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与小学剪纸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2018-01-06孙周萍
摘 要: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珍宝,剪纸艺术更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一颗灿烂明珠,它们承载着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传承和保护成语与剪纸这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因为他们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小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提升剪纸艺术的操作技能,感悟成语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成语;剪纸;教学
成语与剪纸活动,本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在教学实践中,我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渗透。在成语延伸中开展剪纸活动,利用剪纸活动促进和提升小学生对成语的理解。两者相辅相成,利于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开展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多动手、多动脑的机会,激发小学生创造的潜能。
一、 选择适宜成语进行剪纸教学活动
将成语与剪纸教学活动整合,首先要选择适合开展剪纸教学活动的成语。一般来说,成语中带有美好寓意的或可以利用相关事物的名称及其谐音进行联想的较适合拓展成剪纸活动。如《连年有余》,它可以将连字谐音联想到莲花,余字谐音联想到鱼,将这两种事物作为主体物进行巧妙组合创作。又如《万象更新》,象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用大象来表现,更新可以剪一个春字代替,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代表大地复苏,是一切新的开始。像这样可以利用成语表现的剪纸艺术还有很多,例如《马上封侯》《吉祥如意》《花开富贵》《万古长青》等等。这些成语中的事物都是学生们比较熟悉,并且很容易用来起稿造型。相对《一蹴而就》《栩栩如生》《莫名其妙》等成语来说,剪纸内容没有那么空洞,或者说那么难以想象,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创作的效率和兴趣。
学生们可根据自己选择的成语的意思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创作。以《莲开并蒂》为例。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这个成语的意思。它指的是莲花通常只由一朵莲花打开,两朵莲花并蒂而生是非常珍贵和稀有的,这象征着好事成双或爱的关系。了解此成語的意思后可先选择红色、粉色等暖色的纸张作为创作的基调。再根据花的外形选择对称对折的方式来表现。接下来就是根据并蒂莲这个主体物来简化概括外形,起稿完成后利用剪纸特有纹样进行美化夸张。如以中心聚拢的毛毛纹装饰莲的花瓣,用月牙纹,具齿纹,圆点突出莲蓬,以及用三角形表现荷梗密生倒刺的特点。最后利用剪纸的诀窍进行剪和粘。教师根据这样一步步的精细讲解和示范,激起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
然而,小学生在成语剪纸的实践中还会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难题。如主体物怎么组合得有新意,纸张折叠五折还是三折,剪的时候从哪里开始等,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剪纸的技巧方法,同时要把创造的余地留给学生。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细致的观察,让学生带有问题,积极寻找剪纸的秘密,因为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 利用成语创设剪纸教学活动的情境
成语剪纸除了要考虑剪纸的美术特点,还要考虑成语的内容。这能给小学生留下足够的想象和创作空间。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兴趣,通过使用成语的内容来创造剪纸教学活动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剪《鱼跃龙门》这一成语的时候,我就先用剪刀和彩纸随意快速的剪出鱼的外形。让同学们对剪纸有一个初步印象。与此同时,让学生说说有关鱼的成语,这简单的环节就迅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利用一个精彩的鱼跃龙门剪纸动画视频,理解这个成语的寓意。这就为成语剪纸创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此外,在起稿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鲤鱼跃龙门的动感瞬间,我请同学现场来表演。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深化学生对于鱼跃起那一刻的动态印象。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主体物简化概括动态的难点。
因此,成语就悄悄走进了剪纸艺术的情境中,这不仅提高了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也改变了老师教学生学习的被动状态。让学生能够在掌握一定技巧的基础上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成语进行创作,由于这是学生自由选择的结果,他们必然会认真地去主动探索,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去完成,每当完成一件作品时,他们就感到高兴万分,只有让他们真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才能为下一次的剪纸创作增添内驱力。
三、 运用成语的情感支持剪纸教学活动
艺术创作需要情感动力,剪纸创作亦是如此。没有情感的支撑,剪纸活动也就显得苍白无力。成语的极为丰富的内涵为剪纸活动提供了情感基础。教师应善于挖掘成语与教育价值的情感价值,为剪纸提供思想情感上的沃土。在教学成语剪纸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小学生感受成语所蕴含的情感意义和艺术价值。
在教学《喜上眉梢》剪纸中,其中剪双喜时,先让同学们唱一段影视剧“白毛女”片段中的喜儿剪喜花:“北风吹,雪花飘……来到……鸟成对,喜成双……”让学生理解窗花剪纸艺术,了解为什么喜花剪成“鸟成对,喜成双”?通过这样剪纸教学的铺垫,学生学习起来愈发从容了,教学效果好的也不止一星半点。
汉语表达情感倾向于“含蓄美”、“抒情”、“借物言志”,因此创造出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剪纸。剪纸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让人无限思考。如剪纸“喜鹊登梅”,可以直接用喜鹊来表现,由于喜鹊的形象很讨喜,代表聪明的意思,加之“谐音”、“隐喻”和剪纸的具体符号巧妙应和,很容易引出人们的固有思维,这样的成语剪纸就不难表现了。
因此,剪纸的教学意义不仅在于这门手艺的传承和发扬,还在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审美逸趣。所以将成语整合进剪纸艺术中正是符合了这一特点。
小学生的剪纸技巧虽然还远不成熟,但因为成语本身具有美的价值,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感价值,因此小学生在成语的熏陶,成语的情感中,充分体验到了剪纸艺术的魅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成语在小学剪纸教学整合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去实践,去探索。
参考文献:
[1] 陈竟.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研究.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7.
[2] 赵应潮.剪纸艺术欣赏.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12.
[3] 方国智.对称剪纸.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7.
[4] 梁春兰.《中国民间剪纸》技法教程.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6.
[5] 陈竟.中国民俗剪纸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
[6] 尹秀风.实用民间剪纸艺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
作者简介:孙周萍,江苏省昆山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世茂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