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作文评改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2018-01-07杜艳玲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杜艳玲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作文教学应注重多元化的评价,使学生学会赏识、评价语言,在同步发展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和写作能力中提高写作兴趣和能力。使学生在阅读、欣赏、评价、修改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写作能力,采用互评互改、上好作文指导课、教会写作方法发展成让学生自能修改作文等策略,引导学生在评、改中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关键词:教会方法;修改病句;习作要求;集体评改;生生互改;自改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10.006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10—0034—04

学生在习作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作文刚刚起步,常会出现语句不通顺,表达不清晰现象;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标点符号的运用及准确用字能力不够。习作中出现错别字及标点使用不当的问题;常见的语病学生不会适当修改。

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我们以前的做法只注重了学生的写和老师的改,忽略了学生互相的多元性的评价和互相的修改,如果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而不辅导学生自批自改,缺少了学生的参与,作文水平的提高便成了空话,因为文章只有在不断的修改中才能得以完善,写作水平也只有在经历不断的修改过程中才能得以提高。事实上,批改是对作文的一次鉴赏与修改的过程,作者参与是必然的,如果单凭教师的批改去代替学生的自批自改,就会错失了学生自我修正的大好机会,阻碍了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实际上也是教师代替学生跳跃了一个本该由学生自己完成的认识过程。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教师要重视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创新评改方法,让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欣赏与修改,实际上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主动学习。

一、教会方法,进入评改

(一)学会“修改符号”

学生的作文过程,实际上是表达对一个事物的认识过程,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写作文和修改作文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足,但這是符合人成长的认知规律的。教师在教会学生作文修改的过程中,实际是在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的过程。在三年级作文修改的初始阶段,让学生从范文中鉴赏、评价,获取表达和修改的灵感,在修改上不能提过高要求,主要以纠正错别字、错误标点、病句为修改目的,以这三方面为侧重点,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地指导方法和步骤,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在最初的评改课课前出示5个修改病句的练习,强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达到找出句子语病的目的,为修改做铺垫。

(二)设置标准,有据可依

必须向学生指明修改的内容和修改要求、方法,能使学生既得到具体的指导,又得到实在的训练。避免学生有“不知何处改,怎么改”的盲目心理。在评改实践中,教师要做到既教其知,又授其法。批改前为了使学生有“抓手”,教师要出示评改标准,第一方面写作要求如:是否能有力地表达中心,文章素材选取是否恰当。第一方面通过阅读完成后,再出示修改的要求:(1)字体是否美观,能否准确用字;(2)标点强调逗号、句号、引号、叹号、问号、书名号的使用;(3)字数的要求;(4)内容是否具体,感情是否真实,段落、结构是否完整;(5)用词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通顺,做到不重复,不啰嗦;(6)用上适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给予加分,好的地方用浪线标出,可写出批改者的感受。这样,有了评改标准就会让学生的修改有据可依。

(三)集体评改

集体修改的模式,4人小组合作,评价班级一篇优秀的作文。让学生在互改中汲取方法。把一篇优等的作文按全班人数复印,运用集体的力量,小组合作互改,全班交流。(因为优等的作文启发面大,不用太多的修改,还能显示好的修改效果)在仔细地审读同一篇作文的过程中,欣赏别人的闪光点,丰盈自己的学习。习作修改要有“法”可依,这个“法”就是每次的习作要求。小组合作,按修习作的要求,并结合教师引导学生有效地运用“三读一改”法,全班修改。一读,通读全篇,对照习作要求,看选材是否符合作文要求,看跑没跑题。二读,一字一句地读,发现、推敲、纠正语句不通顺的错误。三读,细细地读找到错别字及标点的错误。四改,小组合作交流、修改后,全班反馈,征求原意见自改。

集体评改是让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待学生批完后,每个小组进行合作讨论(让学生们经历阅读、鉴赏、评价和修改的过程),小组长代表总结陈述,组组交流,全班交流。再由原创作者甄别同学们意见,选择最符合自己的立意进行修改。

这样就把改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作者发现自己习作的得意之处,也使其他学生也得意地挖掘习作的不足之处,在欣赏、评价和修改过程中增强遣词造句、语言感知的能力。同时经过批改实践,学生们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怎样写,不应怎样写,自然就会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修改习作的质量,还能够吸取别人的精华应用或修正于自己的作文,扬长避短,在不断地修改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尊重原创,制定倾听规则

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项基本的工程,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教师静心,更需要学生静心。集体评改可以使学生对修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组合作让不同的思想进行碰撞,但是在操作中,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同学们都想给原创作者提出自己的修改见解,有的光顾着自己的高涨情绪的表达而放弃倾听了。看来在调控学生高涨的情绪时,纪律的规范十分重要的。因为小组合作的创造,生成性的东西太多,孩子们七嘴八舌的争论,使老师的情绪也变得急躁,不能静心地做出判断,把原创作者的意思给扭曲了,原创也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