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发展的角色困境

2018-01-07高子砚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师角色互联网+时代

高子砚

摘要:在现代社会,高校教师被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中心与核心要素,高校教师发展的水平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社会精神风貌与国家民族希望。文章把握“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从高校教师多重角色视角,揭示并剖析“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发展正面临作为教学人、学术人、职业人、社会人与文化人等角色困境与问题,为今后的制定策略与突破困境奠定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发展;教师角色;大学教师发展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10.025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10—0103—05

随着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借助互联网技术,改变教育的活动方式,提升教育品质,形成以互联网为实现工具的教育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教育”正在催生“一场信息化的颠覆性变革”。2016年,教育部启动实施“统筹推进双一流”战略,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确定为五项建设任务,以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的水平,从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引领世界一流。

可以说,面对时代进步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双重压力,我国高等教育该如何与时俱进,高校该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高校教师发展又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教师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特征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移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斥着海量信息与大数据广泛利用的时代。它以“跨界融合”、“以人为本”、“平等互动”、“开放创新”等鲜明特征,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思维、行为与方式,使得身处其中的学习者日趋注重“人本”、“体验”、“个性化”等需求。在高等教育领域,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与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的渗透,国内各大高校的教学活动与管理早已无形地打上了“互联网+”的时代烙印,逐步向Smart教育、智能教育(Intelligence Education)与智慧教育(Wisdom Education)迈进。

(二)高校教师发展的内涵理解

作为社会的轴心组织,高校的发展在社会各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队伍的素质与水平是高校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高校教师发展的成效又直接决定了高校教师队伍的质量与水平,这构成了高校教师发展的外在逻辑。

高校教师发展(Faculty Development,也称为“大学教师发展”),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与话题。由于涵盖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内容,学术界对于“高校教师发展”的内涵理解,是动态和开放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不同国家以及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都有着不同的概念界定。1991年美国教育联合会(NEA)提出:教师发展基本围绕四个目的,即个体发展、专业发展、教学发展和组织发展。由此,高校教师发展被定义为教师健全人格和实践智慧发展的过程,它包括教师作为教学者、个人以及组织成员的发展。面对社会变迁、科技进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教育信息化等外部因素,学术职业、学生群体以及教学观念的变化等内部因素,使得高校教师发展的内涵与重点发生变化。在国内,如今的高校教师发展是旨在提高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能力的有关活动、实践和策略的总称,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学术水平、教师职业知识与技能和师德。在高校教师发展的内涵视角下,由于肩负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角色职责,高校教师需要从自身的多重角色身份出发,结合“互联网+”时代特征,重新定位自身发展战略,担负起“互联网+”时代新的责任与使命。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发展的角色困境分析

在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现有的高校教师发展体系已不能适应时代变迁与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高校教师发展面临新的实践困境,主要体现在教师身处于教学人、学术人、职业人、社会人与文化人等角色身份困顿之中。

(一)身为教学人:专业化发展的重心失衡

相比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作为科学研究的專业人员,以研究高深知识为己任,其专业化发展较为复杂。而教师的知识水平不仅决定了其专业化发展水平,也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从知识功能上看,教师的知识一般可以分为本体性知识(subiect-matter knowledge)、条件性知识(condition-al knowledge)、实践性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和文化知识(cultural knowledge)四个方面的结构内容。在日常教学与教师培训中,教师们往往侧重于本体性知识(如特定的学科与专业知识)的有效传播,而涉及教学经验积累的条件性知识(如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与实践性知识(如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知识)却没有形成相应的累积效应。而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广博的文化知识(指文化知识的广泛性与深刻性)对于其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具有与本体性知识同样重要的意义。

如今,互联网作为一个客观存在介入每个人的生活,早已渗透进教育领域。大学教学走向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如今没有哪位高校教师还完全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排斥任何教育技术与信息手段。与此同时,这一趋势对高校教师发展的方式也提出新的要求。

在“互联网+教育”的境遇中,知识的获取,不仅仅依赖教师的传播,学生也可以通过自身习得而生成,从而对知识的获取有着更多、更全面的需求。然而,面对知识的不断生成与加速演化,一些高校教师仍只专注于自己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完全不注重跨学科、多维结构知识的积累与发展,无法适应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类包容性、关联性思维的缺失,美其名曰“醉心于科研,不问闲事”,实则是对学生学习认知与全面发展的制约,直接导致了高校教师专业化重心的失衡,甚至消解了自身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求。

(二)身为学术人:学术伦理失范现象突出

教师职业,高校教师不仅肩负了人才培养的重任,还担任着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社会角色。从学术职业的角度看,高校教师具备“学术性”与“师范性”的职业特征。身为学术研究者,高校教师需要在某一领域进行长期与深入的科学研究,体现的是其“学术性”的职业特征;作为知识传播者,高校教师又被要求具备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表达和教育技术使用等综合能力,体现的是其职业“师范性”特征。

在国内,重“学术性”,轻“师范性”的价值取向,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教师的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等利益机制的评价标准。2016年2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加快建设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制定“双一流”的实施办法,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然而,各类评估与大学排名的相关信息快速传播,让不少高校存在急功近利思想,盲目攀比、跟风效仿,甚至忽视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主旋律,片面强调科研,无形地加剧了“教学”与“科研”分立的现状,严重制约了高校教师的教学发展水平。

教学水平与研究能力需要长期的知识沉淀和感悟能力的培养,在短期内产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成果本身就违反了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大数据时代,给高校教师开展学术研究带来了诸多便利,如为学术研究搭建交流的平台,跟踪学术前沿动态。但由于信息素养的缺失、心态浮躁以及急功近利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教师错误地使用互联网提供的学术资源,而不能专心于自己的学术创新,深陷抄袭、造假等恶性迷局,学术伦理失范现象越发突出。如何消除学术创新的困惑,实现互联网时代的学术坚守与超越,是值得每一位高校教师深思的问题。

(三)身为职业人:职业发展的供求不适应

高校教师发展的需求有三个特点:多样性、持续性和独特性。其中,多样性体现在教师发展需求涵盖学术研究、教学研究与职业生涯多个方面;持续性,是指教师发展是要可持续的发展,应始终贯穿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而不应只局限于岗前培训或在职培训;独特性指的是,不同职业阶段、不同高校层次以及不同学科的教师群体有着不同发展需求,单一的发展体系并不能适应或应对这种发展需求的群体差异。

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在高校教师群体中,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青年教师的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由于处于教师队伍结构的底层,大学青年教师对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要比其他年龄阶段的教师群体更为迫切。他们往往能够较快地接受新兴事物,具备较强的学习与适应能力,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抱有更大的探索欲与好奇心。短暂的岗前培训与滞后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解决群体发展需求。近年来,风靡国内的MOOC、翻转课堂教改热潮,令部分高校教师开始尝试并全身心投入开放在线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一批MOOC教师伴随知识分享、咨询、培训与精读的“知识付费”潮流应运而生,使得这一部分高校教师生涯發展需求远超于高校教师发展现有体系的支撑供给,无法实现教师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教师的学历、职称、所在院校的隶属关系以及院校所在地区的不同,也会左右教师发展的内容与目标,需求也就不同。由此可见,有限的供给力度不适应迫切的发展需求、单一的供给模式不适应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以及间断性的供给局限不适应可持续的发展需求,这三个供给与需求的“不适应”是高校教师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身为社会人:信息轰炸加剧心理焦虑

抛开“教学人”和“学术人”等职业特征,从生存现状的视角切入,身为“社会人”的高校教师,在“互联网+”时代的个体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与现实压力也不容小觑。身为“社会人”的高校教师,不应只关注发展的外部供给,而忽视自身发展的内部心理调适。

心理压力是高校教师职业生活的隐性特点,杜毅对200名天津高校教师进行了职业倦怠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80%的左右的被试教师反映职业压力比较大,情感出现衰竭问题。而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使得教师群体难免陷入“信息焦虑”的新危机。这一心理现状在青年教师群体中尤为突出,从教师发展阶段特征来看,高校青年教师在入职初期对自身角色与职能的认同尚未定型,存在不稳定性。由于承担着多重工作与任务,缺少对个人知识与时间做合理科学的管理,角色和任务的多元化加大了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由此产生倦怠、抑郁等消极情绪,反而加剧了他们对“信息焦虑”的困扰,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与工作质量。

此外,作为“能顶半边天”的高校女教师,也存在特殊心理压力。社会评价标准不仅要求她们体现传统女性“贤妻良母”的精神面貌,还需确立家庭事业“两不耽误”的生活模式。加之教师职业所赋予的社会责任与时代使命,因此,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加重了大学女教师多元角色的冲突。然而,即使化身“陀螺”,她们也难免跟不上现代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与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这无疑激化了其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焦虑。这种心理压力所造成的困顿局面,既不利于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发展,也不利于她们人生价值的实现。然而,这种心理压力将会伴随大学女教师群体的扩大而与日俱增。

综上所述,无论是青年教师群体,还是女教师群体,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每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已成为其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影响着教师的个体发展、群体发展以及全面发展。而面对知识经济发展所带来社会角色变化,究竟该如何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寻求疏解信息焦虑的渠道,成功应对自我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调适期,是每位高校教师必须面对与跨越的心理障碍。

(五)身为文化人:技术进步带来精神缺失

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既要深刻领悟作为国家意志的“互联网+教育”,又要有能力胜任当下和未来的教育,实践和引领教育信息化进程。知识与技能固然是教师职业所需要的,但教师内在的精神发展才是最本质的内因。这里的精神发展可以理解为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与国家信念的坚定,寻求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着重强调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对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广大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见,“互联网+”时代的高校不仅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也是主流思想宣传的主要阵地。身为先进文化思想的引领者与传播者,高校教师理所应当地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播先进思想具有不可推卸的引领作用。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多元文化充斥着网络,互联网本身的“个性化”、“碎片化”特征使得人文精神与先进思想因个体主观思维的多样化呈离散状。当“互联网”与“教育”相遇,自然形成一对范畴,即是互联网的技术理性与教育的人文属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调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充分析滤现代技术的当代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实现个体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发展,成为这个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的重要使命。

三、结语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这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的新时代要求。在现代社会,高校教师被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中心与核心要素,甚至被视为“学校与教学革新的心脏,它能最大程度地重建和振兴一个国家的教育希望”。高校教师发展的水平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社会精神风貌与国家民族希望。然而,高校教师发展绝不只是提高专业化能力的教育内部单一性问题,更是一个受制于教育外部的复杂性问题。在以平等、自由与独特为代表特征的“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高校教师发展带来了机遇与幸运,但随之而来的角色挑战与困顿也不容忽视。把握当前时代特征,围绕高校教师发展现状进行困境分析,无疑为今后顺应时代进步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制定应对策略与突破困境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教师角色互联网+时代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