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

2018-01-06洪秀丽��

考试周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生生活数学教学小学

洪秀丽��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日渐深入,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借助“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现代化教学理念,巧妙融合数学学科知识、学生生活,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科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生活;核心素养

一、 引言

数学、生活二者紧密相连,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多层次准确把握数学学科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让数学学科更好地走进学生生活,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形式,科学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学习数学学科知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 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打开学生兴趣之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关键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首要前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单元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创设良好的生活化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程度。以北师大版《乘法》为例,由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乘法知识抽象化、复杂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取他们熟悉而感兴趣的素材,将生活化元素巧妙融入到《乘法》数学课堂教学中,丰富单元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围绕《乘法》知识点以及之前学生所学的加法与减法知识,创设良好的生活化问题情境,比如,星期天,小明和爸爸一起逛商場,买了一个60元的书包,2个5元的笔记本,5支1元的铅笔,爸爸给了营业员阿姨100元,请问还剩多少钱?提出该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引导他们有效思考,分析题意的基础上,试着解决该蕴含数学运算的生活化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探讨情况以及问题解决情况,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科学解决该生活化问题,在准确理解乘法知识点的基础上,有效巩固已学的加法与减法知识,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发现、分析、解决”生活化问题中打开学生兴趣之门,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培养他们核心素养埋下伏笔。

三、 巧用生活化元素,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活元素的巧妙利用,让数学更好地融入到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在二者相互作用下,促使学生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科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北师大版《年、月、日》为例,在讲解“年、月、日”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多样化功能,让学生观看关于“年、月、日”的短片,吸引学生注意力,巧妙导出这一新课题。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年、月、日”的认识,补充讲解“年、月、日”概念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日历”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元素巧妙融入到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掌握的“年、月、日”知识,制作关于某年某月的日历卡片,各小组每位成员制作的日历卡片不能相同。制作好之后,教师要有效引导各小组学生进行针对性探讨,并说说在制作日历卡片过程中有什么发现?教师要扮演好协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等角色,鼓励各小组学生大胆说说自己的发现,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比如,在一年中2月比较特殊,只有28天或者29天;除2月之外,并不是所有月份天数都相同,有30天也有31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制作日历卡片中的发现,科学设置课堂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思考,深化理解“年、月、日”知识,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此过程中,还能帮助学生养成勤于动脑、动手的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利于小学数学更好地走进学生生活,在生活化教学课堂中,科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四、 转换师生角色,构建高效生活化课堂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科学转换师生角色,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挖掘学生多方面潜能,让数学更好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科学构建高效的生活化课堂。以北师大版《三角形》为例,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根据该单元重难点内容,科学安排课前预习作业,要求不同层次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独立完成预习作业,并做好讲解相关知识点的准备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互换角色,多鼓励学生借助生活化元素,到讲台上讲解三角形某知识点,教师要认真聆听学生讲解全过程。在讲解“三角形分类与内角和”中,该名小老师先巧妙设计课堂问题,让班级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属于三角形?数学课堂一下活跃起来,学生纷纷探讨、交流。该名小老师随机抽点了几名学生来回答,并向学生展示课前自己制作的不同类型三角形卡片,即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巧妙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说说不同类型三角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该名小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加以总结,并巧妙引出“三角形内角和”这一知识点。在讲解过程中,该名小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在教学实践中验证“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一定理知识点,是否“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为180度。在探索过程中,该名小老师借助生活实际素材,科学设置关于“三角形内角和”的生活化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实践操作。以此,便于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三角形分类与内角和”知识点,能在无形中不断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探究能力等,进一步提高核心素养。

五、 结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教师要注重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生活化元素的巧妙利用,师生角色互换,科学构建高效生活化课堂,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借助生活化元素,“消化、吸收”数学知识,并将其巧妙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科学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此,让小学数学、学生日常生活巧妙融合,不断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滕东.多媒体时代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17,(22):123,125.

[2]关于举办“核心素养在课堂——让数学思维看得见”小学数学教学研讨活动的通知[J].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6,(10):64-64.

[3]仇桂霞.浅谈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途径和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258-259.

[4]白如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1):126.

作者简介:

洪秀丽,福建省南安市,南安市丰州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生活数学教学小学
高中政治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对“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