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郑单958宽行双株增密栽培试验

2018-01-07张斌贝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产量玉米

张斌贝

摘要 于2017年对玉米郑单958常规单株种植和宽行双株种植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其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对生育时期、生育期、空杆率、倒伏率、单株叶片数、穗长、穗行数无明显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茎粗、穗粗、行粒数、千粒重有下降的趋势,株高、穗位、秃尖、穗数增加趋势较明显,双穗率、穗粒数、单穗重下降趋势较明显。玉米郑单958高密度双株种植比常规种植方式产量增加811.5 kg/hm2,增幅9.52%。

关键词 玉米;郑单958;宽行双株种植模式;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0-0004-01

近年来,由于干旱少雨年份的增加,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随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7年达到800 hm2以上,产量增加到7 500 kg/hm2以上。玉米郑单958株型紧凑,耐密性好。本试验开展郑单958宽行双株增密栽培示范,探讨常规种植和高密度双株种植情况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探索郑单958玉米高产的大面积种植方式,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选在随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淅河镇余家畈村13组,面积5 666.7 m2,前茬作物为小麦,土壤肥力中等,白善土质,地势平坦,光照条件较好,水利及排灌条件一般。

1.2 试验设计

试验选取中穗型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试验设置2个处理,分别为常规单株种植:株行距26.2 cm×63.1 cm,種植密度60 525株/hm2。宽行双株种植:株行距31.0 cm×81.2 cm,种植密度79 500株/hm2。不设重复,2个处理面积分别为0.100、0.467 hm2。

1.3 试验过程

2017年5月30日旋耕播种,播种深度3.5 cm。根据玉米目标产量9 750~12 000 kg/hm2,各处理均用复合肥(20-5-20)450 kg/hm2、磷肥64.5 kg/hm2、锌肥22.5 kg/hm2、硼肥7.5 kg/hm2作基肥于旋耕整地时一次性施入。6月下旬至7月上旬施用复合肥(20-5-20)900 kg/hm2、磷肥123 kg/hm2作追肥,分2次穴施[1-2]。6月18—20日结合中耕第1次穴施追肥,同时中耕,灭麦茬松土、除草,7月8—10日大喇叭口期第2次追肥,应挖坑深施,追肥应集中靠近根部穴施,施肥后盖土,以提高肥料利用率,防止烧苗。6月15—18日用24%烟嘧莠去津+10%硝磺草酮进行化学除草,6月26—30日喷施三唑酮预防玉米病害[3-4],7月14日、18日分别用生物导弹60片/hm2防治玉米螟,8月28日、29日收获。田间观察发现郑单958高感锈病,生物导弹防治螟虫效果好,虫害率较低。

1.4 田间调查与室内考种

每个处理3点取样,每点10株定点田间调查,记载播种期、出苗期、抽穗期、成熟期、生育期。成熟期记载株高、穗位、茎粗、单株叶片数、双穗率、空杆率、倒伏率、株数、穗数。8月28日、29日分别收获2个处理各30株的玉米穗,将穗挂于室内自然风干,9月5—8日室内考种,测定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单穗重[5]。

1.5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

玉米生产期间先涝后旱。播种至7月20日阴雨连绵,其中6月19日暴雨,轻微倒伏达90%,3 d后自动恢复直立。7月20日洪灾,玉米田浸水2 d,7月21日至收获天气干旱无雨[6]。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株性状

从表1可以看出,宽行双株种植植株、穗位增高较明显,茎粗有降低的趋势,单株叶片数有增多的趋势,双穗率明显下降,较常规单株种植降低13.9个百分点,空杆率、倒伏率无明显变化。

2.2 生育期

从表2可以看出,常规单株种植与宽行双株种植2种种植方式对玉米生育期无明显影响。

2.3 产量

从表3可以看出,宽行双株种植植株的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有下降的趋势,秃尖长有增长的趋势,穗粒数、千粒重、单穗重有较大幅度下降。宽行双株种植产量9 337.5 kg/hm2,比常规单株种植增加811.5 kg/hm2,增幅9.5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单株或双株种植对生育期无明显影响。双株种植在植株、果穗各项性状方面与单株种植相比略有变(下转第6页)

化,对空杆率、倒伏率、单株叶片数、穗长、穗行数无明显影响;但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茎粗、穗粗、行粒数、千粒重有下降的趋势,株高、穗位高、秃尖、穗数增加趋势较明显,双穗率、穗粒数、单穗重下降趋势较明显。玉米郑单958高密度双株种植比常规种植方式产量增加811.5 kg/hm2,增幅9.52%。

4 参考文献

[1] 朱元刚,高凤菊,曹鹏鹏,等.种植密度对玉米-大豆间作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5,26(6):1751-1758.

[2] 冯海娟,张善平,马存金,等.种植密度对夏玉米茎秆维管束结构及茎流特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4,40(8):1435-1442.

[3] 陈延玲,吴秋平,陈晓超,等.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的根系生长及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18(1):52-59.

[4] 刘战东,肖俊夫,于景春,等.春玉米品种和种植密度对植株性状和耗水特性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1):125-131.

[5] 曹胜彪,张吉旺,董树亭,等.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18(6):1343-1353.

[6] 李宗新,陈源泉,王庆成,等.高产栽培条件下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根系时空分布动态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2,38(7):1286-1294.

猜你喜欢

产量玉米
收玉米啦!
国家统计局:2019年猪肉产量4255万吨 下降21.3%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为什么玉米长“胡须”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