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书院制下的德育新模式
2017-03-17王婷婷
摘 要:本文以浙江科技学院安吉校区实行的“书院制”德育新模式为例,对“书院制”下的德育新模式进行初探,简要阐述浙江科技学院“书院制”下德育的实践及成效,并分析了其德育新模式的优势与局限性。
关键词:书院制;德育;新模式
高校在社会各界人士的眼里,就是教授知识,培育人才的地方。但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扩大,很多问题也开始呈现,社会质疑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抱怨当代大学生缺乏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追求。如何突破现有大学生德育模式,构建全面育人的文化教育环境是现代高校急需探索解决的问题。[1]为实现全面育人的德育要求,国内一些高校陆续开办了不同类型的“书院制”学生管理新模式,改革了传统模式下“重学院,轻公寓”的德育格局。下文将以浙江科技学院安吉校区实行的“书院制”德育新模式为例,对“书院制”下的德育新模式进行初探,简要阐述浙江科技学院“书院制”下德育的实践及成效,并分析了其优势与局限性。
1 浙江科技学院安吉校区“书院制”下德育的实践及成效
浙江科技学院于2014年在湖州安吉建立浙江科技学院安吉校区,为有效应对杭州校区与安吉校区在空间距离上的限制,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书院制”实施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安吉校区探索与实践“书院制”。安吉校区对现有6幢学生公寓,以“竹”命名成立新竹书院、劲竹书院、雅竹书院、翠竹书院、秀竹书院和怡竹书院。[2]经过3年的探索与实践,安吉校区“书院制”已基本成型并初见成效,书院制的建立给德育模式也带来了新的转变和提升,下面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论述安吉校区“书院制”下德育新模式的实践。
1.1 硬件建设,为德育新模式提供保障
为提升宿舍区德育文化氛围,安吉校区六大书院统一设有院长办公室、导师办公室、书院阅览室、党团活动室、成长辅导室等办公及活动用房,同时各书院结合自身的文化品牌还建立自主创新公共空间,以秀竹书院为例,秀竹书院以“德育”文化为品牌,以培养“秀德、秀言、秀行”的阳光学子为目标,结合书院的特色,建有甜点烘焙坊,瑜伽健身房,礼仪妆容室等自主创新公共空间。书院公共用房的建立主要功能为:学生活动、心理辅导、道德教育、礼仪培养等,这些硬件建设为实现德育培养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经过硬件改造使書院的环境更加优良、功能更加完善,使学生能在书院中享受到个性化、全方位的德育服务。
1.2 软件提升,为德育新模式提供支撑
1.2.1 导师队伍配置
各书院配备书院院长,学院导师及书院导师。书院院长主要负责引导书院发展,指导书院建设;学院导师以二级学院为单位,负责对应学院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工作;书院导师以书院为单位,负责书院学生的党团建设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及书院文化建设工作。[2]全体思政导师入驻书院办公与生活,增加了与学生接触交流的机会,便于了解学生的德育现状及需求,改变了原有专业思政教师课堂上单向性知识传授的德育模式,为学生成才提供全面的支撑。
1.2.2学生组织设置
各书院设置学生组织,参与书院管理服务工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主动接受德育教育,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提升德育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安吉校区各书院都设有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青年马克思主义联合会,社团等学生组织,与书院导师共同参与书院服务与管理,从党团建设,书院文化建设、思想引导、兴趣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书院制下学生参与管理的德育模式,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营造民主参与管理的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3]
1.2.3德育活动开展
安吉校区倡导各书院通识教育专家化,书院实行“一院一品”,新竹书院以“国际文化”为品牌,劲竹书院以“科技文化”为品牌,雅竹书院以“传统文化”为品牌,翠竹书院以“实践文化”为品牌,秀竹书院以“德育文化”为品牌,怡竹书院以“创业文化”为品牌,各书院根据书院品牌开展德育活动,内容广泛丰富,成果全校共享。以秀竹书院为例,根据书院品牌面向全校开展了诚信倡议活动,心理健康宣讲,礼仪形体培训等活动,以书院品牌为点,各书院分工合作,共同推动校区德育建设,营造全面、专业的德育氛围,使学生享受个性化、全方位的德育服务。
2 浙江科技学院安吉校区“书院制”下德育模式的优势
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是大学生德育模式的新探索。[4]书院制下德育模式的分析有利于发掘其优点与经验,更好推动大学从单纯专业培养向全人教育转变。下文将结合浙江科技学院安吉校区实行的“书院制”试析书院制下德育新模式的优势:
2.1 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培养全面人才
书院制下的德育模式注重以生为本的理念,将学生放在首位,教其基本为人处世之道,养成高尚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秉着以生为本的理念,书院借助硬件设施,思政导师团队,学生自治组织,开展学生德育工作,引导学生参与管理,履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各项职能,还根据学生需求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学业指导,思想引领及人生规划制定。[1]书院之下的德育模式,是以生为本的良好体现,书院以学生的利益和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工作;同时以生为本还体现在坚持德育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根据学生实际需求,由单纯课堂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向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生活化的全面德育教育。[3]
2.2 发挥宿舍育人功能,实现德育生活化
书院制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宿舍区发挥育人功能,打破学科专业局限,实现德育教育。主要体现在每个书院中都住宿着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有助于不同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交流,提升个人能力;其次,思政导师入驻书院增加了学生与老师接触的机会,利于营造一个关系密切、互动交流的良好环境;再则书院内公共活动空间的建立,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交流、学习、讨论和研究提供了平台。[5]现代书院已经超越传统的住宿功能,以学生宿舍为开展活动和进行管理的空间和平台,将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教育融为一体,承担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养成等方面的德育教育任务,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1]
2.3 贯彻书院文化特色,开展“特色”德育
传统的德育教育是单向性知识传授型,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理论概念、大道理的感觉,书院制下的德育教育渗透于学生活动,通过学生活动传达德育思想,使德育教育更加丰富广泛及具有吸引力和参与性。各书院根据书院品牌文化特色开展各类讲座,公益实践,演讲倡议等活动,来实现书院制下德育教育,而且同主题活动通过多样的形式来展现,如诚信教育可通过诚信演讲赛,诚信倡议活动,诚信征文,诚信宣誓等形式展现,将诚信教育通过丰富多变的活动形式传达给学生。由此可以反映书院制下的德育模式注重学生吸引力,鼓励学生亲身体验活动中渗透的德育思想,通过实践体验将传达的德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条,增强个人行为的道德自觉性,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3]
3 浙江科技学院安吉校区“书院制”下德育新模式的局限性
经过3年的探索与总结,安吉校区“书院制”德育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在实践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亟待德育工作者解决和完善。
第一,思政导师个人能力需提升。思政导师在德育中起着引导作用,直接影响德育教育发展方向,但很多思政导师并非思政专业出身,为提升工作能力,思政导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素养,树立正确德育理念,采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创新德育教学模式。
第二,德育活动形式内容需创新。固化的德育形式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减少参与,作为德育教育的对象应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自我修炼、自我学习。为提高学生积极性,“书院制”下德育需多层次、多角度的开展,创新德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第三,学生组织团队建设需加强。学生组织是书院制下德育的重要支撑力量,但部分学生因学业压力或兴趣变换而选择中途退出团队。保持学生工作的持续性,应提升学生团队归属感,提供更多锻炼机会,同时应帮助学生协调好学业与工作之间的矛盾。
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理想信念上都愈加呈现多元發展的态势,为顺应这种态势,改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书院制”下的德育探索应运而生。书院制德育的研究,有利于高校德育教育创新和提升,形成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以生为本的积极现象,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提升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为社会打造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汉昌.大学生参与管理的“书院制”宿舍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2):175
[2]蒋邢飞,俞建平,宋水均等.书院制学生管理与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浙江科技学院安吉校区为例[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6(2):153
[3]郭纯生.大学生生活园区德育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4:61
[4]黄汉昌.书院制---大学生德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21):16
[5]郭俊.书院制教育模式的兴起及其发展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13(8):76
作者简介
王婷婷(1990-),女,浙江绍兴人,浙江科技学院政治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