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院制背景下以“精英化”为导向的学生干部培养的必要性和模式研究

2018-01-07谢刚王传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书院制

谢刚 王传伟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出现了偏失,书院制教育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和有效尝试,它通过个性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以实现完人教育为目标的教育管理制度,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育从大众化向再精英化发展的体现。但在高校连续扩招和教育资源有限的大背景下,不可能在宏观上全面实施精英化教育,剩下的选择是进行部分的突破,如何培养占据了学生群体相当部分的学生干部,积极构建学生干部精英化培养模式摆在了我们面前,为此,本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书院制;精英化;学生干部培养模式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10.01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10—0048—03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全面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当下我国高校关心的首要问题。由此,颇多的高校领导者、专家、学者纷纷开展了研究,书院制改革便是他们有益的尝试。越来越多的高校如复旦大学、西安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继承中国古代书院精神和传统,借鉴西方寄宿制经验,探索符合时代精神的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这是对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出现的偏失的弥补和积极创新,是教育再精英化的体现。不可否认,教育的大众化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在这个趋势不可逆转的形势下,如何选择部分的如破,即整体大众化下的部分群体再精英化。笔者认为,对于占据了学生群体相当部分的学生干部的培养问题是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个突破口,而且非常有必要。

一、书院制教育改革回归教育再精英化

当前,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演变,众多高校的传统校院两级学生管理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了偏差,过度重视学生的专业学习,忽略了综合能力的提升,缺乏人文素养教育,为解决学校、学院传统学生管理体制的困境,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着手探索学生管理工作的新体制。书院制便应运而生,它是对传统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大胆尝试,在此管理模式下,学院和书院各有分工,责任明确,学院负责教学和科研,书院则负责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

我们也要看到,就目前的教育资源和各种客观因素,国家暂时无力再支持整体教育质量回升到原来精英化的教育水平,实现不了教育的全面精英化。在书院制管理模式下,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发挥精英人才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正如上文所说,我们应以学生干部教育的精英化培养为抓手,促进和带动教育质量提升,培养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学生干部的特征分析

高校学生干部是指在学生组织中负责组织、管理、协调该组织事务,承担一定学生管理任务,服务于广大学生的学生群体。在育人工作中,学生干部具有双重特质,他们既是沟通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另一方面,他们又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榜样、标杆和旗帜。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他们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一)目标性强,有担当意识,但存有不良动机

当代的大学生及学生干部基本上受过良好的国民教育,他们知道担任学生干部的基本职责,敢于担当责任,明确学生干部的主要职能,通过学生干部身份,协助学校各个部门开展教育、管理和服务于他人。然而,由于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环境的影响,他们中的很多人从担任学生干部伊始就怀揣着各种利己主义思想,比如有利于获得更多荣誉,在入党方面有优势,有的也只是为了将来在个人的简历上有个点缀而已。在这样不良动机的影响下,他们不会全身心投入到学生工作中,不会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只会表现出极致的利己主义。

(二)思维敏捷,个性突出,团队意识欠缺

当代的学生干部均在95后,从小就在父母的安排下接受过各种培训班的熏陶,可以说是知识阅历丰富,思维比较敏捷,兴趣爱好广泛,社会工作中也有着自己的想法,不管对错,都会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彰显了95后的个性突出特征。但是,他们基本上是在温室里长大的一代,从小受到各种关爱,内心中早已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个人主义强烈,做事情也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意识,造成了学生干部队伍组织纪律涣散,没有凝聚力,從而影响了学生工作队伍的效率。

(三)善于学习思辨,有较好的认知能力,但缺乏理论支撑

当代的学生干部头脑灵活,善于学习各种知识,在学习中善于思辨,对周围新生事物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善于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开展工作。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包括学生干部,他们从小接受应试教育,读书基本上为了考大学,每天都在重复着作业、测试等,很少能够静下心来读经典,学习马列著作,不了解时事政治,导致一批学生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低下,认识肤浅,开展工作不能很好地把握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导致开展的一些工作形式多于内涵,难免出现工作上的片面性。

三、高校学生干部精英化培养的必要性

根据笔者所在的高校以及参考其他高校的情况可得知,高校学生干部人数非常可观,各个学生组织、社团等学生干部人数约占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在学校、书院两级学生干部体系中,主要学生干部中党员又占了百分之四十以上,其他大多是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这些群体正如上文所述,有担当意识、思维敏捷、勇于表现、善于学习等综合素质高、自律性强的特征,如果加强对这个群体的精英教育,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功在千秋。

(一)学生干部精英化培养一实现大学目标的需要

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可以分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但它同时也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可靠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根本目标。高校在培养具有较高专业造诣和较深理论功底的专业人才的同时,也要为国家培养一批敢于冒险、有勇有谋,具有开拓精神和思辨能力的、综合素质高的精英。纵观我国上下百年,那些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学生干部,不论在国家革命、经济建设,还是在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加强学生干部的精英化教育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目标的手段之一,也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大学的培养目标。

(二)学生干部精英化培养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精英群体,这批人整体上成绩好、思想品德修养高、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热心服务同学,具有较强的管理、组织、协调能力,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力,能够较好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广大同学纵向、横向、全面、可持续发展。学习上,学生干部用勤奋刻苦,以及自身突出的成绩,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带领同学们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建设优良学风;思想品德上,学生干部模范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引领广大同学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

(三)学生干部精英化培养一源自高校健康发展的需要

高校是否健康发展,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程度上,体现在学校的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和民主管理水平上,体现在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而以精英化为导向的学生干部培养模式的构建,有利于以上三个方面的提升、提高。

1.搞好学生干部教育培养,落实“三自”方针。最直接现实的学生自我教育就是通过树立学生干部的示范作用实现对普通同学的激励和引导。而学生干部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两方面引领学生,从而达到自我管理的落实,就落实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学生的自我服务表现在学生干部自主策划组织開展同学们欢迎的各项活动、给予普通同学各方面的帮助等方面。“三自”方针落实的越到位,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水平就会越高,效果也会越好。

2.搞好学生干部教育的培养可以搭建起学生与学校之间沟通交流的纽带桥梁。一方面,学生干部可以将学校的政策方针准确及时地传达到同学们之中,并以身作则带领大家一起遵守完成。另一方面来看,学生干部由于源自学生群体,因而可以及时了解大家的诉求与需求,并且反馈给校方。这些意见将会成为学校领导做出科学合理决策的有力参照,从而使得最终的决策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生活需求,更加民主科学有依据。

四、高校学生干部精英化培养模式研究

如何构建以精英化为导向的学生干部培养模式,结合工作实际,笔者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一)严把质量入口关,确保精英群体构成

学生干部的选拔是开展精英化培养的前提基础,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准则。这里的“德”不仅仅包括思政素质跟道德品质,而且还囊括专业的知识文化和能力。作为学生干部,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是必须的,只有具备了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道德品德,才能乐于为大家服务,此外组织策划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以及创新进取精神也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本前提。另外,具备自身专业学习的能力,这也是做好学生工作的资本。

(二)强化拓展训练,锻炼基本技能

素质拓展训练是学生干部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基本礼仪、团队合作、演讲能力、沟通能力、方案策划、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学生干部的基本素质。笔者认为科学合理的素质拓展训练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干部的基本工作能力,同时,促使他们尽快融入团队,发挥团队作战能力,有利于组织成员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理论结合实际,强化实践能力

青年学生干部精英化培养的核心环节之一是实践培养。学生干部学习了丰富的政治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关键要结合实际生活,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这是检验学生干部培养的重要方法,通识也是学生干部贴近社会、服务社会、反馈社会的有效途径。通过有组织的选派优秀学生前往政府部门、企事业等单位进行相关专业实践实习,以及有规律的组建社会实践小分队、社会调查团队等形成寒暑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特色项目。为学生干部创造实践机会,在实际生活中加强学习,从而调动广大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实践能力。帮助他们在实践和社会服务中解决困惑,在困惑中加强学习,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干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干部的能力,增强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强化学生干部的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书院制
通识教育背景下的高校书院制改革新路径
南科大书院管理模式对我国师范类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
试论书院制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角色重构
浅析书院制下的德育新模式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书院制”模式下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若干思考
试谈书院制在培养大学生价值观中的功能
针对“书院制”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