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具CAD/CAM课程中引入微课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2018-01-06曹敏

考试周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习主体微课教学模式

摘 要:微课正在逐渐兴起,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利用新技术新平台进行微课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将给高职课程改革、教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模式提供新思路,也给高职教学资源建设带来了新生力量。在高职操作类课程中引入微课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提高学习的灵活性与主动性,大大提高了课程学习的效率,本文涉及的CAD/CAM课程主要是以PRO/E软件教学为例。

关键词:CAD/CAM课程;微课;教学模式;学习主体

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模式的诞生,为很多课程的学习开辟了一条新的多元化、智能化道路。将微课教学引入到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并带动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当今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主流趋势。通过对微课教学的研究与探索,尝试将微课引入到《CAD/CAM》课程教学中,不仅是《CAD/CAM》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之一,也是《CAD/CAM》课程教学换发活力的良好契机。

在进行《CAD/CAM》课程引入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元素分别是学习主体的学习素养与微课教学的功效性,掌握学习主体的学习素养是《CAD/CAM》课程引入微课教学的前提,而微课教学在《CAD/CAM》课程中的功效性成为该课程引入微课教学是否可行的关键。因此,本篇文章将从《CAD/CAM》课程的“教”与“学”双重角度出发,对该课程引入微课教学模式进行学情分析。

一、 学习主体的学习素养分析

《CAD/CAM》课程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模具设计专业和数控加工专业的必修课程,涉及《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数控加工》《模具制造》等学科。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习主体必须具备良好的《机械制图》课程基础,有较强的识图绘图能力。但从目前的调查研究中发现,《CAD/CAM》课程的学习主体识图绘图能力差异显著,部分同学因对《机械制图》知识点遗忘程度高,导致识图能力与工序判别能力较差。对部分相关命令操作不熟练,影响绘图效率与进度效果。更有部分同学因为种种原因出现缺课、漏课现象,直接导致知识衔接出现片段性中断问题,导致学习困难。因此,对这门课程学习主体的素养要求是必须具备清晰全面的知识体系和绘制能力,掌握较高程度的绘制技巧。达不到这一学习素养目标,微课在传统的《CAD/CAM》课程教学中实现是非常困难的。

二、 微课教学在PRO/E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一) 形式新颖,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中,教师非常注重微课中教学内容的引入形式,为了使学生不再像传统课程中那样枯燥乏味地接受教学知识点,制作微课的教师往往会绞尽脑汁设计出满足学生口味的引入形式和讲解形式,积极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并将这些素材广泛地应用于微课教学中,以期最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 结构精简,突出教学重难点

微课的核心资源就是“微视频”,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地教学活动。微课的时长一般在3至5分钟最为适宜,当然,对某些知识点比较复杂的情况,微课的时长也会尽量控制在8分钟以内。要想将教学重点与难点压缩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就必须要求微课设计者进行教学设计与结构上的精简,尽可能地突出教学重难点,通过精炼有趣的引入快速地将学生带入到知识重难点的讲解视频中,既节省了时间,又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 资源容量少,注重听者的“注意力集中”效率

从科学角度出发,学生在一节时长为45分钟的课上,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但在这15分钟之内,如果传输给学习主体的知识量过大,就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知识点遗忘现象。如果学习主体没有进行有效地预习与复习来巩固知识点,那么在学习主体的知识体系构建中容易出现缺失或断层现象,这对PRO/E软件学习来说非常不利。而适时地在PRO/E教学过程中引入微课视频恰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受限于微课视频的时长,微课直观传输的资源量势必不会过多,这就可以使微课设计者集中突出教学重难点,以方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里集中注意力去理解掌握。其次,微课视频短小精悍,可以在课上或课下反复播放,这也使得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能够有机会重复观看,增强了学习PRO/E软件的灵活性。

(四) 资源共享性与功效性强,方便学生反復观看

微课视频不仅具备主题突出、针对性强、形象生动、易传播等特点,还具备极强的传播性。任课教师制作微课视频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发给每一位学生,还可以将微课保存在学生的光盘、U盘等移动装备中,以方便在课后观看,反复学习,吃透知识点。与此同时,学习主体还可以在网上下载相关微课课件,从多元化的讲解中开拓思路,加强理解。这样的微课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限制,学习的灵活性强、互动性大,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可以促进学生课后进行交流和讨论,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为移动学习、混合学习、断点学习等提供了便利,符合广大学习者的实际需求。

综上所述,合理地将微课教学引入到传统的《CAD/CAM》课程教学中,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课程教学的多元化改革,还可以切实地从学习主体的角度出发,满足学习主体对知识点学习的全面要求,增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使《CAD/CAM》课程教学实现较大程度上地飞跃,也为促进《CAD/CAM》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相当强大的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洪雨.微课在高等职业教育《机械制图》课的应用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 张灵芝.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简介:曹敏,江苏省常州市,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主体微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思维导图的数学教学研究
让提问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