点,之后叶片逐渐变黄枯萎,最终导致叶片过早凋落,树势衰弱甚至死亡[1-3]。该虫于2002年在我国长沙首次发现,2006年被列入我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之后迅速蔓延并在长江流域形成了暴发态势[4-5]。

目前,上海地区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普遍采用树冠喷雾法,见效较快,但也存在高大树木喷药不均匀、居民区施药难、防治效果易受环境因素制约、易产生药剂污染和浪费等问题。为此,笔者筛选出几种内吸性药剂,并在上海市行道树上开展了树干注药防治试验,以为其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茸兴路行道树带上,周边环境相对独立,大范围种植悬铃木的道路较少,可减少交叉传播。该路段悬铃木胸径在25~35 cm(平均30 cm),试验时悬铃木方翅网蝽虫株率>90%,试验前后未使用其他药剂。本试验防治对象为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代成虫和第1代若虫,试验时间为2017年5月25日至6月14日,其间日均气温24.1 ℃,最高气温平均值28.5 ℃,最低气温平均值20.9 ℃,平均相对湿度55.3%,雨日6 d,药后10 d内无降雨。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为噻虫嗪原药(上海禾本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啶虫脒原药(青岛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甲维盐原药(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添加助剂后,配成4%噻虫嗪、4%啶虫脒、2%甲维盐。供试树木为悬铃木。防治对象为悬铃木方翅网蝽。供试器具为博世GSR 120-Li手持式电钻(博世电动工具中国有限公司)、注药瓶、量筒等。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即4%噻虫嗪+2%甲维盐20、40 mL/株,4%啶虫脒+2%甲维盐20、40 mL/株,清水对照40 mL/株。每个处理5株树,不同处理之间间隔3株悬铃木作为隔离带。注药方法选择滴注法,依靠药液本身扩散作用进入导管系统。每株在距离树干基部50 cm处用直径6 mm钻头打孔,注孔斜向下45°,孔深5~6 cm。用剪刀在瓶口处由下往上剪一斜口(瓶口孔径以2~3 mm为宜,以防止药液过快外流,树木不能及时吸收),然后把瓶口插入孔中。

1.4 调查方法

调查时,剪取树冠下层东、西、南、北4个方位的枝条各1根,调查其活虫虫口数(包括成虫和若虫),每个处理重复5次,共调查20根枝条。用药前,调查各注药株和对照株虫口基数(百叶虫量)和发育进度;药后3、7、20 d,用上述相同方法调查处理组和对照组树木上的虫口量。计算公式如下:

1.5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Duncan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2种配方的注干药剂对悬铃木方翅网蝽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强弱与药剂种类、施药剂量及药后时间长短有关。药后3 d,4%噻虫嗪+2%甲维盐防效较好,不同施药剂量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校正防效均达到了65%以上。药后7 d,4%噻虫嗪+2%甲维盐对悬铃木方翅网蝽防效均达到95%以上,用药量为40 mL/株时防效较好,为98.74%。药后20 d,用药量为20 mL/株时,2组药剂对悬铃木方翅网蝽防效均达到90%以上;用药量为40 mL/株时,2组药剂对悬铃木方翅网蝽防效均达到99%以上。

综合使用剂量和防治效果,4%噻虫嗪+2%甲维盐防效较好,用药7 d后,注射剂量为20、40 mL/株时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效达到95%以上;用药20 d后,防效均达到99%以上;出于减少污染和浪费的目的,推荐注射剂量为20 mL/株,即0.67 mL/cm胸径。使用4%啶虫脒+2%甲维盐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时,不同施药量之间防效差异较显著,建议施药量为40 mL/株,即1.33 mL/cm胸径。药后3、7、20 d,各组药剂的防效呈现随时间上升的趋势,说明药剂持效期较长。

3 结论与讨论

4%噻虫嗪+2%甲维盐在0.67 mL/cm胸径注射剂量下,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有较高的防效,持效期长,药后观察各处理株,枝叶生长良好,无发黄现象,且树干打孔注射部位伤口愈合较快,不影响悬铃木正常生长发育。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可知,4%噻虫嗪+2%甲维盐用量为0.67 mL/cm胸径时对悬铃木安全,可作为树干注射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一代成若虫的参考配方。由于悬铃木一般树体高大,树干注射施药后,药剂随树液流动传输到叶片需要一定时间,对药剂的速效性有一定影响,如需应急防控可适当增加用药量[6-8]。

注干施药防治成本与树冠喷雾相当,但操作相对简单,对居民和环境影响较小,在树冠喷雾不易操作的区域,树干注射可以作为一种有效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方法[9-12]。本试验是针对上海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在行道树环境下持续大发生的情况设计的,尚未进行室内防效试验和毒理试验,有待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1] 刘超,夏文胜,李传仁,等.几种药剂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田间药效试验[J].农药,2010,49(6):448-450.

[2] 纪锐,肖玉涛,骆芳,等.九种药剂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药效试验[J].昆虫知识,2010,47(3):543-546.

[3] 王晓翠,马瑞红.不同药剂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4):111.

[4] 高志洁.树干打孔注药与树冠喷雾对悬铃木方翅网蝽防治效果比较[J].浙江农业科学,2011(6):1380-1382.

[5] 杨小丰,张立钦,朱云峰,等.不同药剂注干施药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效果[J].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27(2):320-322.

[6] 李克儉,柴哲,占习林,等.树干注药对悬铃木方翅网蝽防效的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7,33(12):43-46.

[7] 孙艳丽,邵玲,李士江,等.3种药剂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药效试验[J].山东林业科技,2017,47(4):51-54.

[8] 韩煜,陈乐,蔡青,等.树干注射施药技术在树木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5(3):29.

[9] 张华,王克,王珊珊,等.悬铃木干部注射高渗苯氧威防治方翅网蝽效果试验[J].现代园艺,2014(17):112.

[10] 陈根宝,王凤,鞠瑞亭,等.6种药剂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药效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3):125-128.

[11] 刘超,李传仁,喻喜元,等.几种药剂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室内防治效果[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1):2804-2806.

[12] 戴建昌,张兴.杀虫剂在木本植物体内传导理论研究进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128-134.

猜你喜欢

悬铃木用药量药效
药效一整天
迟迟不落叶的悬铃木
悬铃木
陈仓区苹果园用药现状分析及对策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分析
半夏泻心汤临床案例用药量的聚类分析
药效
悬铃木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
本是同根生 药效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