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小儿先心病介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2018-01-06马丽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7期
关键词:术后护理先心病介入治疗

马丽

【摘 要】目的:探索舒适护理在小儿先心病介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入住我科行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患儿300例,在介入术后采取舒适护理模式,观察患儿术后发生伤口出血等并发症的几率,患儿家庭依从性,患儿配合度,患者满意度的情况,与之前未采取舒适护理模式时进行比较。结果:采取舒适护理模式护理期间,患儿发生伤口出血的情况明显减少,患者家庭依从性,患儿配合度,患者满意度较前提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术后患儿生理及心理不适,有效缓解患儿术后疼痛及安抚患儿及其家属情绪,增加满意度,降低并发症,进而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舒适护理;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7-145-01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胚胎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造成的一组出生缺陷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1]。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是通过X线指引,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通过体外操作各种导管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方法[2]。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大大提高了病床的周转率,降低了“费用-效益”比值[3]。但介入治疗后为避免伤口出血等并发症通常要求患儿平卧12-24小时,伤口也需要按压止血12小时左右,不适的卧位及伤口的疼痛大大增加患儿烦躁的几率,从而导致患儿及其家属情绪不稳定,不利于康复。当然护理是促进先心病介入术后患儿康复的重要环节[4]。为促进患儿的康复,我科将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6月入住我院心血管儿科进行介入治疗的患儿300名,其中男性患儿167名,女性患儿133名,年龄3月-13岁。其中肺动脉瓣狭窄20例,动脉导管未闭106例,房间隔缺损110例,室间隔缺损64例。

2 方法

2.1 环境舒适 保持病房环境通透,温度22-25℃,湿度50-60%;床单位整齐,适当使用床帘、屏风等保持空间相对独立,保护患儿隐私;保持病室安静,加强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减少噪音对患儿的影响,控制陪伴,留两位陪伴较为适宜;病房可提前装饰,鼓励患儿家属携带患儿喜爱玩具、贴纸、书籍等提前装饰病床周围,营造熟悉的环境,减少患儿的恐惧。

2.2 身体舒适

2.2.1 降低患儿的疼痛感 应用专业疼痛评估表对患儿进行疼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遵医嘱对患儿采取镇痛措施,适当使用镇静剂;持续动态评估伤口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尽量减低按压伤口的力度;通过患儿喜欢的玩具、动画片等分散患儿注意力,以达到降低患儿疼痛的目的。

2.2.2 降低患儿平卧位及术肢制动导致的不适感 介入术后通常要求平卧且术肢制动,长时间的平卧位导致患儿骶尾部、背部、足跟部皮肤受压,感觉发麻、疼痛等不适,也增加压疮的发生几率,对于部分患儿不能适应床上大小便而导致尿储留引起腹部不适。在护理患儿过程中要通过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皮肤受压的时间,增强患儿的舒适感;动态评估患儿的伤口情况,可适当轻微活动未穿刺侧下肢;术前开始锻炼患儿床上大小便的习惯,避免因术后无法适应导致膀胱充盈而不适,实在无法适应的患儿,热敷及按摩下腹部,必要时可根据情况轻微起身完成小便。

2.3 心理的舒适

2.3.1 减轻患儿介入术后恐惧感 介入手术的整个过程,对于患儿来说是陌生的,所以回到病房以后通过至亲家属的呼唤与安慰来缓解患儿的恐惧;对于具有认知能力的患儿,可在术前开始为其讲解整个过程,通过增加对治疗过程的了解来降低恐惧感;通过与其不断的交流与沟通,了解恐惧的原因,不断安慰;另外可利用音乐疗法、游戏疗法来分散患儿注意力,降低患儿的恐惧感。

2.3.2 降低家属的焦虑情绪 术后患儿的烦躁等情绪,以及对术后状况的不了解极容易导致家属的焦虑情绪,甚至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而家长的情绪不稳定导致对患儿的护理也会出现手忙脚乱,从而导致护理不到位的情况,而且家长的情绪很容易影响患儿的情绪,导致患儿出现烦躁、不配合等情况。所以术前开始为家属讲解整个介入治疗的过程,尤其是返回病房后患儿的表现,提高家属的对术后情况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准备,会大大增强家属的适应能力和应急能力;在护理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家属的情绪,不断安慰,鼓励家属将注意力集中在护理患儿事项中,增强其自信心,避免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另外,详细为家属讲解介入术后治疗、护理要点,增强其照护相关知识。

3 结果

通过一系列舒适护理措施,2018年1月至6月进行介入治疗的300例患儿术后发生伤口出血等并发症的几率较前明显降低,患儿家庭的依从性及患儿配合度大大增加,患者满意度较前也有明显提高。

4 结论

舒适护理措施可增强患者就医体验的愉快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最终达到促进先心介入治疗术后患儿康复的目的,值得推广。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院病人除了希望享用最先進的治疗设备,接受最先进的治疗手段,还要求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最大限度降低痛苦,提高身心舒适度[5]。住院病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舒适需求,且不同类型病人之间的需求存在差异性,尤其对于儿科患者,由于其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导致其对舒适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对其护理时,要充分了解其需求的特点,采用儿童的视角,运用其熟悉的玩具、音乐、游戏等方式来满足其对舒适的需求。虽然舒适是一种主观感受,但是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手段来增强其舒适的感受,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慕逖.儿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8.

[2] 赵光英,李安梅,杨敏.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舒适护理[J].当代护士,2013,9月刊:70-71.

[3] 周卓娟,周锡芳,张东玲.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对策[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0,19(4):156.

[4] 徐丽华,唐姗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趋势与展望[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1):18-21.

[5] 杜春萍,虞献敏,陈秒.机械通气病人的舒适需求与护理[J].华西医学,2003,18(4):565-566.

猜你喜欢

术后护理先心病介入治疗
11 366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检出情况分析▲
先心病患儿营养评估及营养干预效果评价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延吉市296例先心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