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童话的教学
2018-01-06傅燕珠
摘 要:语文教育,对于学生培养沟通能力及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小学语文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难以提高,造成了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下降。而随着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国家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效率,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的童话教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本文就将介绍童话教学的概念,并结合实际的情况,对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一些观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
一、 引言
小学语文教育是最重要的语文教育阶段,它为以后初中和高中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小学语文教育也是最难的教育阶段,因为学生在这一阶段,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在课堂上分神,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以及教学质量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童话教学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童话教学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同时,通过童话教学,也能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童话教学具有显著的优点,不仅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对语文的热爱程度,让学生学习到知识,更能够在童话教学中培养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说,教师就应该认识到童话教学的重要性,推广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二、 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的地位,就相当于建筑工程建设中地基的作用,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育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弊端。
小學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认知水平都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但是,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具有难度的文章,如果学生未能充分理解文章,那么势必会使学生感到迷茫,甚至让学生逐步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最后导致学生的成绩不理想。而在目前来看,我国绝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老师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单纯地进行课文的讲授,学生是否能够听懂,老师并没有太关注。如此一来,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热情,思维也被固定化,不仅使学生学习成绩不断下降,更是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
三、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用童话教学的优点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观念不成熟,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在语文课堂往往会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成绩的不断下滑,不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童话教学,则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童话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学生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同时学生也能主动地对语文问题进行发现、探索和解决,对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童话故事的特点就是情节引人入胜,有一定的引导性。小学生一般都会被童话故事所吸引,这就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同时它能够使普通课堂变得更加愉快,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对童话中人物以及事件的剖析,通过交流与同学交换意见,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 小学语文教育中应用童话教学的具体方法
1. 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选择正确的童话教学方案。只有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知道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方式,教师才能够通过所了解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童话素材,提升教学质量。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教育的战场上,这也同样适用。老师要根据所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童话,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思考童话故事背后的含义。
2. 多方位进行教学。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育,基本包括文本教育,写作教育以及阅读教育,三者紧密联系,构成了语文教育的根本。在实际的应用中,教师可以通过对童话进行形象的描述来达到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同时,在写作教育中,也要应用童话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童话故事进行续写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当然,阅读教学也不能被遗忘,在此过程中应用童话教学,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拓展。
五、 结束语
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能够给小学教育带来质的变化,消除作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小学语文教育带来的弊端。童话教学,能够使学生的积极性增加,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小学语文教育的不断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文素芸.浅析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时代教育,2013,(18):164.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143.
[2]韩园园.浅析小学语文童话教学[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9):147.DOI:10.3969/j.issn.2095-6711.2015.09.124.
[3]古丽斯坦·肉孜.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的作用[J].魅力中国,2017,(23):236.DOI:10.3969/j.issn.1673-0992.2017.23.206.
作者简介:
傅燕珠,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明溪县盖洋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